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端·視點
棉花協會:棉花入庫公檢制度倒逼棉企注重棉花質量
近日,中國棉花協會副會長高芳表示,我國的棉花種植呈現面積、質量雙下滑的局面,但是棉花品質卻明顯好于往年。特別是棉花入庫公檢制度的實施,倒逼棉企從收購環節就開始注重棉花質量,以往混等級、混品種的現象在2014年基本沒有了。多數企業建議,棉花政策的改革應關注棉紡全產業鏈。棉花品種的選擇應遵循市場的需求,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產;嚴格管理棉花加工環節,以免對棉花造成損害;檢驗方面應更加重視與企業生產關系密切的短絨率、馬克隆值等方面;銷售方式應盡可能方便棉紡織企業能拿到合適的棉花;合理安排棉花的出疆運輸問題,降低運輸成本。(來源:中國紡織報)
陳鋼:著力提升質量工作有效性
2014年12月10日至13日,全國質檢系統質量工作培訓班在北京舉辦,來自省級質檢兩局質量相關處室的82名負責人參加學習。學習期間,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陳鋼看望學員,并與大家座談交流。陳鋼指出,在地方機構改革過程中,要有定力,順勢而為,發揮技術執法優勢,揚長補短,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宣傳好、制度設計好、作用發揮好。要努力推動實現質量多元共治,把消費者和社會力量發動起來,特別是要推動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制度的建立和實施,促使企業主體責任得到更好落實。地方質檢兩局要加強互動、優勢互補,推動事業發展,特別是在信息化、電子商務監管等多方面形成更大合力。(來源:中國國門時報)
質檢總局聯合相關部門推動毛絨纖維質量檢驗制度改革工作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供銷總社印發了《關于改革毛絨纖維質量檢驗制度促進毛絨產業發展的意見》?!兑庖姟犯鶕覈斚陆洕l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遵循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化質量檢驗制度改革,積極推動毛絨產業提高質量和效益。改革的主要內容:一是遵循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采取“放”的措施。二是發揮政府作用,改革“管”的方法。三是分解毛絨質量相關主體責任,構建質量共“治”機制。力爭2020年前建立毛絨纖維質量檢驗新體制,實現毛絨產業制度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來源:中纖局)
中纖局部署繭絲綢標準化體系建設工作
目前繭絲綢標準缺失老化、交叉矛盾、水平不高等現實問題,嚴重困擾了產業的健康發展。中纖局對標準化體系建設提出了當前的任務和要求:一是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結合國際標準分類(ICS)和中標分類,按照所服務的國民經濟行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覆蓋繭絲綢整體產業和相關社會事業的要求;二是開展基礎通用、產品、方法和管理類標準制修訂以及共性地方標準的轉化或提升工作;三是推進繭絲綢標準的國際化,提升絲綢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四是增強檢驗檢測裝備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蠶繭自動檢測和蠶絲性狀分析等關鍵檢驗儀器設備的研發和升級換代;五是加強標準宣貫推廣力度,建設標準資源服務平臺,發展繭絲綢標準公共服務。(來源:中纖局)
安徽省出臺棉花補貼方案
近日,《安徽省2014年棉花補貼工作實施方案》出臺,棉花補貼對象為安徽省棉花實際種植者,以縣(市、區)為單位,按照當年棉花實際種植面積和當地畝均補貼標準發放補貼資金。棉花補貼的對象主要包括:農戶(含村集體機動土地承包戶)和地方國有農場、農墾企業,以及種棉大戶、農業產業化企業等棉花種植者。資金分配參照中央財政補貼資金的分配方法,結合實際,省財政根據各縣(市、區)棉花產量確定各地補貼資金規模,切塊下達補貼資金。各縣(市、區)財政部門依據同級農業部門進行情況審定后,將補貼資金兌付給棉花實際種植者。(來源:中國紡織報)
張克才赴山東調研召開棉花質量監督檢查工作座談會
日前,中國纖維檢驗局局長張克才赴山東省濟寧、菏澤市,就部分企業棉花收購加工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并在菏澤市召開了棉花質量監督檢查工作座談會。來自山東、湖北、湖南、河北等8個省以及山東有關地市的纖檢機構的代表參加了會議。張克才在會上指出,面對國家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形勢新挑戰,纖檢部門要統一認識,分析形勢,切實履行棉花質量監督、棉花公證檢驗和監督抽驗三大職能,服務于棉花產業經濟發展。(來源:中纖局)
監督·服務
中纖局監督檢查蠶干繭和生絲公證檢驗工作質量
依據《2014年非棉纖維公證檢驗工作質量監督檢查方案》,中纖局對部分桑蠶干繭和生絲公證檢驗承檢機構工作質量實施了監督檢查。本期采取隨機抽查、現場檢查、實地走訪和電話調查等方式,對江西、山東省纖檢局,江蘇省徐州、宿遷、淮安、南通纖檢所,浙江省湖州、山東省泰安市纖檢所8家桑蠶 干繭承檢機構和浙江、江西、山東省纖檢局,江蘇省徐州、淮安纖檢所,浙江省湖州、山東省泰安市纖檢所7家生絲承檢機構實施了監督檢查,分別占承檢機構總數的 50.0%和53.8%。(來源:中纖局)
江西省纖維檢驗局加大棉花收購市場執法檢查力度
