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晶

抽文:以一顆清凈心,去品嘗清爽可口的美食,是最好的養生。心靈的健康,加上純凈的飲食,才能達到身體的康健。
出境:陳壁峰??八方溪緣創始顧問
當年,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后,西行來到鹿野苑,隨后在這里為隨侍過他的五位侍者說法,向他們闡述人生輪回、苦海無邊、善惡因果、修行超脫之道,被稱為“初傳法輪”。
在八方溪緣素食餐廳聽他的主人講起這個故事時,餐廳里流淌著若有若無的佛樂。我們對面的墻上是“初轉法輪“的情景再現:墻分兩面,卻是一整幅畫,似隔未隔,一陰一陽的結合。左邊是佛陀說法圖,菩提樹下,他眉慈目善,盤腿而坐,周圍的五比丘皆雙手合十,極盡虔誠的模樣;右邊則是鹿群的安詳畫面,它們是和平的代表,因此主人在畫前置了古琴,琴聲悠揚,傳遞的是和平之音。
整個餐廳都是大融合、大圓滿的布置格局,南傳、北傳、東密、藏密、禪宗、凈土,包間各有住屬。華嚴廳按照龍華三會的布置,可同時容納40人就餐,大氣莊嚴。琴棋書畫四包間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之核心趣旨,與佛教相融,是彼此最好的遇見。中庭則以六度波羅蜜寓意布局,檀那(布施)、尸羅(持戒)、羼提(忍辱)、毗離耶(精進)、禪那(禪定)、般若(智慧)六間餐廳精巧安置。日本包間則最大程度的展示了室內本身就是濁世中一方凈土的意境。盡管是弧寂的簡樸的設置,一成為餐室,就讓人產生了比任何金殿玉樓都更具尊嚴的佛法修行的道場般的認識感和空間感。而在厚重而華麗的藏式包間里,佛像、彩繪、鎏金裝飾、唐卡和傳統的藏式餐桌,如同置身勝樂圣境,推門便是草原,關門就是自在境。
此外,在餐廳設計上,處處都透著別樣的用心。如主人對洗手間的設計,正對著門的是兩頭水牛石像,一站一臥,閑適自在。主人說因為這里是廁所,里面有穢水,所以讓兩只水牛來喝這穢水。另一層況味是指,從農耕社會過來的我們,要保留勤奮的習慣,像牛一樣勤懇做事。牛身后立有一石,上刻“石敢當”三字,主人說這是為了提醒自己要敢于擔當,無論是對人對己,都是一種交代。

八方溪緣的主人叫陳壁峰,本是一位學佛居士,曾遍訪名師,參佛悟道。因緣具足之下,來到成都,創辦了八方溪緣素食餐廳。世事大抵如此,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就像這里的客人,大家來自四面八方,匯集在這里,都是緣分,如溪水一樣,涓涓流淌。這種緣分細水長流,這就是餐廳名字的由來。八方溪緣,惜八方緣,緣起性空,清凈自在。“不要去求索,善的緣,惡的緣都不要去追究。來,就來;走,就走。是我錯,道個歉;你愿意原諒,感謝你。”
樓梯對面的墻壁上刻著餐廳的宗旨——茹素功德緣起篇:
茹素戒殺放生諸大眾
常養清凈慈悲菩提心
身口意業行慈茹素者
自證靈光圓滿法化報
主人解釋說,我們不說吃素,而是茹素。茹是一個草字頭,下面一個如字。如代表如來,代表圓滿。要想修成正果,須得“茹素戒殺放生諸大眾,常養清凈慈悲菩提心”,將吃素的福德轉化為功德。以如來之心去吃這個東西,沒有殺孽,慈悲心就會出來,每天不跟臟東西接觸,自然就清凈了。有一顆菩提心,對自己有幫助,對別人也有幫助。身口意同時具足,以戒殺放生、清靜慈悲的方式茹素,你自己的靈光就會顯現,成就生命圓滿。所以八方溪緣是很正能量的地方,好比一個能量場,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把好的能量帶過來,把想變好的能量也帶過來。

