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麗麗,韓俊杰,邱鵬飛,杜清福,王作全,辛國勝
(山東省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山東煙臺 265500)
甘薯莖線蟲病防控研究
商麗麗,韓俊杰,邱鵬飛,杜清福,王作全,辛國勝*
(山東省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山東煙臺 265500)
[目的]探討甘薯莖線蟲病的防控技術,為甘薯生產提供參考。[方法]在煙臺甘薯莖線蟲重病地研究5種不同種類的藥劑對甘薯莖線蟲的防治效果。[結果]土壤中甘薯莖線蟲種群數量與甘薯發病率、病情指數呈高度正相關,與甘薯產量呈高度負相關。30%辛硫磷微膠囊劑、三唑磷微膠囊劑、神農丹、福氣多和5%克線丹顆粒劑對甘薯生產均有較好的殺滅線蟲和增產效果。[結論]福氣多和三唑磷微膠囊劑的防治效果最好,可作為甘薯生產上防治甘薯莖線蟲病的主推藥劑。
甘薯;莖線蟲病;藥劑;防治效果
甘薯莖線蟲又稱為馬鈴薯腐爛線蟲,是一種重要的植物寄生線蟲,在國外主要為害馬鈴薯和花生,在我國主要為害甘薯,目前該病已成為我國北方薯區甘薯生產上最嚴重的病害,在山東、河北、北京、河南、江蘇等省(市)均有分布,一般致使發病田塊減產10% ~20%,嚴重地塊減產60% ~70%,尤其連作重茬地線蟲日益積累,病情逐年加重,甚至絕收[1-2]。生產上除采用倒茬、清除病殘體、生產無病種薯、培育無病壯苗等農業防治措施外,主要以化學藥劑防治為主[3]。筆者在煙臺甘薯莖線蟲重病地研究了5種不同種類的藥劑對甘薯莖線蟲病的防治效果,以期為甘薯莖線蟲防治提供參考。
1.1 材料
1.1.1 試驗品種。試驗在山東煙臺牟平徐家寨甘薯莖線蟲重病地進行,參試品種為“煙薯24”,種植密度為62 503株/hm2。
1.1.2 供試藥劑。30%辛硫磷微膠囊劑由江蘇新沂科大農藥廠生產;三唑磷微膠囊劑由江蘇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提供;神農丹(5%涕滅威顆粒劑)由山東華陽農藥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福氣多(5%噻唑磷)由江蘇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提供;5%克線丹顆粒劑由美國FMC公司生產。
1.2 試驗方法 30%辛硫磷微膠囊劑(15 kg/hm2)、三唑磷微膠囊劑(15 kg/hm2)、神農丹(45 kg/hm2)在施用時采用蘸根,苗理齊插入藥液10 cm以上,浸3~5 min,剩余藥液隨定根水澆下;福氣多(15 kg/hm2)和5%克線丹顆粒劑(60kg/hm2)穴施,以清水為對照。每小區栽種100株,采用4行區,小區面積為16m2,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在試驗地用藥前,采用5點取樣法分別取土層0~20 cm的土樣,混勻作為1個土樣裝入塑料袋,及時帶回試驗室分離線蟲,確定蟲口數量。在用藥60 d及甘薯收獲時取樣調查土壤中線蟲的蟲口數量。
1.3 線蟲分離及計數[4]采用改良貝曼淺盤法分離線蟲。在白色磁盤內放置1個大小適中的塑料筐作為篩網,內鋪1層面巾紙,土樣磨碎后稱取100 g均勻鋪在面巾紙上,向磁盤內加入一定體積的自來水,直到淹沒塑料筐內的土樣為止。放置24 h后將磁盤內的水過500目篩,線蟲留在篩內,用小水流將線蟲導入100ml三角瓶中,在65℃水浴中加熱2~3 min,立即加入TAF固定液。靜置12~24 h,倒掉上層清液,將線蟲懸濁液定容到10ml,混勻,每次用移液管移1ml到計數皿內,在Olympus倒置顯微鏡下鏡檢計數,每樣品檢測3次,取平均值。
1.4 指標測定 收獲時逐塊橫切調查各小區中間2行的薯塊,并按分級標準分級,記載各級別薯塊數及薯塊重,計算各小區的發病率、病情指數和產量[5-6]。綜合評價藥劑對甘薯莖線蟲病的防治效果。薯塊病害級按以下標準分級:0級——無病;1級——受害面積占薯塊橫切面積的25%以下;2級——受害面積占薯塊橫切面積的25% ~50%;3級——受害面積占薯塊橫切面積的50% ~75%;4級——受害面積占薯塊橫切面積的75%以上。
2.1 5種藥劑對土壤中線蟲數量的影響 由表1可知,福氣多施藥后60 d和收獲時平均蟲口減退率均在91%以上,居第1位;三唑磷微膠囊劑施藥后60 d和收獲時平均蟲口減退率分別為90.4%和85.8%,居第2位;比其他藥劑處理的蟲口減退率高出25~60個百分點,顯著高于對照清水。由此可見,福氣多、三唑磷微膠囊劑均有較好的殺滅線蟲作用。5%克線丹顆粒劑在施藥后60 d的蟲口減退率為80.9%,而收獲時蟲口減退率為52.1%,可能是克線丹顆粒劑的藥效短,還需要進一步試驗。
2.2 5種藥劑對莖線蟲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對照試驗區平均發病率為79.2%,平均病情指數為70.5%,說明試驗用地是甘薯莖線蟲病重發生地;5種藥劑和清水對照比較平均發病率和平均病情指數均差異顯著,說明該5種藥劑對莖線蟲病都有防治效果,其中三唑磷微膠囊劑和福氣多與其他3種藥劑比較差異顯著,說明該2種藥劑對莖線蟲病的防治效果較好,平均發病率與清水對照比較分別下降73.5%和68.2%,平均病情指數下降率都在70%以上。
表1 5種藥劑對土壤中甘薯莖線蟲蟲口數量的影響
表2 5種藥劑防治甘薯莖線蟲病的效果
