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6日,人民網以《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在美國全國合法》為題報道:“美國最高法院26日以5∶4投票結果裁定,同性婚姻合乎憲法。這一裁定結果意味著同性婚姻在全美50個州全部合法,14個州對同性婚姻的禁令隨之撤銷。美國也因此成為全球第21個在全境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2條第1款規定:“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也就是說,中國不承認“同性婚姻”的法律效力。我們似可從中外領事實踐的角度,做些解讀和說明。
外國領事辦理“同性結婚”登記在華不具法律效力 領事結婚登記,通常是指一國駐外國的外交、領事機構在不違反接受國法律規章的前提下,應雙方當事人的申請,依派遣國法律規章為其辦理結婚登記并頒發相應證書的活動。由此,從理論上講,外國駐華使領館主管官員(簡稱外國領事)與中國駐外使領館主管官員(簡稱中國領事)一樣,可應雙方當事人的申請為其辦理結婚登記并頒發相應證書。但根據《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和中外雙邊領事條約(協定),領事婚姻登記的基本原則是“以接受國法律規章無禁止之規定為限”。
案例:2014年9月6日,一些媒體以《英國駐上海總領事與其同性愛人在北京登記結婚》為題報道:當天上午,33歲的美國公民張志鵠與50歲的英國駐上海總領事戴維紳,在英國駐華大使的見證下締結了婚姻,他們是在英駐華使館第二對登記注冊結婚的同性伴侶。此做法的派遣國英國,其法律依據是同年3月英國新修訂并生效的《婚姻法案》,其中規定“同性結婚合法,并與異性結婚享有同等權益”。自此,英國成為世界上第16個正式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從同年6月起,英國在24個國家的使領館開始辦理“同性結婚”登記,英駐華使館是其中之一。
但是,根據領事婚姻登記的基本原則和中國法律規章,上述“同性婚姻”在中國境內不具法律效力。雙方當事人由此產生的所謂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既得不到中國法律的承認和保護,也得不到中國主管機關的相應服務。如外國“同性婚姻”文書欲送至中國境內使用,中國領事亦不宜為其辦理領事認證手續。
中國領事不宜為外國“同性婚姻”文書辦理領事認證 盡管《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沒有規定“領事認證”的條款,但公約第5條“領事職務”第13款規定:領事職務包括“執行派遣國責成領館辦理而不為接受國法律規章所禁止、或不為接受國所反對、或派遣國與接受國間現行國際協定所訂明之其他職務。”由此,并依中外雙邊領事條約(協定)、中國國內法律規章以及現行做法,中國領事可應任何國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申請,為其欲在中國境內使用的外國文書辦理領事認證。其核心條件是:有關文書內容必須符合中國法律規章。
案例:2014年,一位定居在美國舊金山的中國男性公民,依當地法律與一位美籍男性公民在加利福尼亞州辦理了“同性結婚”手續。之后,為了在中國內地辦理購買房產手續,雙方當事人要求中國領事為其“結婚文書”辦理領事認證,其結果可想而知。由于中國不承認“同性婚姻”的法律效力,中國領事無法為其辦理領事認證手續。
同樣道理,即使2015年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在美國全國合法,但因為“同性婚姻”在中國境內不具法律效力,雙方當事人由此產生的所謂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依然得不到中國法律的承認和保護。
綜上所述,根據領事婚姻登記的基本原則,由于中國不承認“同性婚姻”的法律效力,所以,外國領事辦理的“同性結婚”登記在中國境內不具法律效力。同時,如外國“同性婚姻”文書欲送至中國境內使用,中國領事亦不宜為其辦理領事認證手續。總之,根據中外領事實踐,雙方當事人由于“同性婚姻”而產生的所謂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既得不到中國法律的承認和保護,也得不到中國主管機關的相應服務。
摘自《世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