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關鍵詞
——解碼政府工作報告九大亮點

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王東明主持會議。

省長魏宏作政府工作報告。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著力防風險補短板增后勁,狠抓改革攻堅,推進依法治省,加強民生保障,促進創業創新創造,大力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1月28日上午,省長魏宏代表省人民政府向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作了政府工作報告。記者用9個關鍵詞帶您一起讀懂報告。
★實體經濟報告提出在發展實體經濟中,堅持穩中有進,要夯實“穩”的基礎,創造“進”的條件。通過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加強要素保障,改進市場監管,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創造有利于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氛圍和環境。在新常態下,促進四川經濟的發展必須發揮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性作用,增強消費對穩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堅持出口對穩增長的支撐性作用。
★創新與升級報告特別提到“人才強省戰略”,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務必更加注重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通過加強同部、企、院、校的合作,加快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同時,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進一步激勵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在工業的轉型升級發展方面,指出要鼓勵企業強強聯合、兼并重組、境外并購和投資合作;要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加快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產業。在服務業改革發展方面,指出要推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文化創意、互聯網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這將促進科技進步與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推動四川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在旅游業發展領域,提出要推動以成都為中心、以省內高品質旅游資源為支撐,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加強智慧旅游建設,促進文旅融合發展。

1月28日,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成都錦江大禮堂開幕。攝影/毛漫丁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左右
進出口總額增長6%左右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5%左右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左右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左右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深化改革在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方面,提出要簡政放權與放管結合推向深入,清理優化行政權力目錄,公布省市縣三級行政許可項目清單,實現省市縣聯網審批。這將促進四川各級政府依法行政,約束和規范行政權力,使行政權力授予有據、行使有規、監督有效。在國企國資、財稅金融、投融資和價格等領域改革,提出加快推動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鼓勵民間投資主體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在投融資機制改革方面,提出要加快發展服務小微企業的中小金融機構,支持民間資本依法設立或參股金融機構,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出臺省內私募基金發展激勵扶持政策。在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方面,首次提出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四川最大的潛力所在,要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繼續清理并廢除各種不合理規定;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鼓勵引導民間投資進入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教育文化、醫療衛生、養老健康等領域。
★農業發展轉型在“三農”問題上,報告依然強調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性。在深化農村改革上,提出了加強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和管理,推進供銷社改革、財政支農資金形成資產股權量化改革,以及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試點。農村金融制度的創新和改革,不僅能為農民收入的提高帶來直接效益,同時也是促進城鎮化建設和擴大國內消費的有效手段。在促進農民收入部分,指出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試點,探索農民財產權實現形式。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的改革對于明晰農村集體資產產權歸屬,建立農村集體資產產權交易流轉市場以及實現農村生產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開發開放在努力提高開發開放水平方面,報告十分強調對接和融入國家戰略。國家推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點發展戰略,四川應搶抓這些戰略機遇,推動四川更好地融入世界經濟中。報告指出南向發展,四川可以積極對接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運輸通道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北向發展,四川應積極連接歐亞大陸橋的運輸大通道;蓉歐快鐵的建設也為四川向西開放發展提供了有利契機;東向發展,四川要積極融入長江黃金水道,暢通東向出海通道。
★新型城鎮化新型城鎮化建設一直是今年來我國的重點工作,當然,四川也不例外。今年報告指出城鎮化建設利當前、惠長遠,是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面對新常態,經濟發展需要新動力,需要逐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新型城鎮化的建設能夠極大地提高生產能力,進而創造需求。城鎮化要發揮更強拉動作用,重點應放在中小型城鎮,中小型城市將是經濟增長的最大推動力。在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強調了“以人為核心”。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有著紛繁復雜的元素,而最活躍、最棘手、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
★民生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指出“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關注低收入群眾生活,更加重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三個“更加注重”的使用可以看出對民生問題的重視,這也為“兩個跨越”中由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做了一定的保障。報告還列出了辦好20件民生大事,件件暖人心。
★環境保護報告對節能減排定下了更為精確的量化指標,即力爭單位GDP能耗下降2%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3%、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提高3%,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減排指標和“十二五”減排目標任務。報告首次提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本次力推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新模式,即排污企業以合同的形式通過付費將產生的污染交由專業化環保公司治理,是推進環保設施建設和運營專業化、產業化的重要途徑,是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的有效措施,它確立了“污染者付費、專業化治理”新思路,對于四川治理環境污染打開了新局面。
★法治政府報告對推進法治社會領域也提出了不少新意的觀點,特別提出:“堅持以法治為引領,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加強社會治理信息化建設,全面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將依法規范行政職權,依法科學民主決策,將改革行政執法體制,將加強權力制約監督,將推進作風建設。(責編:張微微)

1月28日,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前,代表們進行交流。攝影/ 田為
今年20件民生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