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耀龍
綜合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美國《戰略之頁》等媒體報道,日前,采用新涂裝的中國殲- 16戰斗機曝光。有外媒揣測,該型戰斗機已經進入量產階段,將主要部署在中國沿海地區。解放軍海航部隊在完善了針對東海的部署后,下一步將把重點轉向南海。“殲-16可能部署南海前沿,其出色的對海攻擊力能對外軍艦隊形成威懾”。
美國《戰略之頁》聲稱,殲- 16是俄羅斯蘇-30MK2戰斗機的“中國復制版”,中國至少會為其海軍配備24架殲-16。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揣測,“中國版蘇-30”——殲-16戰斗機可能已經裝備部隊。這種借鑒俄羅斯蘇-30MK2戰斗機的機型,被認為是解放軍現役戰斗力最強的海航飛機,“其具體的部署情況一直是個謎”。根據“從海南島傳來的消息”,結合投入實戰部署的殲-16戰斗機的涂裝,以及解放軍一些海航基地的建設情況,《漢和》揣測這種新型戰斗機可能部署南海艦隊海航某師的一個團。過去外界認為,南海艦隊海航部隊以殲-11戰斗機的雙座版——殲-11BSH作為新一代主力戰斗機,“但它最終裝備了殲- 16”。后者的外形與殲-11BSH相似,而性能相較于殲-11BSH有所提升。
《漢和》認為,殲-16服役使中國海航部隊的對海攻擊力大幅增強。這種戰斗機的作戰半徑達到1500千米,這意味著南海艦隊的空中力量能在南海沿岸1500千米范圍內實施對艦攻擊。“有殲-16坐鎮,外軍艦隊不敢輕犯南海”。
《漢和》揣測,裝備殲-16的海航某師除了駐扎海南島,還從其內部分出一個獨立團,駐防中國廣西某地,以便從兩線拱衛南海。這個獨立團裝備轟-6K轟炸機。與此同時,海南島的軍事設施已經基本建成,“為迎接中國國產航母做準備”。南海艦隊的一個海航師還在海南島某地建成了地下基地,部署殲轟-7A戰斗轟炸機。這樣一來,南海艦隊的兩個海航師分別裝備先進的殲-16和殲轟-7A,對海攻擊力有所增強。
《漢和》指出,南海艦隊增強海航力量,是在中國海航部隊實施大規模整編和換裝的背景下實現的。以海航某基地為例,以前該基地保有近20架轟-5轟炸機,而新的衛星圖片顯示,該基地只剩下兩架轟-5,老式機庫被清空。這說明中國海航的老式飛機正加速退出現役。有些海航基地還引入了運-8系列運輸機和偵察機。從這些運-8飛機的涂裝來看,“不排除它們是先進的運-8電子偵察機”。
另外,還有一些海航機場新建或翻修了直升機庫,先進的封閉式機庫成為主流配置。(漢和)指出,無論是在解放軍陸航部隊還是海航部隊,普通的直-9直升機都沒資格進駐先進的封閉式機庫。報道揣測,中國海航部隊批量裝備了先進的直-9G型直升機,以及從俄羅斯進口的卡-31預警直升機。
(漢和)認為,中國南海艦隊裝備殲-16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解放軍已經完成了針對東海艦隊的裝備更新和升級工作,開始把重點轉向南海艦隊。
報道強調,中國東南沿海的經濟高速發展,解放軍也相應加強針對該地區的部署。東海艦隊海航部隊完成了裝備更新和部署調整,從而成為中國海航部隊中比較先進的作戰力量,它裝備的新型戰斗機包括殲-10和蘇- 30MK2,“外界發現蘇-30MK2頻繁實施巡航”。
東海艦隊某海航基地得到修繕,新建了24個機庫,原來部署在內陸基地的蘇-30MK2被轉移部署到該基地。東海艦隊的空中轟炸力量也得到加強,以前某海航團只部署殲轟-7,現在該部隊已經全面換裝殲轟-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