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華 馬思蘊 黃如安
(成都軍區聯勤部財務部 四川 成都;軍事經濟學院研究生管理大隊 湖北 武漢;軍事經濟學院軍隊財務系 湖北 武漢)
軍隊資產管理績效考評指標體系的設計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結合各部隊單位資產管理實際,尤其是以其資產統計報表為依據,根據科學的評價衡量標準或尺度確定各分類考評指標,并根據各分項指標在整個指標體系中的影響程度確定其權重,再進行加權平均與綜合評價。對于各單位綜合評價的結果,不僅要求能夠準確地反映和解釋已經存在的客觀事實,還要能夠對未來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做出正確的分析與預測。由此,應該先系統地歸納評價要素,根據需要評價的要素建立一個科學的數學考核指標體系,明確各指標的函數式關系,并確定不同綱領考核指標的評價標準;然后通過考核指標體系中計算出的數值,分別對軍隊資產管理各個環節進行分析并做出評價(即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最后,對整個指標體系進行系統分析,得出該單位資產管理的具體績效情況。
遵循軍隊資產管理的基本規律,參照軍內外績效評價研究的基本經驗和主要做法,現將各單位軍隊資產管理績效考評按資產管理環節劃分為投入與形成管理績效、存量資產管理績效和資產處置管理績效三個大類,并分別設置若干二級評價指標。
它主要包括:預算執行率、預算節約率、資產經費分配率、資產形成率、資產凈增加率、人均資產占有額、閑置積壓資產增減率等7 項指標。
(1)預算執行率=報告期資產預算項目實際執行數/報告期資產預算項目計劃數 100%。該指標的高低反映了軍隊資產預算全過程的執行情況和監督力度,也一定程度地反映軍隊資產預算編制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2)預算節約率=(報告期資產預算分配額-報告期實際資產預算使用額)/報告期資產預算分配額100%。該評價指標要求在保質保量地完成軍事任務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節約預算經費。
(3)資產經費分配率=報告期各單位(部門)除生活費外的各項預算經費分配額/報告期除生活費外的各項經費分配總額 100%。它反映了軍隊資產在各級單位或部門投入結構比例關系,用實際結構與目標結構相比較,可以反映軍隊資產投入績效,投入績效大小與比率值成正比。
(4)資產形成率=報告期新增各類資產總額/報告期用于資產投入的各項經費支出總額 100%。它反映軍隊資產由貨幣形態向實物形態的轉化效率,綜合反映軍用物資采購、軍事工程建設和軍事裝備訂貨的管理績效,管理績效大小與比率值成正比。
(5)資產凈增加率=報告期資產凈增加額/報告期末資產總額 100%。它反映軍隊資產的增長績效,是反映軍隊資產投入與形成績效的最基本的指標。
(6)人均資產占有額=報告期末資產價值總額/報告期末人員供應實力(萬元/人)。它表示各單位或部門占有實物資產總量與人員匹配的關系,進而影響部隊戰斗力形成,可以通過人均資產占有額,反映軍事資產的實際保障績效或保障能力。
(7)閑置積壓資產增減率=報告期期末與期初閑置積壓資產價值增減數/報告期期初閑置積壓資產價值總量 100%。它反映實物資產結構比例,以及是否有所調整及調整力度,同時也反映出資產管理工作的績效,績效高低與比率成反比。
具體包括:資產完好率、資產利用率、資產賬實相符率、資產維修管理費使用率、資產修理率等5 項指標。
(1)資產完好率=報告期末質量和性能完好的各類資產數額/報告期末實際占有使用的各類資產總額 100%。它的高低對各單位或部門軍隊資產占有使用保養管理工作績效進行分析,比率值越高則管理者的管理工作績效越高,反之越低。
(2)資產利用率=報告期實際使用的各類資產數額(或能力)/報告期實際占有的各類資產數額(或能力)100%。這一比率值反映各單位各類資產的使用管理工作的績效并且可以反映軍隊資產閑置利用的情況。
(3)資產賬實相符率=報告期實有各類資產數量(或價值額)/報告期賬面各類資產數量(或價值額)100%。這一指標,揭示是否存在軍隊資產流失的現象,即比率值越低則可認為資產流失現象越嚴重。
(4)資產維修管理費使用率=報告期實際用于資產維修管理的費用總額/報告期實際領報的資產維修費用總額 100%。它從資產維修管理費用使用績效和維修管理工作的角度間接對軍隊資產維修保養情況進行分析。
它包括:處置手續完備率、閑置資產調劑率、無效資產處置率、資產置換率、資產盈利轉化率等5 項指標。
(1)資產處置手續完備率=報告期手續完備的資產處置額/報告期實際處置資產總額 100%。它反映軍隊資產處置程序管理績效,對處置手續評價,說明資產處置的規范化程度。
(2)閑置資產調劑率= 報告期調劑的閑置資產額/報告期占有的閑置資產總額 100%。指在軍隊內部進行調劑,閑置資產調劑率按資產類別計算,反映軍隊資產調劑管理工作績效。
(3)無效資產處置率=報告期實際處置的報損、報廢資產數額/報告期實際占有的報損、報廢資產數額 100%。該指標反映各單位對報損、報廢資產處置管理工作績效。
(4)資產置換率=報告期實際置換的各類資產額/報告期實際占有的各類資產總額 100%。它是指軍隊與地方為了實現一定的軍事目的或經濟目的對某種資產進行的產權交易與資產處置狀況。
(5)資產盈利轉化率=報告期實際對外有償服務的各類資產數額/報告期實際占有的各類富余資產總額 100%。該指標揭示了有償服務單位資產保值、增值的實現情況,并按政策規定進行評價。
通過預算執行率、資產經費分配率、資產形成率、資產凈增加率、資產維修管理費使用率、資產維修率等指標等來反映貨幣資金轉化為實物資產的評價效果。
(1)預算執行率、資產經費分配率、資產形成率、人均資產占有額、資產完好率、資產維修管理費使用率、資產維修率、資產賬實相符率、資產處置手續完備率等指標按比率值分為四個評價等級:優90%以上,良[80%,90%),合格[70%,80%),不合格70%以下。
(2)預算節約率、資產置換率指標按比率值分為四個評價等級:優10%以上,良[5%,10%),合格[0%,5%),不合格0 以下。
(3)資產凈增加率、資產盈利轉化率指標按比率值分為四個評價等級:優30%以上,良[20%,30%),合格[10%,20%),不合格10%以下。
(4)閑置積壓資產增減率、資產利用率、無效資產處置率、閑置資產調劑率指標按比率值分為四個評價等級:優80%以上,良[60%,80%),合格[40%,60%),不合格40%以下。
綜合評價是運用整個評價體系產生的結果,對評價對象做出綜合評價結論。考核實行百分制,指標權重我們采取專家意見法 特爾菲法確定。即軍隊資產管理績效綜合評價滿分為100 分,假定資產投入與形成管理績效的評議指標權重為30%,存量資產管理績效評議指標權重為40%,資產處置管理績效評議指標權重為30%。并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直接賦予各定量指標權重。
投入與形成環節的績效評價過程中,分別賦予預算執行率、資產經費分配率、資產形成率、資產凈增加率、閑置積壓資產增減率、人均資產占有額權重:8%,4%,8%,2%,4%,4%的權重,且以上指標得分按等距劃分為四個等級。如預算完成率的四個等級為(6 分,4.5分,3 分,1.5 分)。
存量資產管理環節績效評價過程中,分別賦予資產完好率、資產維修管理費使用率、資產修理率、資產利用率、資產賬實相符率以12%,4%,4%,10%,10%的權重,且以上指標得分按等距劃分為四個等級。
資產處置環節績效評價過程中,分別賦予資產處置手續完備率、閑置資產調劑率、無效資產處置率、資產盈利轉化率、資產置換率以10%,8%,4%,4%,4%的權重,且以上指標得分按等距劃分為四個等級。
依據評價參考標準判定實際指標達到的等級,評議指標得分。首先通過i 指標的數值k 確定該指標歸為的等級m,在得分權重中找到對應的分數si,以此類推,最后加總所有指標得分。
綜合評價值S= si
軍隊資產管理績效考評結果以評價得分和評價類型表示,并據此編制評價報告。評價類型是評價分數體現出來的資產管理績效水平。用文字表示為優(結果值 90)、良(80 結果值<90)、合格(60 結果值<80)、不合格(結果值<60)四種類型。
假設有某部隊甲、乙兩個單位,我們根據其2013年的資產統計報告等數據資料,對以上設計的績效考評指標體系進行應用分析。通過對資產統計報告資料的整理,可列出考評所需要的一系列數據,參見表1、表2。

