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娟

“孝心之旅”引發創業狂想
2009年高考結束后,合肥女孩于小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廈門大學中文系。堪稱“班花”的她不僅漂亮、文靜,而且很浪漫。秋天里,她會撿起一片片脈絡清晰的金黃秋葉,在葉片的背面寫上自己的小詩,制作成書簽,既實用又有“收藏”價值,引得同學們競相模仿。到了周末,于小萌還常常買來花草種子,到宿舍樓后面的空地以及學校附近一些荒蕪的角角落落里播種,幾個月后,就收獲了一叢叢的綠色植物和一簇簇的馨香花朵。
從小被奶奶帶大的于小萌,與奶奶的感情非常深厚。80多歲高齡的奶奶因為種種原因,已經近30年沒有回過故鄉了。最近幾年,奶奶很想回皖南那個讓她魂牽夢繞的小山村看看,卻因年事已高、身體條件不允許而無法成行。奶奶曾拉著于小萌的手,跟孫女講述她記憶中的那個山清水秀的小村莊,說那里沒有汽車的轟鳴,沒有擁擠的人群,有的只是寧靜和美好……2011年夏天,于小萌放暑假了,她決定替奶奶回一趟故鄉。
乘火車,轉汽車,奔波400多公里,于小萌終于來到了這個與江西省接壤、地處安徽黃山市西南部的小山村。走進村子,于小萌頓時覺得所有的疲勞都消失了,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寧靜而美好。彎彎曲曲的鄉間小路像一條飄帶,詩意地點綴在迎風飄蕩的金色稻田間;村頭溪水環繞,村后山峰聳立,一幢幢白墻黛瓦的徽派民居,就坐落在這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之間。這里的人們生活簡單,民風淳樸。于小萌的耳畔只有公雞打鳴、耕?!斑柽琛钡慕新暎约靶∠牧魉暋?/p>
但由于當地正面臨開發,這些自然、古樸的山村風貌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會是整齊劃一的樓房和筆直的柏油路。于小萌拿著錄音筆,將每個角落里的聲音都錄制下來。每錄下一種聲音,她就拍下相對應的照片,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她已經想好了,要用自己的方式,帶奶奶回故鄉“旅行”,并為小山村保留下一份珍貴的圖片和聲音資料。
回到合肥的家里,于小萌經過幾天的努力,把奶奶故鄉的照片和聲音混合在一起,制作出了一部“繪聲繪色”的幻燈片。這天,她神秘地將奶奶拉到電腦前,點開播放軟件,一張張故鄉的照片緩緩展開,與此同時,音箱里傳出各式各樣的背景音?!澳棠?,你聽,這是鄰居王嬸家養的大公雞,每天都是它喊醒了全村人呢!”“那段黃山話是孫三爺說的,他說幾十年都沒見到您了,讓我代他問您好呢!”“還有,這是夜里田間的蛙鳴,在蛙聲中躺在屋頂上看星星,特別愜意!”這部幻燈片仿佛帶著奶奶重回了夢中的家鄉,看著熟悉的山川、溪水和村莊,老人激動得眼眶泛紅。
考慮到還有不少像奶奶一樣生活在外地的黃山老人,因年齡或身體原因,無法再回到哺育自己的故鄉親眼看看,只能在記憶中懷念著家鄉的一草一木、鳥語花香……于小萌就把自己制作的幻燈片上傳到了網上。
不料,這個名為“黃山小梅莊鄉韻——有圖有聲音”的作品,短短1周就被四五百人下載,網友們還紛紛留言向她致謝?!拔野炎髌废螺d后播放給外婆聽,老人家感動極了,因為她老家也在黃山農村,那些照片和聲音令外婆感到無比親切!謝謝作者,您太有心了!”合肥一名在校女大學生留言道?!拔以趶V州打工4年都沒回過老家了,聽到熟悉的家鄉話和耕牛叫,還有鳥兒的鳴叫聲,我突然抑制不住地哭了。然后,我就把它設置成了我的手機鈴聲?!边@是一名打工者的留言。更有不少網友表示,如果能錄點自己家鄉的聲音就好了,哪怕是花點錢購買,他們也愿意。
這些反饋信息令于小萌喜出望外:沒想到這次“孝心之旅”有這么大的意外收獲,自己的作品竟能撫慰那么多游子的心。聰明的于小萌想到,這里面,說不定還大有商機呢!
熱賣中國首份“鄉音地圖”
長假結束返回廈門大學后,于小萌向幾名室友展示了自己暑假里的杰作,并得意揚揚地說:“截止到現在,下載量已經達到4000多人次,而且還被中國黃山、安徽在線、出國留學論壇等知名網站轉載了呢!你們說,我能不能憑這個賺到錢呢?如果可以的話,我們畢業后就不用為找不到工作而犯愁了!”
