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拉鏈,這個長相普通、構造簡單、性格低調的家伙,卻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有誰從來沒有穿過不拉拉鏈的衣服?恐怕很少吧!其實,拉鏈是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的。其性能、結構、材料日新月異,用途廣泛,深入到了航天、航空、軍事、醫療、民用等各個領域。
拉鏈最初是為了替代鞋帶,幫助那些不方便系鞋帶的人而誕(dàn)生的,因此,沒有鞋帶,就沒有拉鏈。最早的鞋帶,就是用來將草鞋綁(bǎnɡ)在腳上的繩子。直到15世紀之后,系鞋帶才開始普及,那時候的鞋帶和現在我們使用的差不多。
有些人不會系鞋帶,因此很苦惱。什么人會這樣?胖子呀!
美國人賈德森就是這樣一個胖子。賈德森是美國芝加哥的一名機械師,他太胖了,每次彎腰系鞋帶都搞得氣喘吁吁(xū)的。
經過仔細觀察和推敲,賈德森設計出了這樣一種裝置:一排小鉤子,一排小扣眼兒,外加一個小鐵片,小鐵片連接著小鉤子和小扣眼兒的一端,上下拉動,就可以將小鉤子一個一個扣進小扣眼兒中了。
這種“自動扣”,就是拉鏈的雛形。1893年,大胖子賈德森帶著自己的發明,參加了哥倫比亞博覽會,引起了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