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作為一項國際教育合作的主張,最早是1985年在泰國曼谷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地區教育部長和經濟計劃部長會議上提出來的。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銀行聯合在泰國宗滴恩召開的世界全民教育大會(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for All)明確提出了“全民教育”的概念,并闡述了其基本內涵,即掃除成人文盲、普及初等教育、消除男女之間受教育的差別。 之后,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兒童基金會和人口基金會倡導的九個人口大國全民教育首腦會議于1993年12月在印度新德里召開,再次把國際社會對全民教育的關注推向一個高潮。2000年4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教育論壇”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召開,通過了《達喀爾行動綱領》,使得全民教育的目標更為具體化并確定了時間表。2000-2015年全民教育的六大目標包括大幅度提高幼兒教育和保育水平,普及免費初等教育,使成人文盲減少一半,提升青年和成人的生活技能,縮小教育中的性別差距,提高基礎教育質量。
此后,國際社會、各國政府在實現全民教育六項目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許多國家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在這個方面,中國的努力尤為突出。2005年11月,中國發布了《中國全民教育國家報告》。報告全面總結了2000年達喀爾世界全民教育會議后,中國全民教育實現的歷史性突破,充分展示了中國在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掃盲及少數民族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進展,清晰記錄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推進全民教育的歷程。提高全民教育的發展水平和質量,既是國際社會的普遍理念,也是各國政府持續努力的方向。《中國全民教育國家報告》將使世界各國更好地了解中國為全民教育事業所作出的努力。但令人遺憾的是,盡管大多數國家政府和相關參與機構履行了承諾,采取了一系列行動和舉措,但很多發展中國家還是無法實現預期目標。
亞太地區聚居著61%的世界人口,是全民教育運動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為了總結2000-2010年亞太地區全民教育的進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辦事處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出版了《亞太地區全民教育十年回顧系列報告》,共六冊,分別針對全民教育六項目標。這六本報告以翔實的數據資料為基礎,評估了亞太地區國家2000-2010年全民教育的進展情況,包括所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挑戰,希望通過分析和分享上述信息,幫助政府調整或采取政策改革戰略措施,加速實現全民教育目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INRULED)已將該系列報告翻譯成中文。
為了更好地傳播和呈現亞太地區全民教育工作的規模和深度,分享區域內國家政府及相關機構在探索六項目標實現進程方面所獲得的經驗和值得借鑒的政策措施,INRULED組織編譯了六篇報告,本期所刊登的為前三篇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