讓于小萌沒有想到的是,宿舍里的幾個女孩意見并不統一。一位室友替她分析道:“許多生活在城市里的老人,故鄉都在農村,這種充滿鄉音鄉韻的作品,自然能喚起他們美好的回憶。加上那些遠離祖國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以及背井離鄉的打工者,這該是一個多么廣闊的市場啊!”另一名女同學卻一針見血地說:“這屬于精神產品,沒有實用價值,真收費的話恐怕不好賣吧!”這個想法到底可不可行?究竟該如何操作呢?此后的幾天,于小萌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一天,于小萌在網上翻看百度地圖時,突然來了靈感:現在有專門給司機看的交通地圖,把行車線路標注得很詳細;有給游客看的旅游地圖,主要介紹各地景點和餐飲住宿信息……我為什么就不能制作一幅生動的“鄉音地圖”呢!只要讓它充滿各地的風土特色,并配上“最地方”的錄音,準能讓那些遠離家鄉的人備覺親切。而且,這幅電子地圖不僅僅有懷舊作用,還能讓外地人用耳朵旅行呢,因為點擊不同的城市,就能聽到那里最具代表性的聲音以及相關的文字介紹。
這下,不僅于小萌為自己的大膽設想興奮不已,就連當初說她的想法不切實際的女同學,也不由地動了心:“這個創業項目好,產品既實用又充滿浪漫氣息和文藝色彩!我要入伙!”當晚,于小萌和兩名志同道合的室友把手掌疊放在一起,齊聲喊出了她們的口號:“我們一定要把創意變成財富,把夢想變成現實!”
首先,于小萌決定把自己讀書的廈門市作為樣本,來個“小試牛刀”。她和兩名同學開始動手收集她們想要的聲音元素。然而,什么樣的聲音才真正能夠代表廈門呢?為了得到這個答案,她們以街頭“攔截式”訪問加網絡問卷的方式,向本地居民、在廈門的游客、來廈門上學或工作的市民調查,得到的結果是“海浪聲”排名首位,“閩南語”的各種形式發音排名第二,其他的還有“海風”、“鼓浪嶼的海浪聲”、“白鷺等鳥鳴”……
好不容易做好了調查,可接下來的錄音更加費心又費力。比如,為了錄到南普陀早上的第一聲鐘聲,于小萌和姐妹們凌晨4點多就要起床。經過1個多月的奔波,3個女孩把所有的課余時間都利用起來,終于收集齊了她們需要的“廈門之音”的重要元素。
接下來,于小萌準備了一個廈門360度全景三維地圖,把錄制好的聲音片段做成鏈接,讓它們以一個個“喇叭”的圖標,分布于地圖上。一番辛苦制作后,各種高保真的“廈門之音”便被“固定”在了這幅電子版鄉音地圖上。人們只需用鼠標點擊“喇叭”,就能聽到每一個區、第一條街道最具代表性的聲音,以及聲音片段的簡介等信息。中山路上的熙攘之音、南普陀的鐘鼓誦經聲、廈門大學里的朗朗讀書聲,還有鼓浪嶼上傳出的悠揚鋼琴曲……高清的三維地圖配上生動的聲音,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廈門鄉音地圖出爐后,為了便于收費,于小萌還聘請了一名學計算機編程的校友,給這款電子產品進行加密,一般用戶只能試用50分鐘,如果想永久地擁有廈門市鄉音地圖,必須要支付30元錢,買到一串電子產品注冊碼才行。
2011年11月,于小萌開了一家淘寶店鋪,專門銷售“中國首款鄉音地圖——廈門版”。因手中沒有錢投放媒體廣告,于小萌選擇在網上推廣。很快,海外華人常去的網站、中國留學生扎堆的論壇、各地廈門商會的電子郵箱里,乃至她和姐妹們的微博上,都出現了包含于小萌網店鏈接地址的宣傳帖。
因這款創意產品新穎有趣,極富地方特色,而且低廉的售價僅相當于一頓快餐錢。所以,一經推出就引得不少福建籍的海外華僑、留學生、客居異鄉的老人以及漂泊外省的廈門人競相購買。網店開張1個月后,月銷售額就達到4000多元,3個月后竟然突破了萬元大關!雖然于小萌和兩位同學平分后,每個人賺到的錢并不算多,但3個女孩還是激動得歡呼雀躍,因為她們終于把創業點子變成了真金白銀。
大膽擴張賺取百萬財富
“每當想念遙遠的祖國和家鄉的一切時,我就用鼠標在這幅鄉音地圖上徜徉,一段段熟悉而親切的聲音,讓我備感溫暖和慰藉……”一位旅居臺灣的閩南老人,在于小萌的淘寶店鋪里寫下這樣的好評留言,道出了大部分顧客的心聲。而一位美國網友的留言,更讓于小萌感到驚喜:“這幅鄉音地圖,是一位中國朋友送給我的生日禮物。它真的讓我用耳朵旅行了兩個多小時,通過一段段真實的聲音,感受到了中國廈門的美麗!這太美妙了!”
