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內心的小邪惡,恐怕每個人都不會陌生。幼兒園里,搶了小朋友的糖果后怕被老師批評,就惡人先告狀;上小學后,把畫滿紅色叉叉的低分考卷藏起來,找大哥哥模仿家長簽字應付班主任檢查;長大了,每當工作上出現差錯,第一反應就是想各種辦法遮掩,能扛多久扛多久……其實,每個人內心里都住著一個小惡魔,在我們發現自己可能身陷麻煩時,邪惡的念頭就會在不經意間溜出來。
精神分析師認為,邪惡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為達到自身的目的,確保自我免受攻擊,我們可能需要對他人有所隱瞞,甚至是主動的欺騙,這樣才能更好保持自我的協調與完整。可以說,自我越脆弱,我們越是需要利用惡意來保護自我的完整??梢?,內心偶爾溜出的小邪惡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活動,不涉及個人道德水準高下,它更多的是一種自我保護策略。
張雪,你在來信中提到想用安全錘擊碎玻璃窗,這樣的惡意看似與自我保護沒有必然聯系,但實際上它是一種先下手為強的掌控心理在作怪。掌控是主動采取措施防止被傷害的一種表現。不妨大膽猜測,生活中你相信讓別人畏懼自己能獲得更多的掌控權。因此,你會表現出攻擊行為和挑釁特質。你不能允許任何人侵犯你高高在上的地位,因為它是你自我保護的基礎和陣地。也就是說,你表現出的挑釁與攻擊的惡意,不過是你自我偽裝的面具,你希望以此實現掌控,確保他人不敢輕易地挑戰你、傷害你。
上班遲到找借口,不愿意承認晚起的事實,說明你害怕面對錯誤。也許犯錯會帶給你強烈的負罪感,甚至會使你的自我評估產生協調障礙。因此,你選擇隱瞞事實,這樣你能相對容易接受自我。挑唆同事“火拼”,則可能是源于你內心里對同事關系的不滿,你期望在混戰中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仔細回憶一下,當你也是一個新人時,是否遭遇過同樣的經歷。也許那時你還比較弱小,沒有能力、沒有膽量反抗。當相同的情境再現時,你希望自己做點什么為曾經的自己出出惡氣。這時,你內心的小邪惡更多的是為了彌補曾經的缺失和不足。
所以張雪,你自己所謂的惡意,并不等同于個體的罪惡本質,但它確是你自我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果不加以制止,會使人際關系不斷惡化,進而陷入更大的惡意實現自我保護的不良循環。
要消除惡意,首先需要找出惡意產生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內在自我與外部環境的和諧相處。無論惡意源于保護自我、掌控環境還是消除負罪感,都需要個體建立起強大的自我。比如,嘗試著開始一段真正的交往關系,在平等、信任、尊重中實現與他人互動,不給自己設立虛假敵人。此外,學習傾聽內心的真實意愿,不過分在意他人的目光和評價,做內心真正的主人。
相信強大的自我會讓內心的小惡意卻步,采取收縮戰略,少出現甚至可能不出現噢!W
韋學亮( 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