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鳴
“對中國這如狼似虎的環境,北京這個霧霾天,我們在這里做事實際上是一種奉獻,他們都不了解?!标愐恢劭嘈α艘痪洹?月底,在北京人人網總部,他接受本刊專訪,回應質疑,回憶往事,也期待春風再次將他吹起。
幾天前,在公司2014年度財報電話會議上,他被一名國外個人投資者質問,要求去職。
過去的一年,人人公司還在賺錢,但營業收入、毛利潤等指數都下滑超過四成,變賣56網、糯米網等非核心業務,為最終賬單貢獻不少。
陳一舟2011年時將人人網帶到納斯達克,趕上SNS社交網站的風潮,鼎盛時,市值僅次于百度、騰訊,被譽為中國的Facebook,旗下團購糯米網、職業社交經緯網、視頻網站56網、人人游戲的布局,看起來頗有帝國的雛形。
但很快,微博、微信,移動互聯的冷雨襲來,他的團隊動搖、用戶熱度下降,更多地憑借投資眼光和對變賣時機的把握,撐到了現在。
“你知道你們報社出來的人為什么在互聯網領域做得比較好嗎?”換過名片之后,陳一舟搶先拋出一個問題。記者還未及給出“市場化較早,文本有相對優勢”這樣當代新聞史般的答案,就被陳一舟打斷。
去年9月,陳一舟領投雪球財經4000萬美元C輪融資,雪球是專注投資訊息的社交網站,由網易前副總編輯方三文創辦,方三文曾在南方報業任職。
“其他的媒體沒有被大規模地拽到互聯網媒體里面去,鍛煉了、提早建立了互聯網的感覺,然后趕上了好時間,就是這么回事”,這種類似于“時間點”“勢”“風口”的表述反復在采訪中出現。
這位斯坦福老畢業生那天沒穿標志性的洞洞拖鞋,因為接下來要見外國客人,襯衫西服,顯得比較正式?!澳阌X得人人網最關鍵、本質上是什么?”陳一舟又問記者。
“不是,最主要使用的是互聯網一個新的產品DNA:Feed,新鮮事。圈子是這么形成的,一旦有了新鮮事,堅持實名制的話,自然而然就會形成圈子,都不需要我們運營了。大家也都在做,Qzone也做,微博也做,開心網也做,每個網站幾乎都有一個這樣的東西。是的,這就是屬于符合新技術擴散的一個規律”。
陳一舟和人人網原生用戶的思路有很大不同,我們會責怪他沒有把頁面、移動產品、用戶體驗做到最佳。
他則從框架的角度覺得奇點已經過去,人人網是PC時代的王者,“一個互聯網公司開發出一個比他上市時候更牛逼的一個互聯網產品的幾率很小了,這是本質性的規律”。
牛逼兩字,也用了陳一舟12年的時間。1999年,陳一舟攜斯坦福師弟楊寧、周云帆回國創業,開辦Chinaren.com,楊寧回憶稱,已有幾年工作經驗的陳師兄看了一本叫做《網絡的力量》的英文書,對“織網”“六度空間”這樣的社區理論著迷。
三人帶著在斯坦福眾籌來的錢和各自的積蓄,來到北京,踹開一間間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宿舍大門,周楓(現網易副總裁、有道CEO)、王小川(搜狗CEO)、許朝軍(啪啪創始人)、周杰(浪淘金CEO)、胡琛(易信CEO)等人悉數招至麾下,巔峰時期,有三分之一計算機系的同學在Chinaren實習?!癙T00”開頭的工號,他們中的多數現在還記得,PT就是“Part Time”(兼職)。
Chinaren窘迫于資金鏈,被搜狐收購,這樣的教訓再次發生在2006年,王興創辦的校內網,被重新自立門戶的陳一舟收購,自稱“具有社交情結”的他將其打包、擴容,甚至不惜以惡性競爭的方式直面開心網,又更名“人人”,拿到孫正義軟銀投資,2011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奇點即拐點,移動互聯時代悄然到來,注冊用戶近兩億、月活躍用戶3000萬左右,那時的人人網了不起,但轉身的動作已經慢了。
“我覺得SNS是介于通訊和社區中的一種,社區的特點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不可能有一群用戶永遠在上面活躍。我們做貓撲候也是這樣,用戶走一茬換一茬,新的用戶和老的用戶之間也有矛盾,社區的自然規律就是這樣,用戶的存活期不會太長,滿足他的最旺盛的需求以后逐漸會淡去。真正長久的東西是通訊,所以我們曾經想往通訊那邊靠,但通訊的客觀規律只允許一家獨大的公司在里面呆著。”
這就叫規律性的黯淡,陳一舟逐漸開始用“經驗”“畏懼感”“我們的斗爭經驗”“我們思想上團隊上的儲備”鋪陳接下來的對話,也事后諸葛般地說道:

人人網CEO陳一舟。攝影_劉浚
“如果重新開始的話,我1999年就做通訊,不做社區。這就是選擇的重要性,一個正確的選擇值很多錢,你可以做很多執行上很對的事情,比如說跑到清華撈一批很牛逼的人,但是你策略上不及人家好,那就白搭。你可以用一批武大的孩子或者華工的孩子,也能做一個很牛逼的即時通訊的東西?!?/p>
“微信一看就是QQ的菜,不可能是別人的菜?!鄙缃粚傩酝瑯訕O重的騰訊,是陳一舟的競爭對手和學習對象。
“1999年能夠參與互聯網創業的人都是很幸運的,比現在很多創業者要幸運很多,那么多年你的經驗是很值錢的,以后有新的機會出來,比同樣的創業者機會多,懂的東西多些,就像雷軍做小米,做軟件的辛苦突然就能用上,而且這個苦活誰也干不了,就他能干?!?/p>
陳一舟和雷軍曾有過兩個月的同班經驗,在武漢大學1987級計算機系,武漢人陳一舟從武大物理系轉來,又轉回,再隨家人移民美國,這是二人早年的交集。
“兩只獨角獸落在一個班的可能性很小。巨大的成功都是非常偶然的事情。如果一個班同時出了兩個特別牛逼的人,那就要把這個教室供起來。哈哈哈哈”,陳一舟笑得最開心的,就是這次。
互聯網圈喜歡用獨角獸代指稀缺或極端強勢的產品,BAT、小米都在列,PC時代,獨角獸從陳一舟的門前走過。
“在中國做互聯網有幾個巨頭把你壓著是很難受的,但是跟股東去訴苦又有什么用呢?”