表1 某部隊甲、乙單位2013 年資產統計數據表

表2 某部隊甲、乙單位2013 年資產統計數據

表3 某部隊甲、乙單位2013 年資產管理績效考評結果情況表
根據以上數據資料利用上述方法和設計的指標體系,對甲、乙單位2013 年度資產管理績效考評結果,如表3 所示。
通過計算甲、乙兩單位的綜合得分S甲=80 分,S乙=94 分;對照軍隊資產管理績效等級劃分表,得出甲單位資產管理績效考評結果為良,說明在資產管理績效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比如其預算節約率為0,資產凈增加率和資產形成率僅為合格,這些都說明在資產投入與形成管理環節的效率不高,需要引起重視,需要相關部門針對具體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乙單位資產管理績效考評為優秀,但是該單位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其閑置資產調劑率僅為80%,仍有提高的空間。最后,應根據軍隊資產管理相關激勵約束制度,對考評為優秀的甲單位給予適當的獎勵;對剛達到良好標準的乙單位要在肯定其成績的基礎上提出整改建議,鼓勵其向優秀看齊。
1.呂志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績效評價初探.財經界,2010(3).
2.黃如安.軍隊國有資產管理學.解放軍出版社,2007.
3.黃如安,肖俊華.軍事資產管理研究.解放軍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