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
微博上的一篇名為“只能卡車拖著走:大閱兵無人機編隊飛過天安門是不可能的任務”的文章日前引發關注。文章稱,8月23日上午舉行閱兵彩排時,地面方陣中展示了我軍現役的三種國產無人機,而這些無人機都是以卡車搭載的方式通過天安門的。這就引發網友的疑問,無人機為何不能以編隊形式加入空中梯隊?無人機編隊飛過天安門上空到底有多難?中國無人機編隊飛行的技術又發展到什么水準了呢?
無人機為何被拖車拉著走 這篇微博文章稱,這三種無人機,均使用卡車裝載,混編在其他地面裝備的方隊中,通過天安門廣場。這三種無人機分別是國產GJ-1中型長航時無人機(“翼龍”改進型)、BZK-005長航遠程無人機以及250公斤級的JWP02型中程通用無人機。
為何中國無人機不能飛著受閱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世界范圍內,無人機參加閱兵都是以車載方式,拖著進行檢閱,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的無人機以編隊形式從空中參加閱兵。因為無人機的密集編隊技術很難實現,到目前為止,各國的無人機編隊技術尚處于驗證和試驗階段,現役無人機不具備密集編隊能力。
據這名專家介紹,早在上世紀60年代,國外就開始研究無人機編隊技術。但目前,尚未運用于服役的無人機上。相對于單架無人機飛行,無人機編隊飛行復雜得多,需要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首先是編隊飛行控制技術,這涉及比較復雜的控制理論。其次,無人機之間的位置檢測與防撞技術。針對密集編隊隊形,需要更精確的導航定位信息。目前無人機廣泛采用GPS與慣性導航結合的組合導航技術,使得無人機的飛行精度大約控制在10米左右,而密集編隊則需要達到分米級的技術。如果進一步提高精度,就要采用差分GPS、雷達、視覺傳感器等技術。當無人機受到擾動或處于轉彎機動過程中,特別是高速無人機,有發生碰撞的危險,如何做好防撞,也是無人機編隊飛行的關鍵問題之一。第三,無人機編隊需要解決信息交互問題,編隊飛行中既有無人機之間的通信,也有無人機與地面站之間的通信。如何協調好這之間的交互也是一個大問題。此外,還涉及航跡規劃、隊形初始編成、編隊隊形策略、無人機失效時隊形的重構、密集編隊飛行的空氣動力影響等一系列問題。
這名專家表示,在實驗條件下,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已經實現了無人機的編隊飛行,但是如果將這些技術用在已服役的無人機上,就需要進行較大改裝,而且存在一定風險,所以沒必要讓無人機編隊飛著通過天安門上空,如果讓無人機一架一架飛過,由于無人機的體型較小,其觀賞效果也不好。
無人機編隊有實戰價值嗎 對于讓無人機編隊飛行接受檢閱的問題,有網友認為是“花架子”,毫無意義。但實際上,無人機編隊飛行具有很強的實戰意義,是無人機大型化、智能化后的重點發展方向。
理論上講,有人駕駛飛機編隊帶來的優勢同樣適合無人機編隊。例如,編隊飛行可以擴大偵察和搜索范圍,通過調整相機的安裝角度,編隊飛行可以實現對目標的全方位立體拍照,提高信息逼真度。編隊飛行可以提高無人機的整體突防和作戰效率。多架飛機采用一定的編隊飛行,在執行任務時的成功率和抗突發事件能力較高。多架無人攻擊機編隊飛行還可提高命中率。對戰斗機而言,多架飛機編隊飛行可以同時從不同角度對同一目標進行全方位攻擊,擴大攻擊范圍,提高殺傷力和命中率,可以同時對多個敵方目標實施攻擊,擾亂敵防空體系,提高戰斗的時效性,無人攻擊機亦然。此外,密集編隊飛行可提高飛行效率,降低油耗。專家認為,無人機密集編隊技術的一個重要現實意義在于,為無人機空中加油技術奠定基礎,這對大型、長航時無人機尤為重要。
不過專家認為,由于眾多因素導致在相當長時間內,無人機編隊技術的需求并不迫切。而近幾年隨著無人機大型化、噴氣化,同時運用領域增多,才讓無人機編隊技術的研究逐漸熱門起來。
中國無人機編隊技術不落后 專家介紹,通過近些年的研究驗證,各國也都在無人機編隊技術上實現了一些突破。中國在無人機編隊技術方面并不落后。西北工業大學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都進行過相關的研究和試驗。其實驗表明,能夠確保無人機在30米內的密集編隊飛行。2014年11月舉行的首屆軍事訓練器材和先進技術展上展出的一種無人直升機,能夠實現三機編隊飛行。
空中梯隊指揮部有關負責人透露,此次閱兵富有時代特色的編隊隊形新穎震撼,在傳統基礎上又有新變化,如首次采取紀念字樣的編隊飛行、直升機梯隊首次采用大機群密集編隊飛行、殲擊機梯隊首次以全新隊形參閱等。按照以往傳統,空中梯隊歷次受閱編隊隊形包括楔形、三角形、菱形、九機編隊、大小飛機編隊等。
國慶60周年閱兵空中梯隊總指揮、空軍副司令員趙忠新此前透露,2009年閱兵空中各梯隊機型和隊形有三種編隊方式,楔字隊形、“品”字隊形和右梯隊隊形。
具體來講,領隊梯隊由1架領隊機——空軍空警-2000和空軍八一表演隊8架殲-7GB護衛機組成9機楔隊;預警機梯隊、轟炸機梯隊、加受油機梯隊、殲擊轟炸機梯隊、教練機梯隊等均采用楔隊。
此外,還有由空軍12架殲-11組成3個4機右梯隊、由空軍16架殲-8F組成4個4機殲擊機右梯隊。
直升機梯隊則是由陸軍18架直-9WA組成2個9機“品”字形。
記者梳理發現,早在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時,9架P-51型戰斗機就以三個“品”字形分隊編隊,以920米的高度飛在最前面,跟在后面的是兩個P-51分隊。
排為“一”字形的兩架蚊式轟炸機組成第四分隊,以760米的高度飛越天安門。再后面是呈“品”字形的3架C-46型運輸機,組成第五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