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意大利特約記者 田平沙

每年的1月17日是圣安東尼奧節,又被稱為“動物狂歡節”,這是歐洲一項重要傳統節日。在意大利,慶祝圣安東尼奧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1 世紀, 這在意大利是個非常喜慶的節日。
圣安東尼奧是一名古羅馬帝國時期的埃及基督徒,相傳他具有神奇的力量可治愈當時相當可怕的“病毒皰疹”,人們把他譽為“神醫”。后來他的追隨者在治療潰瘍的時候,把泡有圣安東尼奧遺骨的紅酒灑在傷口上,然后再涂抹上豬油,病人居然神奇般的痊愈了。因為豬在當時的宗教信仰中被認為是罪惡的象征,食豬肉會在人的身體里留下罪孽,而這位“西方華佗”所養的豬,其身上的肥油卻能治愈絕癥,徹底打消了人們對豬的恐懼。在歷史和今天的很多宗教藝術作品中,圣安東尼奧都是在眾多動物們的簇擁下,一個胸前白須、身旁有一只脖系圣鈴的可愛小豬相伴的形象。一些意大利的傳說故事還把他稱為“獄火戰神”,是因為他擁有治愈絕癥的神奇威力而戰勝了地獄惡魔“永恒之火”,才使人們從如烈火灼燒般的痛苦中解脫出來。1月17日是圣安東尼奧去世的日子。相傳在這一天半夜,各種動物像人一樣可以說話,而聽到動物們的交談被認為會帶來霉運。于是人們決定在教堂舉行彌撒,相信在這一天聽到動物談話的人會得到上帝的寬恕。
圣安東尼奧節的慶祝活動往往以圣象引導的游街活動開始,意大利不同地區還有不同風俗。意大利中部的阿布魯佐大區,婦女們會身著紅綠、棕白和黑紅這些顏色組合的傳統服飾;孩子們的手上挎著裝滿面包的籃子,送給路旁圍觀的人群;男人們則舉著各種農耕勞作工具,騎著馬、牛或者趕著羊跟在隊伍后面,還有當地的民俗樂隊在行進的過程中吹拉彈唱。節日期間,還會有民樂隊不請自來到百姓家里獻藝。按照風俗,獻藝的小樂隊先要到豬圈羊圈或者牛棚雞舍,給動物們獻歌一曲之后,才會免費獲得主人提供的一頓便飯。
在意大利南部普利亞大區的諾沃利市,每年的圣安東尼奧節,都要在市中心的大廣場架起一束直徑超過3米、高十幾米、由蘆葦、竹子等組成的樹枝捆。人們點燃巨型樹枝捆圍在一起鼓掌歡呼,載歌載舞,表達對圣安東尼奧戰勝地獄死神之火的紀念。
在意大利中部馬爾凱大區的馬切拉塔,最著名的安東尼奧節慶典要數花車游行了。花車由木條和鐵絲做骨,用木塊黏合成型,再以寬大茂密的棕櫚葉裝飾車身。游行當天,花車上的藝人一路彈奏高歌,他們的樂器很特別,用木棒敲打酒桶,用鐵棍和鐮刀相擊,再配上一曲用方言編寫的小調,一起碰撞出別有味道的音樂。據說這是當地人驅邪避鬼的一種方式,他們希望在圣安東尼奧的庇護下能有一個風調雨順的新年。很多城市還會以抓鬮的形式選擇一頭“幸運的圣安東尼奧豬”,被抽到的家庭必須貢獻自家養的豬舉行“全豬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