這是一個養身的地方,更是一個養心的地方。在這里,餐廳不是服務場所,而是一個修行的道場。主人說這是“一群小菩薩,供著佛菩薩。”工作人員是小菩薩,他們當中也有信佛的,因此餐廳里設有靜坐室,供他們閑暇時燒香、打坐、禮佛。誰道修行必須入佛堂,與青燈木魚相伴?塵世的修行,在繁華中獨辟一處清靜,心正行正,歡喜自在,惜緣惜福,共增福慧。“眾生皆有佛性,每一位客人都是我們的佛菩薩,我們以做貢品的心去做每一道素食,去供養佛菩薩,長此以往,恭敬心、感恩心、尊敬心都有了,自然而然的,工作就是在修行。”
在餐廳聽主人談談佛理,喝喝他泡的好茶。聞一下那茶香,似乎蘊含了大山的自然清氣。主人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需要的并不多,吃的越簡單越好,做人也是一樣。
時值初夏,八方溪緣推出了一些清熱解暑的應季菜品,大多色澤清透,聞不出多少香味,入嘴才知個中滋味。在日本有隱藏性的味道一說,指的是食材在烹飪過程中,其味道會或多或少的流失,但是其根本的味道是不會消失的,它隱藏于食物體內,只有靠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才能品嘗出來。素食便是如此,盡量少加一點調料,萬物有靈,嘗嘗食材本身的味道,你會發現自己得到的不僅僅是味覺的滿足。比如這里的亞麻青瓜,選用鮮嫩的小乳瓜,去籽切小,稍用鹽腌漬,再將之切絲,同少許胡蘿卜絲一起,拌以亞麻籽油,就可裝盤上桌了,入口鮮脆,絲絲清香。
一道珍珠翡翠西紅柿,紅與綠的搭配,裝在花形的圓碗里,別樣精致。西紅柿用開水煮過之后脫皮,里面掏空,再裝滿薏仁,倒扣在碗中心。當然里面的東西沒丟,而是把它另做成了番茄醬。旁邊綠色的是菠菜汁,菠菜汁經過特殊處理,加一點粉,變成了粒狀,環繞著西紅柿,模樣煞是好看。這道菜里菠菜含鐵,補血;西紅柿含有西紅素,薏仁是清熱的,這三種的組合,絕對是夏季的解暑佳品。
做素食最重要的就是食材的選擇,有些食材非常嬌弱,因此在保存上會花很大的心思。比如一道南非冰草,溫度過高就容易變酸,因此你會看到冰草是在冰上擺盤,它的顏色是非常鮮亮的綠色,與冰相襯甚是晶瑩。有趣的是,這種草的表面有一層像露水一樣的液體,在光線下看,很像冰,冰草之名也由此而來。冰草是直接生吃的,它本身含有天然植物鹽,配以餐廳用辣椒醬與番茄醬制成的上島醬,吃起來口感冰爽,沁人心脾。

在擺盤上,餐廳不像傳統習慣那樣進行精美的裝飾,而是秉著不浪費的原則,盡量使用合適的餐具來盛裝食物,以期達到餐具與食物和諧的美感。比如一道牛蒡手卷,使用壽司米飯,拌以少許醋和糖,外面裹上紫菜,加上一點沙拉醬,最后在上面撒上一層牛蒡絲,像花一樣插在木質的餐具上,自然美觀。牛蒡是一種根狀植物,本身含鐵,是腸胃的清道夫,排毒湯也好精力湯也好,里面總有一方牛蒡,是湯里不可缺少的一樣東西。另外還有一道土瓶斟,是一種菌湯,里面加了松茸、山藥、板栗、白果、百合、金針菇、香菇等食材,營養價值極高,是真正的養生佳品。因這道湯是放在茶壺里斟出來的,所以又叫茶壺湯。


夏季養生,在一個“清”字。飲食清淡,身心清凈。在八方溪緣,隨處可見的佛教元素,輕輕響起的佛樂,都讓人身寧心靜,生起喜悅。以一顆清凈心,去品嘗清爽可口的美食,是最好的養生。心靈的健康,加上純凈的飲食,才能達到身體的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