初戰告捷,于小萌和團隊成員信心大增。接下來,她們決定打造出一份包含全國每一座城市的“中國鄉音地圖”。2012年暑假,于小萌又招聘了一批校友,讓他們拿著錄音設備,去一座座城市和鄉鎮采集“最地方”的聲音,而她自己則去了青海和西藏“采聲”。
兩個月假期結束,于小萌和員工們把“成果”匯集起來一聽,品種之豐富把他們自己都嚇了一跳!哈爾濱下雪的聲音、開往拉薩的火車廂內的聲音、西藏山頂溪流的聲音、上海弄堂里貓咪散步的聲音、山西平遙古城的方言版“小心火燭”、鄉間舞臺上的黃梅戲、少林寺武僧們的練拳聲,甚至還有人錄制了“篤篤篤,賣糖粥,三斤核桃四斤殼”、“落雨了,打烊了,小巴辣子開會了”等鄉音童謠。
接下來,于小萌和團隊成員們開始了忙碌的日子,他們要把這些包羅萬象的聲音,按照“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的原則,一點點制作到電子三維版的全國地圖上。但就在他們為事業的擴張而忙得不可開交時,一場變故卻悄然襲來。
2012年10月,于小萌吃驚地發現,有人竟然在網上銷售起了“閩南鄉音地圖”,而其中廈門市的所有聲音,都是她和同學們的原創內容!于小萌氣憤極了,第一個想法就是要起訴這個同行的抄襲行為。但經過一番調查后,她又嚇了一跳,對方竟然是她團隊里一名員工的哥哥!顯然,這件事的主因是團隊里出了“內鬼”。
最終,于小萌只是開除了這名“暗度陳倉”的員工,而沒有起訴他們哥倆。給小伙子結工資時,于小萌還送給他一番忠告:“無論做哪一行,靠模仿和抄襲別人,是永遠做不大、走不遠的。身為年輕的大學生,我們都應該明白,有些東西遠比金錢重要,輸了品質,就輸了一切?!?/p>
經過此事,于小萌痛定思痛,決定找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根據律師的指點,她為自己的原創作品“中國鄉音地圖”申報了專利,并在中國著作權保護中心為作品備案,以便今后維權。
2013年1月,“中國鄉音地圖”制作完成。這次于小萌不僅在網上銷售產品,還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公司合作,推出了安卓手機版“鄉音地圖”。手機用戶只需每月付費1元錢,就能擁有這款既能“讓耳朵旅行”,又能用一段段真實感人的聲音撫慰心靈的奇妙地圖。
有趣的是,連移動公司市場部的一位領導,在試用過鄉音地圖后都對于小萌感嘆道:“嘿!像我這種很少有時間外出旅行的人,以后也能拿著手機周游全國,通過一段段美妙的聲音領略各地風土人情了!”
令于小萌感到驚喜的是,從2014年春天開始,一些旅游景區也慕名與她取得聯系,委托于小萌為景區量身定做個性的“景區有聲地圖”,以此“先聲奪人”地吸引游客。于是,江西的井岡山風景區、河南的清明上河園等,都成了于小萌的大客戶。
經過短短6個月的時間,“中國鄉音地圖”僅被手機用戶下載的次數,就高達200多萬次!于小萌與團隊成員,則從兩大通信公司拿到了180多萬元的銷售分成。加上網店銷售和為客戶定制有聲地圖的盈利,走過兩年風雨創業路,于小萌和兩名合伙人已經成功掘金280多萬元。接下來,她計劃用2~3年時間,打造出一份“世界鄉音地圖”,讓忙碌的人們足不出戶,就能用耳朵“游”遍全球。
2014年夏天,又是一個畢業季,正當無數大學生帶著困惑和茫然走出校門,磕磕絆絆地奔波在求職路上時,25歲的于小萌,已經是一家創意產品研發公司的老總,身家百萬。
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用精致的小勺輕輕攪動著女助手為自己沖好的咖啡,望著落地窗外洶涌的車流和人潮,再看看公司里10多名稱自己為“于總”的朝氣蓬勃的員工……于小萌時常會有一種恍若夢境的感覺。原來,成功并不是一件多么遙不可及的事,只要你有靈敏的市場嗅覺,并敢于把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