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中
四川經濟穩中有進
·熊建中

圖/新華社
2014年是四川經濟發展極其艱難的一年。一方面,世界經濟復蘇進程一緩再緩,預期不斷調低,國內經濟減速換擋,增速明顯降低。另一方面,受市場需求不足的影響,四川經濟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加之前幾年高速增長帶來的高基數增長困難,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面對開年一季度經濟增長8.1%、比上年回落1.9個百分點的下行局面,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各族人民牢固樹立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積極組織實施一系列“穩增長、促發展”政策措施,上半年經濟增長平穩回升到8.5%,并在三、四季度保持穩定增長,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28536.7億元,增長8.5%,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產業發展平穩。第一產業,糧食穩產,畜牧業發展較快。全年糧食總產量3374.9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油料作物比上年增產3.6%,肉類總產量增長3.2%,第一產業增加值3531.1億元,比上年增長3.8%。第二產業,工業增長減速換擋,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增速比全國高1.4個百分點,傳統產業比重進一步降低。第三產業中金融、交通運輸、旅游等服務業相關行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其中公路運輸總周轉量增長18.0%,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增長12.9%,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8%。
需求繼續擴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全年完成23577.5億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2662.3億元,增長14.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年實現11665.8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702.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8%。
結構調整加快。三次產業中第一產業比重降低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提高0.8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從上年的40.6:26.0:33.4調整為39.5:26.4:34.1,非農產業就業比重提升1.1個百分點,城鎮化率達到46.3%,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產業結構繼續改善。
民生持續改善。主要體現為就業擴大,收入增加,物價穩定。年末城鄉就業總量483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7萬人,其中城鎮新增就業96.2萬人,比上年增加2.75萬人,大學畢業生就業率86.4%。在城鄉居民工資性收入穩步提高等推動下,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5%。
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在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回落的同時,截止去年年底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已連續32個月下降,12月跌幅擴大到2.5%,市場需求不足更加明顯。而且我省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已連續4個月低于50%的榮枯分界線,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拉動減弱。規模以上工業前十大行業增幅回落態勢明顯,尤其是12月份汽車制造業增速已降低到2.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速降低到11.0%,重點行業支撐拉動作用明顯降低。前50強企業中有30個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14個企業總產值比上年下降。
投資增勢減緩。在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比上年回落4.7個百分點的基礎上,12月投資增長更是一反常態,增幅大幅回落到僅增長5.1%。而且,工業投資增幅持續回落,工業投資僅增長1.6%,增幅回落7.5個百分點。
工業企業效益下滑。1-11月,規上工業利潤總額1891.4億元,同比僅增長5.6%,是近幾年增幅最低的一年。
2015年,在全球經濟復蘇面臨強勁“逆風”的宏觀環境下,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影響我省經濟發展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尤其是市場需求不足態勢短期難以改變,新增產能明顯減少,經濟增長減緩趨勢明顯。
世界經濟緩慢復蘇還將持續
全球金融危機使世界經濟轉入“低增長”的新常態以后,發達國家經濟仍在緩慢復蘇中艱難前行,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國家受潛在增長率下降和大宗商品價格下滑、資本外流等因素影響,回升勢頭較為脆弱。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世界經濟將增長3.8%,好于上年3.4%的水平,但主要經濟體增長繼續分化,世界經濟緩慢復蘇還將持續。
中國經濟新常態下減速換擋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帶來的“九個趨勢性變化”,增大了經濟下行壓力,但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一方面,經濟增速自2012年以來已經連續三年處于7%-8%的平穩增長區間,穩定增長的勢頭較好;另一方面,去年下半年以來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已連續多月高于臨界點,制造業平穩增長的預期較好,預計今年全國經濟有望保持7%左右的平穩增長。
我省經濟增速減緩趨勢明顯
“穩增長”的難度依然較大。盡管有利于促進我省經濟在今后一段時期保持平穩增長的積極因素較多,但當前經濟發展的短期特殊性矛盾仍然突出,市場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嚴峻現狀短期難有明顯改觀,三大需求、發展動力、要素環境都難以支撐經濟高速增長,經濟增速短期慣性回落勢頭近期難有轉變,經濟增長減緩趨勢明顯。
產業發展增勢減緩。第一產業平穩增長趨勢較強,第二產業增速將有所降低,尤其是汽車和電子行業對全省工業增長拉動力今年將進一步減弱,鋼鐵、建材、有色、化工等重化工業仍將持續低位運行,白酒行業將繼續呈現擠壓式發展格局,短期內還難以走出困境,近幾年工業投資持續放緩,工業新增產能進一步減弱。生產要素轉向第三產業是新常態的主要特征之一,第三產業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需求增勢穩定。2014年結轉投資規模突破2.25萬億,進出川鐵路、城際快線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將繼續加快。在項目投資中,繼續支持全省500個重點項目和50個省重點推進項目,抓好56個重點產業項目,今年新開工項目投資規模有望達到2.45萬億,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有望保持穩定增長。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進程加快,收入增長預期較好,電子商務、養老健康服務業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加快推進,消費市場平穩增長的動力較強。
基于以上因素分析,我省經濟在平穩增長的大趨勢中,傳統經濟增長動力逐步減弱,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經濟增長速度將有所降低。(作者系省統計局總經濟師)(責編:張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