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瑞士特派記者 任彥 ●本報駐德國、日本、加拿大特約記者 青木 藍雅歌 陶短房 ●本報記者 譚福榕 ●候濤 柳玉鵬

“為什么中國總理5年后又出現在達沃斯?”“李克強要在達沃斯論壇上說些什么?”“中國李搶了今年達沃斯年會的風頭”——白雪皚皚的瑞士達沃斯小鎮今天迎來有40余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參加的2015年年會,而李克強在飛抵論壇之前就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特別關注。在全球經濟復蘇曲折乏力的背景下,世界期待傾聽中國聲音。就在李克強到達瑞士的當天,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2014年中國經濟數據,其中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60萬億元人民幣,但7.4%的年增長率也是中國自1998年以來實際增長低于政府設定目標(7.5%)的第一次。當天不少媒體對此表示了不安:之前從鐵礦石到名牌手袋,全球對各種商品的需求都受到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支撐;如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至25年來最低水平,這對世界意味著什么?今天下午,李克強將在達沃斯論壇發表演講,向世界闡明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含義。
達沃斯期待李克強講話
20日,李克強率重量級代表飛抵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隨行人員中不僅有王毅、徐紹史、高虎城、周小川等多位高級官員,還有任正非、馬云、林毅夫、李稻葵等多位中國工商學界精英。
20日,《環球時報》記者在達沃斯論壇注冊處辦理證件時,幾位西方記者圍攏過來,紛紛打聽有沒有李克強總理此行的內幕消息。他們的眼神里透著一種很復雜的關切,有好奇,有困惑,也有猜疑。
歐盟智庫歐亞研究中心主任卡梅隆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外界對于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和增長前景所表現出來的一些不必要的憂慮可以在此打消,因為李克強總理將在特別演講中展示中國經濟調整的決心和信心。”法國《費加羅報》稱,李克強是2009年溫家寶之后首位出席達沃斯經濟論壇的中國總理,上次溫家寶從達沃斯返回后不久,就拉開了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的序幕。預計李克強在達沃斯也將宣布一系列經濟措施,比如促進就業和私營部門創新,從而打消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說,李總理預期將在21日發表一場有關中國經濟放緩“新常態”但增長更穩定的主題演講。美國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肯納說,從公共關系到撮合交易都在李總理的議程之中,“隨著最近幾年全球普遍擔心中國的過分自信……中國已經著手多管齊下的魅力攻勢,達沃斯完全適合這一戰略。”除此之外,達沃斯為中國領導人會見商界領袖和洽談商務提供了完美的機會,“對于中國領導人而言,達沃斯可能是迎合潛在投資的最佳一站式店鋪?!?/p>
據CNBC報道,李克強的達沃斯議程還將包括為預計將在今年投入運轉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獲取資金。此間分析人士認為,全球銀行家齊聚瑞士,達沃斯是籌資的好地方,“尤其中國人想讓世界知道,他們優先考慮的是發展,而不僅僅只聚焦于南海”。
俄塔社發表題為“中國在達沃斯論壇上希望堅定對自己經濟的信心”的文章稱,中國將在論壇上參與制定穩定世界經濟戰略,繼續發揮世界經濟發動機作用。
“我們希望分享中國的成功經驗,也想清楚地了解中國未來的發展計劃,以及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施瓦布日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希望中國能夠為解決世界難題拿出一個有效的方案。”
增長減速中的亮點
對于國家統計局20日公布的中國2014年的GDP數據,媒體解讀各異,其中不乏悲觀的調子。日本NHK電視臺報道稱,這是中國時隔24年出現的低速發展,讓中國經濟減速的傾向變得鮮明。中國政府將面臨艱難抉擇?!度毡窘洕侣劇氛J為,作為第二經濟體的中國增長減速“將成為世界經濟的不安因素”。德國《南德意志報》稱此為“經濟奇跡之國的轉折點”,“中國正遭受危險:高負債和人口老齡化遏制樓市,同時出口削弱,改革進展緩慢。2015年,中國必須依靠新的投資戰,以防止經濟徹底崩潰”。印度《經濟時報》20日說,中國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發電量是16年來增長速度最慢的一年,“電力需求主要同重工業有關,目前沒有看到這一領域復蘇的跡象?!?/p>
不過這種聲音并不占上風,更多媒體挖掘到經濟放緩數據背后隱藏的經濟亮點。德國《回聲報》稱,中國2014年增長為7.4%,雖然是1990年以來最慢增速,但較預期的7.2%要高,且12月工業生產增速同比上漲7.9%,遠高于預期的7.4%。報道稱,中國經濟的復蘇勢頭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并帶動當天東京股市上漲2%。
荷蘭國際集團經濟學家康登20日對路透社說,中國經濟數字透露的一個信息是:中國政府能夠將經濟增長控制在“與其目標非常接近的位置”。他表示,在房地產市場持續下滑的情況下,中國政府能夠保住這樣的增長很不簡單。據美國彭博社20日報道,7.4%增長率符合中國政府的目標,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分析人士科瓦爾奇克說,中國的數據讓國際市場在步入2015年之際“松了一口氣”。
不少外媒注意到,盡管在經濟增長和進出口數據方面,中國未達到年初的目標,但新興產業獲得了蓬勃的增長動力。去年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2.7898萬億元,同比增長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