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義



同學們,你們瞧:“秉”與“兼”兩個字看上去很相像,想了解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嗎?
秉,甲骨文是由禾(莊稼)加上又(持握)組成,造字本義是指一個人一手執刀,一手持株,收割成熟的莊稼。手握一株為“秉”。
兼,金文 是由兩個禾 (兩株稻禾)加上又(抓握)組成,造字本義是指一個人一手同時抓握兩株稻禾。收割時,通常一手抓住一株稻禾,一手執鐮拉割;有些人則一手同時抓住兩株或兩株以上的稻禾,以達到一刀數株的收割效率。
“秉”與“兼”雖然都是收割稻禾,但數量上有不同,因此字形上也有區別。“秉”字是一只手拿一棵禾,引申為抓握、執持 ;“兼”則是一只手拿兩棵禾,引申為同時做幾件事,加倍等。有例為證:
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夸“好香”,這使我們全家都感到驕傲。趕到曇花開放的時候,約幾位朋友來看看,更有秉燭夜游的味道——曇花總在夜里開放。花分根了,一棵分為幾棵,就贈給朋友們一些;看著友人拿走自己的勞動果實,心里自然特別喜歡。
這是老舍先生《養花》中的一段話。其中,“秉燭夜游”的“秉”就是拿著、握住的意思。
宋代畫家馬麟作品《紈扇畫冊》第二幅,主題便是“秉燭夜游”。畫面描繪了茫茫夜色中庭院燭光高照,映照園中盛開的海棠。一人據太師椅當門而坐,品味幽靜月色良辰美景。
今天你又去遠行,正是風雨濃,山高水長路不平,愿你多保重!記得那年初相識,也在風雨中,風濃雨濃情更濃,祝你早成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就這樣風雨兼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就這樣風雨兼程……
這是程琳演唱的《風雨兼程》的一段歌詞。這里,“風雨兼程”是形容在風雨中仍然不停地趕路。“兼”的意思是加倍,就是一天走兩天的路程。
請同學們認真書寫“風雨兼程”,寫的時候請注意:
風:斜鉤身體彎,出鉤向上邊。
雨:中豎短垂依中線,四點呼應在兩邊。
兼:橫豎分長短,撇捺要舒展。
程:伸左讓右,互相照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