2.3 5種藥劑對甘薯產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5種藥劑防治莖線蟲后甘薯鮮產增產與對照處理比較差異均達顯著水平,三唑磷微膠囊劑和福氣多二者間增產差異不顯著,與其他3種藥劑比較增產差異顯著,該2種藥劑的增產效果最好;而健薯率5種藥劑比較差異不顯著,其中5%克線丹顆粒劑的健薯率為80.9%,是因為其1級薯塊占了較大比例。
表3 5種藥劑對甘薯產量的影響
2.4 甘薯產量、發病率、病情指數與土壤中甘薯莖線蟲種群數量間的相關性分析 對甘薯的產量、發病率、病情指數與土壤中甘薯莖線蟲種群數量進行相關分析,甘薯產量與甘薯莖線蟲種群數量的相關系數為-0.987 5,表明二者呈高度負相關,土壤中甘薯莖線蟲種群數量越多,甘薯產量越低;甘薯發病率、病情指數與甘薯莖線蟲種群數量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976 2、0.978 0,呈高度正相關,表明土壤中甘薯莖線蟲種群數量越多,甘薯發病越重。
5種藥劑的田間試驗結果表明,土壤中甘薯莖線蟲種群數量與甘薯發病率、病情指數呈高度正相關,與甘薯產量呈高度負相關。30%辛硫磷微膠囊劑、三唑磷微膠囊劑、神農丹、福氣多和5%克線丹顆粒劑均有較好的殺滅線蟲和增產效果,其中福氣多和三唑磷微膠囊劑的防治效果最好,可作為甘薯生產上防治甘薯莖線蟲病的主推藥劑。但鮮薯中是否含有藥劑殘留及其食用安全性,由于條件所限,無法作出恰當評價,期待進一步研究。
[1]林茂松,方中達,謝逸萍.甘薯對馬鈴薯腐爛線蟲分泌物的反應[J].植物病理學報,1993(5):157-161.
[2]金鳳柱,海棠,武寶悅,等.幾種不同農藝措施對土壤甘薯莖線蟲種群動態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8,16(4):921 -924.
[3]閆加啟,謝逸平,孫厚俊,等.不同品種甘薯莖線蟲和根腐病藥劑防效篩選[J].作物雜志,2012(2):103-104.
[4]劉維志.植物線蟲學研究技術[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36.
[5]秦素研,劉志堅,張勇躍,等.甘薯莖線蟲病的藥劑防治研究[J].寧夏農林科技,2014,55(1):56 -57.
[6]謝逸萍,馬代夫,李秀英,等.5種藥劑對甘薯莖線蟲病的防治效果試驗[J].江西農業學報,2008,20(2):66 -67.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tem-nematode Disease in Sweet Potato
SHANG Li-li,HAN Jun-jie,QIU Peng-fei,XIN Guo-sheng*et al (Yant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Yantai,Shandong 265500)
[Objective]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stem-nematode on sweet potatowas explor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duction of sweet potato.[Method]The control effects of five kinds of pesticides against stem-nematode on sweet potatowere studied in serious disease field in Yantai.[Result]The D.destructors average population in the soil negatively correlates with yield increase,while it positively correlates with morbidity and disease index of sweet potato.These five pesticides like 30%phoxim microcapsule suspension,Triazopho,Shennongdan,Fuqiduo and 5%Kexiandan granules had preferable effects on controlling stem-nematode disease and increasing yield of sweet potato.[Conclusion]According to control effects,Fuqiduo and Triazopho weremore suitable to popularize for the best curative effect.
Sweet potato;Stem-nematode disease;Pesticides;Control effect
S435.31
A
0517-6611(2015)18-137-02
10.13989/j.cnki.0517-6611.2015.18.048
山東省農業廳項目(SDAIT-10-011-02)。
商麗麗(1981-),女,山東聊城人,農藝師,碩士,從事甘薯育種及栽培技術研究。*通訊作者,高級農藝師,碩士,從事甘薯育種及栽培技術研究。
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