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被影迷們稱作“白薯檔”。白百何、吳彥祖主演的暑期檔電影《滾蛋吧!腫瘤君》,目前正在全國熱映,首日票房達5400萬,自上映以來連續五天霸占著票房冠軍的寶座。《滾蛋吧,腫瘤君》之前,白百何主演的《捉妖記》內地票房就一路飄紅,成為華語片影史冠軍,從影以來參演電影累計票房已經超過30億元。
可以說,從“小妞”形象出發的白百何,如今正以驚天勢頭橫掃大銀幕,成為萬千寵愛集一身的“票房女王”。
白百何不是一個適合這個圈子的人 如今的“白百何”原名白雪,來自青島。家里把這個叫白雪的女兒當男孩養,父親搞體育,一度訓練她長跑。小學六年級時,母親趕著女兒從頭開始學舞蹈。“我媽媽原來可以當一名舞蹈演員,但是因為要進文工團,得離開青島,我外婆沒同意。所以她希望我實現這個愿望。”
1996年,白百何進入北京舞蹈學院附中,中學期間就作為獨舞演員,在外面的舞蹈班教劇目。她本以為自己將來會順理成章進入舞蹈學院。直到2000年國慶前,張藝謀來附中為《幸福時光》尋找女一號,在過道偶遇白百何,建議她參加試鏡。白百何一口否決:“反正試不上,還耽誤回家。”
經不住母親要求和小小虛榮,白百何最終還是去了。在小品表演中,她被要求扮演一個逆來順受的女主角,結果男主角一沖她發火,她便拍著桌子反擊。她最后落選,但是張藝謀笑著說:“你可以試著考北電或中戲。”
稀里糊涂考進中戲舞臺劇表演系后,白百何仍不覺得自己會表演。大一時不交作業是家常便飯。老師當面來催,她直截了當地說:“我不會。”多數同學之前都有表演經驗或訓練,而她白紙一張。大一課程,比如解放天性,她完全不知道怎么做,索性不做,也絲毫沒有愧疚或自卑。“我說我沒有表演天賦。老師說,沒有天賦我們不會招你。”
大二,課上開始表演小說片段,她忽然發現一旦有了劇情,她就能接近人物,并激發自己的表演。白百何成為今日的白百何,也是在這時開的竅:“也許我沒法做編劇,但根據載體去表演,還是可以的。”
很多人說,白百何不是一個適合這個圈子的人。不適合在于,驅策整個娛樂工業的欲望動力對她無效。
2004年,20歲的白百何與大她9歲的陳羽凡在《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中飾演情侶而生情。至白百何畢業,倆人再度合作,并在年底以一紙婚書明確作答。白百何這個藝名,也是陳羽凡擇定的。
兩年后打開電視,新上劇集都是同班同學的臉,24歲的中戲表演系畢業生白百何卻已經升級成了元寶媽:相比當明星帶來的無法預測的人生可能性,她更相信遇到好人就嫁了這樣樸素的道理。
兒子元寶出生后,帶孩子成了白百何的生活重心。“我的夢想就是結婚生子。”白百何說:“我沒有說結婚要趁早,每個人遇到自己另一半的時間不同。只是隨著你不停尋找,年紀越來越大,想法越來越多,你對那個人的要求也就多了,不再單純簡單。”
辣媽白百何一肩扛起國產小妞電影大旗 從《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里直爽潑辣的喬喬到《我的青春誰做主》中恣意瀟灑的雷蕾,還有讓她始為天下知的黃小仙,以及之后《分手合約》《被偷走的那五年》《私人訂制》中的諸般角色。白百何扮演的都是外形清新柔弱、個性率真爽朗、牙尖嘴利又有點多愁善感的“小妞”,而干脆,干凈,不拖泥帶水,脆生生的“俊”似乎便是她銀幕形象的共同點。
幾乎千篇一律的“本色”出演,曾讓很多人擔心她被定型,但她卻不以為然,“我本身就是演‘小妞電影出道的,我不介意再去演‘小妞電影。”
今年暑期檔, 白百何有《滾蛋吧,腫瘤君》,倪妮楊穎有《新娘大作戰》,王珞丹則有《宅女偵探桂香》……這些職場努力奮斗、勇于追求情感的“灰姑娘”,激勵著無數都市年輕女性,而與此同時,銀幕小妞的更新換代也在潛移默化中進行著。
國內“小妞電影”始于2009年章子怡主演的《非常完美》,一部愛情喜劇片取得上億元票房讓業內刮目相看。它的成功讓電影人對這一類型的市場有了信心。不過影片總體是對好萊塢同類影片的依樣畫葫蘆,無論是以女主角為中心的多角戀模式,還是通過各種誤會巧合推進情節的故事,都能在好萊塢影片中找到原型。
兩年后,影片《失戀33天》上映,四億票房完美收官被稱為年度黑馬之作。早早結婚生子的白百何,自此從電視劇二線躍升為大銀幕上的一線紅星,一肩扛起國產小妞電影的大旗,更屢屢成為電影票房救世主,把原本小眾的小妞電影拉抬成近年國產電影的票房重倉。
2013年是中國小妞電影的爆發年,其中湯唯與吳秀波主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上映6天票房過億,更是讓小妞電影迎來又一次春天。影片涉及到小三、拜金、海外生子等多種元素,接地氣的故事打動人心,糾結的愛戀配上經典的英文歌曲,讓不少女性觀眾感動飆淚,也讓湯唯走出“王佳芝”這一經典角色,進入“甜心”的行列。
從去年開始,“小妞電影”票房成功率大大提升。在2015年賀歲檔,“小妞”《撒嬌女人最好命》力壓大片《太平輪(上)》取得2.27億票房,隨后《我的早更女友》也有1.5億元的進賬。
“這兩年‘小妞電影票房好,與國內愛情片成熟有關。”影評人云飛揚表示,“小妞電影”無論用喜劇、奇幻、溫情去包裝,核心都是愛情,“以前國內愛情電影照搬好萊塢,生硬不接地氣,如今經過本土改造,成功率大大提升。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圖》男主角是‘滄桑大叔,《撒嬌女人最好命》女主角是‘女漢子,都很容易讓國內觀眾找到認同感。”
曾拍攝了《非常完美》《一夜驚喜》兩部成功“小妞電影”的女導演金依萌則認為,許多導演也樂于拍中小成本電影,“導演們都愿意把成本最小化,這樣壓力會比較小。不像大成本制作,成功的話可以做得很好,可是萬一失敗的話會很慘。”
然而,曾經風靡多年的古裝大片在這兩年集體“死去”,正流行的青春片也被業內“唱衰”,扎堆現象是殺死任何類型片的殺手。小妞電影這種類型片究竟能紅多久?
“‘小妞電影比較套路化,如果短時間內同類型扎堆還是容易讓觀眾倒胃口。”云飛揚認為,因為是快消品,“小妞電影”必須得緊跟時尚潮流,抓住當下女性的心理。
此外,國內“甜心女星”不多,或會成為“小妞電影”的瓶頸。“周迅、湯唯、范冰冰、章子怡并不適合一味地扮嫩,只有白百何、倪妮比較符合‘甜心的標準。而郭采潔、周冬雨等年輕女星的演技、票房號召力還有待檢驗。”一位電影人表示。
摘自《齊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