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董超
漢靈帝中平年間,羊續就任南陽太守,當時,南陽地區,士族富豪很多,生活奢靡,羊續“敝衣薄食,車馬羸敗”,率先垂范,用實際行動糾正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有一次,縣丞送來一條魚,羊續不好意思當面拒絕,就收下掛在庭院中,后來,縣丞又來送魚,看到院子里已經曬干的魚,自慚形穢。自此,羊續被世人稱為“懸魚太守”。
羊續并非不知道魚的肉質鮮美,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但是,在“魚和熊掌”面前,他選擇了為官的操守。羊續的一生雖然沒有馬勒燕然的氣吞萬里如虎,也沒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氣概,但卻如一江春水,靜靜流淌,潤物無聲,為后來者樹立了一面官德的鏡子。
羊續的為官操守,源自優良的家風。羊續的祖先很早就登上了政治舞臺,他的祖父羊侵,在漢安帝時期,擔任司隸校尉;他的父親羊儒,在漢桓帝時擔任太常,地位不可謂不高,權力不可謂不重,但是卻以清廉、節儉的家風而著稱。和羊續同時代的羊陟為官一方,卻“常食干飯茹菜”,東郡太守羊茂、郡功曹羊定同樣以清廉著稱。《晉書》稱贊羊家“世吏兩千石,九世并以清廉聞”。可見良好的家風,對人的修為至關重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融匯到家風當中去,將清廉的種子撒進每個人的心田,認真呵護,相信有朝一日,為官清廉勢必會蔚然成風。
羊續的為官操守,源自慎微的情懷。很多人可能覺得收一條魚,出于個人感情,完全可以接受,羊續這樣做未免矯枉過正。“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今天收一條魚,明天收兩條魚,最終會患上“貪婪癥”,私欲的口子一旦打開,如同洪水一般,無法攔截。羊續就是深知這個道理,所以曲突徙薪、防微杜漸,唯恐自己在物欲橫流中迷失自我,在紙醉金迷中忘卻了職責。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也需要有這種慎微的情懷,牢記“巴豆雖小壞腸胃,酒杯雖淺淹死人”的道理,不拿礙于面子當借口,不以工作需要當托詞,做到“清風一枕南窗外,閑閱床頭幾卷書”。
羊續的為官操守,源自不屈的堅守。幾乎所有落馬的貪官在“懺悔錄”中都會將自己的身陷囹圄歸結于“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羊續生活的年代,恰恰是中國歷史上貪污腐敗最盛行的時代之一。我們熟悉的蜀漢開國皇帝劉備每每談起往事,總會“嘆息痛恨于桓、靈”。漢靈帝公開賣官,一次想讓羊續擔任太尉,要求羊續送禮錢,羊續讓前來索賄的宦官坐在單席上,舉起自己的破袍子說:“我的全部家產,就這件破袍子而已。”“疾風知勁草”,形形色色的誘惑自古便有,每當黨員干部面對誘惑的時候,多想想先輩,多想想理想“原點”,用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祛除“四風”之弊,為時代增強正能量,實現官場生態“碧水藍天”。
(作者單位:山東省安丘市興安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