陳一舟明確地說他還不考慮卸任,在訪問的前一天,李彥宏在深圳的互聯網大會上說,我任何一天離開百度都沒問題,中高層已經可以獨立運作公司。那么,陳一舟自己是否考慮過?
楊寧曾評價陳一舟“的確是資本市場的好手”,“那時候,白天忙著Chinaren,晚上跟著陳一舟炒股,大家賺了不少錢?!狈搓愐恢圩罱膸坠P入股,也能看出端倪。
2014年5月,房地產眾籌網站 Fundrise 完成由人人領投的 3100 萬美元融資;9月,投資者社區雪球財經的C輪融資由人人領投,總額4000 萬美元;11月,人人以 1000 萬美元購買香港貨運用車平臺 GoGoVan 10% 的股份;2015年1月,人人領投了社交化股票投資平臺 Motif Investing ,總額4000萬美元;2月,人人領投了二手車電商平臺車易拍的D輪融資,總額1.1億美元。
本就崇拜巴菲特的陳一舟何不做個股神,不做CEO,只做董事長?
“這倒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我覺得很多CEO這么說,是因為都沒有真正地干過,我覺得越優秀的CEO的可替代性越差。能說這個話的公司是不多的,它必須主業很穩定,沒有明顯的經營對手,回到兩年前百度和360打仗打得最狠的時候,我想Robin(李彥宏)是不敢說(離開百度)的,現在他稍微安定了一些,可以這么說,或者有這個想法。我覺得我們還沒安定,還處于不太安定的狀態,我們有巨大的對手?!?/p>
陳一舟想帶著公司,往“社交+金融”的角度去,他覺得這個領域自己看得懂,簡單地說,“在中國大學生的信用是被低估的,大家現在只愿意做已經有收入的人的生意,如果我們也做那個,永遠也賺不了錢,永遠也不會有市場。我們只能比傳統金融機構更前面一點,我們比他們先獲取這些用戶,給他們提供金融服務,以后有了工作,房屋貸款來找我們,新婚旅行要錢、裝修要錢、也來找我們貸款,希望是這樣。”
陳一舟的嗅覺靈敏,也多次給公司畫下過大餅,但據《南方周末》報道,與他合作過的天使投資人孫勇指出,“陳一舟對產品只看大方向,不太注重細節。他在資本敏感度和資本運作上的水平,要高于他對產品的認知和操控能力。”
“他的思維很跳躍,也很活躍,但對產品的判斷不接地氣,我覺得這跟他在國外生活太久有關。他的很多想法只是靈感,不太具備可操作性?!睂O勇如是評價。
這樣的例子也不是沒有,預判與結果之間的差距,往往會變成發展的軟肋,早期“人人帝國”的全線布局既是運營上的教訓,卻又是投資人的經典案例,這種悖論就是人人公司的底色。
在人人網運營之初,曾希望往偏私密的調性走,但結果卻發現“年輕的中國用戶并不介意去做寬泛的社交”,各種各樣的圈子蓬勃出現,也曾給人人網帶來了最大的流量、最忠實的用戶。陳一舟自己傾向私密社交,他的年代不需要社交網絡的啟蒙,也只零星添加過少量大V用戶,對過去的北斗、GAY圈都表示陌生。
他十多年前就和雷軍討論過“風口論”,“當時我和他說,要做事情要做最大的市場,雷軍把他總結出來了,要招臺風,學做豬。”可他對小米“得屌絲者得天下”的路子并不過分感興趣:“我們在公司說過,我和James(劉健,COO,斯坦福校友)都在國外待過很長時間,我們天生只能做某些事情,我們可能還真做不出來非常屌絲的產品,不理解。”
“如果非要我這個相對精英的人去理解一個非常屌絲的想法也可以,但我能做其他的事情,也許我們互聯網金融,互聯網資產管理更加適合我們做?!?/p>
“我們天生就不太適合做給所有消費者的產品。但是我們把面向中國年輕人的產品都做好,給其中10%的人提供金融產品就是挺成功的一件事兒。”
陳一舟無疑是商場的好手,聰明、務實、極具口才,正如他所描述的:
“實際上所有的豬想飛,而且碰到臺風的豬不止一只,飛得最好還是靠本事的,稍微飄起來很多豬都可以,比如說SNS那一波來了,很多豬都飄起來了,哪只豬飄得最高,能夠還在天上沒掉下來?”
“我們這只豬還在天空中懸著呢,在空中的時間能夠慢慢地朝下一個臺風口劃過去,你站得好一點,對臺風更敏感一些,經驗越多看得更遠一點,小翅膀在上一個臺風飛起來的過程張得硬一點點?!?/p>
“其實努力加運氣,”陳一舟說,“會有意識地去尋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