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迪
近來,智能家裝極受青睞,其中智能馬桶更是售賣紅火。消費者越來越多的被自動沖洗烘干、恒溫加熱、遙控聲控等新奇的功能吸引。不過今年年初,國人為了智能馬桶遠渡日本卻買回了“中國制造”一事,時常被人想起。這件事直接展現出國人對智能馬桶質量的不信任。那么,我國智能馬桶值得購買嗎,質量究竟怎樣,有沒有標準依托?
智能馬桶產品和功能都很智能嗎?
【回應】一些產品和功能看起來時尚,但沒科技含量或不實用
智能馬桶起源于美國,原用于醫療和養老保健,后經日本、韓國技術改造加入了多種功能,成為一種新興品類。數據顯示,2014年智能馬桶產量約100多萬件,國內的生產企業也有100來家,但并不是每一家產品和功能都很智能。有業內專家稱,一些廠家生產的智能座便器與傳統陶瓷產品相比沒有更高的科技含量,無非是加入了芯片、電路板、電器等配件,實現一些看起來很時尚的功能。
另一方面,臀部沖洗烘干、智能恒溫加熱、自動更換薄膜這些意在清洗、烘干、除臭的功能,是智能馬桶的基本功能,還很實用。不過有的生產企業加入了所謂的“人性化設計”,提高了價錢,但實用性頗遭質疑。如“遙控和聲控”,一些業內分析人士稱,不過是比按鈕操作看起來高上一個檔次。而且智能馬桶功能繁多會造成按鈕切換不便,老人和小孩容易操作失誤。
智能馬桶質量如何?
【回應】抽查不合格率高,不乏大品牌,質量問題嚴重
由于利潤空間大又是新興品類,各大企業紛紛擁進智能馬桶行業。行業雖爆滿,但近來質量問題頻出。今年8月北京市工商局發布的智能坐便器類商品質量抽查檢驗結果報告顯示,包括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唯一指定的ARROW箭牌衛浴在內一共5個國產品牌的智能坐便器不合格。主要存在標志和說明、清潔率、整機耗電量、接地措施、電源線連接和外部軟線、內部布線等六方面問題。
不止從抽查上能看出智能馬桶有質量問題,在前幾年,智能馬桶的“自燃爆炸”事故也引發了廣泛關注。據報道,多個品牌的智能馬桶都出現過爆炸事件。一般都是在未工作狀態下,不知原因自己起火,最后燒成焦炭狀,產生的黑色粉塵遍布屋子。
業內人士稱,電子領域并非衛浴企業專長,有的企業電路板、電機等大多要從別處采購,或者通過代工生產,有的企業甚至找不到規范的家庭工廠代工,安全性很難管控,這都可能是造成智能馬桶抽查不合格的原因。
智能馬桶有標準可依嗎?
【回應】橫跨標準領域多,缺少整體性,統一的標準正在制定
目前,我國與智能馬桶相關的標準眾多,橫跨電器、陶瓷衛浴、塑料等多個領域,如《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坐便器的特殊要求》(GB4706.53-2008)、《電子坐便器》(GB/T23131-2008)、《非陶瓷類衛生潔具》(JC/T2116-2012)等。或是有一些針對產品某個部件的檢測標準,缺乏一定的統一性和整體性。面對如此情況,運用標準時,生產商也是一頭霧水。市場上知名的智能馬桶產品會標注兩到三個使用了的標準,一些不太知名的只用了國標《衛生陶瓷》,個別甚至未標注。
“企業采用的生產標準不同,行業標準的不規范,都是造成智能馬桶市場混亂、質量抽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業內人士如此表示。不過這種“亂象”今年有望改變。據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常務副會長繆斌透露,協會將在一年內爭取制定完一部統一的行業標準《衛生潔具智能坐便器》。
據了解,該標準將在智能馬桶的技術、安全性和節能性等方面進行完善,不僅參考了原有陶瓷國家標準,融入電子硬件產品的各項指標標準,而且在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安全性以及智能馬桶與普通馬桶的區分上,做了更細致的規定。例如,該標準要求清洗用水的溫度應控制在35℃~45℃;在電源控制時,智能馬桶必須具備漏電保護功能,當整機對地短路或對人體漏電大于10mA時,產品的交流供電插座應自動斷開;要求用于固定智能馬桶的板卡塑料外殼及防潮灌封膠應符合阻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