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特福德六姐妹的父母是瑞茲達爾爵士和夫人。六姐妹分別是南希、帕米拉、戴安娜、尤妮蒂、杰西卡和黛博拉,她們的成長經歷不乏離奇古怪。六姐妹在莊園大宅中長大,她們都不同程度地相信鬼、神、宿命等。
童年束縛多
她們有點庸俗的父親仇視外國人、天主教徒和“外國”的任何地方,最后他給女兒們遺傳了一種固執的個性。她們的母親是位個性不突出的家居型貴婦,在當時事事由傭人操辦代勞的貴族家庭中很不多見,因此女兒們受她熏陶,獲得了某些有益的常識。
在她們家,養母雞是為了向倫敦高雅餐館出售雞蛋,不用亞麻布餐巾是因為洗熨費用昂貴,孩子被迫遵守符合猶太教規的飲食習慣。海貝、香腸和“骯臟的豬肉”屬于被禁止之列。背后的理由是,猶太人當中得癌癥者不那么多。服藥也要盡量避免,除非到萬不得已決不做手術。學校也值得警惕,父母擔心姐妹們因為打棍球會把小腿跑粗了。因此她們家先后聘請了不同的女家庭教師(其中不乏個性古怪者)來教育這六個姐妹。這六姐妹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只有保姆Blor能對她們發揮嚴厲的約束作用。
道路不同 人生各自精彩
六姐妹都很聰明、漂亮而且都有種尖刻的幽默感,媒體往往會在她們沒有做任何值得贊賞的事情的時候就大加溢美,使她們成為社會名媛。她們的生活近乎上世紀30年代描寫上流社會年輕人放蕩不羈生活的小說《光彩年華》的描繪,南希還寫過上流社會的荒唐小說,但她早期的文學作品一直受到她姐姐的政治觀點影響。
戴安娜和著名的吉尼斯釀酒家族的繼承人布賴恩·吉尼斯結婚時在英國社會造成了轟動,但是她后來和英國法西斯聯盟的頭目奧斯瓦爾德·莫斯利爵士的風流韻事使她一生未能擺脫丑聞。戴安娜并不很在意一般的所謂社會道德的評判,她公開作為奧斯瓦爾德·莫斯利的情婦生活,后來她還進入女子監獄坐過牢。她在米特福德姐妹的發展中發揮了關鍵的影響,影響了這些姐妹對動蕩的上世紀30年代的態度和反應方式。
在六姐妹里居中的尤妮蒂精力充沛好動,她追隨姐姐投身納粹,穿“黑衫”,在海德公園里游行,騷擾共產主義者。她在19歲的時候移居德國,實現了她會見阿道夫·希特勒的夢想。在德國她進入了希特勒的社交圈,投身法西斯政治。在1939年她試圖開槍自殺未遂,但幾年后死于子彈創傷造成的感染。她激起的反應是憤怒多于憐憫,她浪費了她悲慘的一生。
杰西卡、親朋好友都管她叫Decca,她并不茍同尤妮蒂的納粹主義信仰,她成了共產主義者。她和同樣有共產主義信仰的表兄弟埃斯蒙德·羅米利一起私奔,她跑去西班牙在內戰中同法西斯作戰。為了避諱自己的貴族成長經歷,她移居美國,在那里她為 民權奮斗而且寫了不少暢銷書,其中包括《榮譽和反叛》和《死亡的美國方式》。后來她成了大器晚成的流行歌星,她的樂隊組合名為Decca & The Dectones。
南希是個社會主義者。戰爭結束后她移居巴黎逃避她枯燥乏味的婚姻,在那里她也開始寫小說。在巴黎喜歡穿迪奧時裝的南希愛戀戴高樂的左膀右臂、法國上校加斯東·帕爾維斯基,同他維持了一段沒有希望的戀情。
黛博拉一直過著滿足的鄉間生活。她熱愛騎馬、打獵,她說自己沒有政治信仰。她初入上流社會社交圈時人氣很高,當時她結識了凱瑟琳·肯尼迪和她的弟弟約翰·肯尼迪,也就是后來的美國總統。黛博拉在1941年嫁給了安德魯·卡文迪什爵士,而卡文迪什家族通過聯姻(凱瑟琳和比利·卡文迪什在1939年結婚)和肯尼迪家族成了親家。由此黛博拉和最著名的美國總統、美國著名藝人艾黛兒·阿斯泰爾和她的弟弟佛雷德都是親戚。
帕米拉生性低調,不喜歡曝光,但她也嫁給了身為百萬富翁的物理學家德里克·杰克遜。她獨自駕車在歐洲各地旅行,成為第一個飛越大西洋的女性乘客。她一方面有冒險性格,但另一方面也喜歡家庭安靜,她在廚房花園和照料動物當中得到滿足。
《唐頓莊園》的靈感
許多歷史劇和歷史小說的作者從米特福德姐妹的經歷中獲取靈感。英國電視連續劇《唐頓莊園》作者Julian Fellowes如果沒有從南希·米特福德身上得到一點啟發,他就不可能寫出格蘭瑟姆老伯爵夫人維爾利特這個人物。六姐妹中南希的模仿嘲笑才能使她從英國上流社會的對話中找到幽默素材。
在上世紀50年代的地方風格浪潮中,她寫的文章為讀者帶來不少揶揄笑料,廣為流行,以至于成為努力要進入上流社會和希望功成名就者的指南。
戴安娜曾經成為當時藝術家獲取靈感的源泉,英國著名諷刺小說家伊夫林沃將她寫入小說《邪惡的肉身》,德國出生的英國著名畫家盧西安·佛洛伊德曾經為她畫像,杰西卡還用她的名字為一個紙盒棺材命名。英國著名詩人約翰·貝杰曼曾經為六姐妹寫詩,詩的第一句是:“米特福德姐妹!米特福德姐妹!我愛她們,是因為她們的罪惡。”
因為六姐妹在上世紀30年代同法西斯獨裁者的瓜葛,以及她們和溫斯頓·丘吉爾的家族親戚關系(丘吉爾的妻子克萊芒蒂娜·丘吉爾是六姐妹父親瑞茲達爾爵士的表姐妹),這六姐妹親歷了20世紀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編輯/唐馨)endprint
海外星云 2014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