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豆豆在大海中捕到一只色彩斑斕(lán)、長得像螳(tánɡ)螂(lánɡ)的小蝦,把它帶回家養在魚缸(ɡānɡ)里。可是,才過了一夜,魚缸厚厚的玻璃壁被鑿(záo)出一個個小洞,水流了出來,里面的魚蝦全死光了。造成這宗“慘案”的正是那只小蝦。
小蝦名叫孔雀螳螂蝦,簡稱螳螂蝦。這家伙如此厲害,竟能夠在厚厚的玻璃上鑿出洞來!它哪里來的那么大的力氣?
一對鐵拳 所向披靡(mí)
螳螂蝦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海洋里的動物,一般只有10厘米長,外表鮮艷。它有一對鮮紅的前肢(zhī),粗壯有力,前端形狀像一對拳(quán)頭。正是這對拳頭,讓動物們望而生畏(weì)。
螳螂蝦是動物界當之無愧的拳王。那些海里的蛤(ɡé)蜊(lì)和蝸(wō)牛把身子藏在殼里,自以為很安全,但遇到螳螂蝦,幾拳砸(zá)下去,它們的殼很快就被擊碎了。
鐵拳的里里外外
螳螂蝦的鐵拳為什么那么堅硬?科學家最近通過X射線對螳螂蝦的前肢進行了掃描,發現螳螂蝦的前肢上有三個重要結構。
第一個重要結構叫“擊打區”,位于拳頭最外層。這是一層由鈣化物形成的大鼓包,具有極強的硬度。
第二個是“沖擊力緩沖區”,包裹(ɡuǒ)在擊打區里面,由無數有機纖(xiān)維管形成,可以有效地保護螳螂蝦。
最后一個構造是“韌(rèn)帶”,其作用就好比拳擊手用膠帶把拳擊手套粘在腕上。
現在,螳螂蝦不僅是笑傲動物界的拳王,還是人類的科學顧問,因為它那對鐵拳的巧妙構造,對于未來人類設計更輕便、抗彈本領更強的防彈衣和頭盔(kuī)具有很大的啟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