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軍成功試射了兩枚購自美國的潛射反艦導彈。測試中,魚叉導彈由荷蘭制造的海虎號常規潛艇發射。臺灣海軍自去年起開始接收這些導彈,裝備其兩艘常規潛艇。
潛射型魚叉導彈射程278千米,可大幅提高搭載平臺的作戰距離,此前,臺灣兩艘潛艇只裝備了魚雷作為反艦武器。臺灣目前已為其護衛艦和F-16戰機配備了魚叉導彈,自2008年其開始采購潛射型魚叉。整個采購共耗資65億美元,其中還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和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雨絲)
印度國產具有攜帶核彈頭能力的無畏亞聲速巡航導彈于2014年10月17日成功從奧里薩邦昌迪普爾的試驗場試射。導彈與上午10時04分發射,達到800米高度后,向孟加拉灣進行了急轉彎。
一位官員在導彈從地面發射升空后不久稱,該導彈是從綜合試驗場發射臺的一部移動發射裝置上試射。導彈飛行的詳細資料可從在從分析雷達和遙測點獲得的數據,監測飛行軌跡獲得。
據印度zeenews網站稱,導彈隨后飛行了約1小時,之后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宣布試驗成功。
這是無畏亞聲速遠程巡航導彈從綜合試驗靶場進行的第二次試射。 該型導彈于2013年3月12日進行首飛,沒有達到試驗的全部要求,因為觀察發現導彈與原定航線發生偏離,飛行不得不中途停止。
無畏亞聲速遠程巡航導彈可攜帶常規以及核彈頭,可以攻擊700千米到1000千米遠的目標。具有良好的巡航能力,優秀的控制和制導能力,較高的打擊精度以及很高的隱身能力。(雨絲)
繼1月份的成功驗證試驗后,雷錫恩和L-3公司合作成功完成了魔爪火箭彈遠程武器系統的第二次發射試驗。試驗中,魔爪武器系統自帶的激光指示器照向一遠程傳感器,該傳感器將目標定位信息發送給魔爪,然后雷錫恩和L-3公司成功發射了一枚雷錫恩公司研制的TALON激光制導火箭彈魔爪,魔爪借助制導直接命中一目標。
魔爪是雷錫恩公司與阿聯酋的一項合作開發項目,其所采用的數字式半主動激光技術能夠以較低的費用為6.9厘米/70毫米口徑的火箭彈提供較高的導引精度,同時魔爪具有多用途功能,能夠掛裝于海基、空基和陸基的各種發射架。(黃英)
印俄聯合研制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導彈將在一年內測試近垂直俯沖打擊和環繞能力。布拉莫斯Block III型可執行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未來將驗證垂直俯沖的打擊能力,這種能力將使部隊具有更靈活的作戰能力。
希望論證布拉莫斯的近垂直俯沖和環繞能力,對敵實施突然打擊。雷達無法360度覆蓋山區,希望導彈在水平方向進行機動,并消滅山后方的敵人。相關驗證計劃于一年內完成。(雨絲)
澳大利亞國防部隊于近期成功完成了對BAE系統公司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激光制導火箭彈的系列試驗,演示試驗在FZ火箭彈上進行。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激光制導火箭彈將集成到澳大利亞國防部隊陸軍和海軍的直升機上使用。此次試驗是BAE系統公司首次用先進精確殺傷武器制導組件將FZ公司的制式非制導70毫米火箭彈改造為精確激光制導武器。
BAE系統公司精確制導解決方案負責人表示,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技術已經在海德拉火箭彈上得到成功應用。本次試驗突顯了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技術獨特的彈體中部設計和多功能性。試驗由澳大利亞宇航作戰保障部門進行,試驗的目的是驗證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火箭彈是否符合澳大利亞軍方的需求,并填補小口徑非制導火箭彈和大口徑反坦克導彈之間的空缺。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制導火箭彈具有操作簡單、效費比高、使用靈活等特點,該技術可以與澳大利亞現有的火箭彈庫存和裝備匹配使用,從提出概念到實彈射擊僅用時幾個月。(黃英)
俄羅斯國防部于近期表示,俄羅斯已經成功從北風級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核潛艇上試射一枚布拉瓦潛射彈道導彈。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導彈從潛于巴倫支海的潛艇中發射,擊中位于堪察加半島庫拉試驗場的指定目標。
根據聲明,這是布拉瓦符合作戰訓練程序的首次操作試射。以前的發射都屬于開發測試。三級布拉瓦彈道導彈攜帶多達10個獨立的彈頭,射程達到8000千米。
早在10月,俄羅斯軍事工業集團表示于2014年底前將會發射兩枚布拉瓦導彈,一個來自亞力山大涅夫斯基號,另一個來自尤里多爾戈魯基號。
布拉瓦的試射在過去遭遇很多次失敗。2013年9月,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核潛艇試射期間,布拉瓦火箭發生故障。此后,布拉瓦又發射了五次。(雨絲)
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研制的烈火-V洲際彈道導彈可以攻擊整個亞洲,以及非洲和歐洲的部分地區。它是一體化導彈發展計劃下研發的烈火系列導彈一部分。
印度國防部消息人士稱,烈火-V的試驗將在另外兩型烈火導彈和印度國產Nirbhay亞音速巡航導彈的試驗之后進行。雖然試驗的時間還沒有最終確定,但烈火-V預計將在近期發射。從消息人士處獲悉,在研制試飛后,DRDO很可能會進行射程4000千米的烈火-IV導彈的首次用戶相關試飛,軍隊可能進行射程2000千米的烈火-II導彈的用戶試驗。這兩次試驗都計劃在11月Nirbhay導彈第二次試驗之后進行。
為試射進行的準備已經開始在奧里薩邦沿海的惠勒島試驗場進行。今年6月,DRDO科學家們成功地從模擬條件下的發射筒進行了最終的導彈彈射試驗。然而,所有的參數必須在實際發射中得到印證。此前,烈火-V導彈已經兩次成功地從移動車上試射。它的首次試射是在2012年4月19日進行,第二次在2013年9月15日進行。發射筒系統對更高的道路移動性至關重要,該導彈將給予軍隊更大的作戰靈活性。(雨絲)
法國武器裝備總署(DGA)成功對歐洲導彈系統公司(MBDA)海軍巡航導彈進行最后一次認證測試,此次測試中海軍巡航導彈從比斯加奧斯檢測中心的陸基站發射。
該導彈設計用于打擊遠距離、高價值的被保護地方,海軍巡航導彈明年列裝軍艦后,將在法國海軍FREMM護衛艦上再次進行測試。
法國武器裝備總署表示,此次認證測試與從護衛艦上發射的那次一樣,滿足武器射程要求。該型導彈是SCALP (風暴陰影)空射巡航導彈的海軍版,將在2015年裝備FREMM多任務護衛艦、2018年裝備梭魚攻擊型潛艇。DGA于2006年授予MBDA公司海軍巡航導彈的合同。(雨絲)
據俄羅斯國防部稱,近期俄羅斯戰略導彈部隊在俄羅斯西北部發射場試射了一枚白楊-M型洲際彈道導彈。
這次試射的目的是對白楊-M型洲際彈道導彈的技術特點進行測試。根據聲明,該導彈展示了其高精確度性能和完善的整體性能,擊中了位于俄羅斯堪察加半島試驗靶場的指定目標。
國防部此前曾表示,白楊-M型和RS-24型彈道導彈將是俄羅斯核三位一體的陸基支柱,到2016年其數目將不低于俄羅斯戰略導彈部隊軍火庫的80%。(雨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