江西省纖檢局加大對棉花加工企業執法檢查力度。一是嚴厲查處新體制企業偽造條碼、偽造數據、修改回潮率、小包改大包等違法行為;二是嚴厲查處逃避公證檢驗違法行為;三是對棉花收購加工中混等混級、不挑揀異性纖維的行為進行查處;四是對棉花包裝標識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行為進行查處。(來源:江西省纖檢局)
伊犁州纖檢所“轉圈棉”專項檢查總結
2014年11月下旬,伊犁州纖檢所對轄區內所有棉花加工企業開展了“轉圈棉”專項檢查。本次專項檢查,由主管執法工作的副所長吳寶利帶隊,共檢查棉花加工廠8家,其中兵團系統5家、地方3家。每到一個企業,執法人員重點檢查加工設備、開松設備、輸棉設施、成包皮棉,認真查看籽棉收購量、加工皮棉量、公檢量,并進行折算對賬。同時,還核對企業收購檢驗單和收購稅務票據真實性等情況。(來源:伊犁州纖檢所)
浙江纖檢局部署全省棉花監督檢查工作
日前浙江局組織杭州、嘉興、紹興、金華、衢州等14個棉花主要收購加工區域縣(市、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場監管局)及湖州纖維檢驗所有關人員,部署全省棉花質量監督工作事宜。浙江局負責同志傳達了全國纖維質量監督工作會議精神,分析了今年棉花質量形勢,部署了2014年度棉花質量監督檢查工作,對收購環節、加工環節、銷售環節的標準實施情況檢查,以及混等混級、異性纖維問題的處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檢查方法和要求。(來源:浙江纖檢局)
天津纖檢所棉花監管“兩個專項整治”成效顯著
天津市纖檢所認真落實中國纖維檢驗局關于開展2014棉花年度異性纖維和混等混級 “兩個專項整治”要求,結合天津市棉花加工企業現狀和棉花質量的實際情況,認真制定棉花監督管理預案,建立棉花監督、執法、儀器化公檢三部門聯動機制,加強巡查、嚴格檢測,確保了該市棉花質量安全。截至目前,天津沒有發生較大棉花質量問題,困擾棉花質量多年的主要項目異性纖維、混等混級的質量問題得到有效控制。(來源:天津市纖檢所)
行業·市場
“衣衣不舍”廢紡回收進校園活動在京舉行
由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廢舊紡織品專業委員會組織的“再生纖維循環之旅”之“衣衣不舍”廢紡回收進校園活動近日在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舉辦。通過一系列活潑生動的內容向學生開啟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的綠色循環之旅,收集學生的廢棄衣物, 展示學生用廢紡DIY制作的手工藝品,介紹廢紡工業化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的過程。(來源:中國紡織報)
“絲綢·美麗中國”系列推廣活動在京啟動
2014年12月17日,“絲綢·美麗中國”系列推廣活動在北京啟動。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及商務部等八部委《關于進一步促進繭絲綢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要求,繭絲綢行業發展要加快“弘揚絲綢文化,培育民族品牌,擴大消費需求,提升產品附加值”的進程。為此,國家繭絲綢協調辦公室著重從品牌價值提升、宣傳內涵充實、活動形式多樣等方面考慮,設立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絲綢·美麗中國”系列推廣活動。(來源:中國紡織報)
2014年全國棉花總產量同比減少2.2%
2014年12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稱,根據對全國31個?。▍^、市)的統計調查,2014年全國棉花播種面積4219.1千公頃(6328.6萬畝),比2013年減少126.5千公頃(189.8萬畝),減少2.9%。2014年,全國棉花單位面積產量1460.3公斤/公頃(97.4公斤/畝),比2013年增加10.8公斤/公頃(0.7公斤/畝),提高0.7%。2014年,全國棉花總產量616.1萬噸(123.2億斤),比2013年減少13.8萬噸(2.8億斤),減產2.2%。(來源:中國紡織報)
巴西棉雖減產但出口量同比增長30%
近日,美國駐巴西農業參贊發布了對巴西棉花產銷存的分析報告。報告認為,本年度巴西棉種植面積為100萬公頃,產量為150萬噸。減產的主要原因是巴西國內以及國際棉價下跌,農戶將棉花作為在大豆之后的第二種種植品種。巴西棉出口量將達到65.3萬噸,同比增長30%,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對巴西里亞爾貨幣的貶值預期??紤]到較大的通脹壓力以及經濟增長減速,本年度巴西棉花消費量預計為84.9萬噸,消費量減少。此外,巴西消費者更喜歡采購進口服裝,也會影響到本國紡織行業,面對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紡織品強大競爭力,巴西將會丟掉部分市場。(來源:中國紡織報)
進口棉頻頻“變臉”需留神
2014年以來,江蘇省進口棉花量價齊降,質量問題頻發。至10月底,江蘇檢驗檢疫局共檢驗進口棉花2295批,重70.03噸,貨值14.56億美元,與上年同期比,重量減少40.4%,貨值減少31.2%。2014年進口棉花品級不符合率10.61%,同比上升2.27個百分點。江蘇棉花進口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印度、美國等傳統市場,約占全部進口棉花的80%。江蘇檢驗檢疫局人士提醒,企業進口棉花要嚴格簽訂合同條款,警惕國外供應商以次充好,謹防欺詐。一旦發現進口棉花質量、重量不符合合同情況,應及時尋求檢驗檢疫部門的指導,憑索賠證書挽回損失。(來源:新華日報)
纖維·研發
香蕉纖維混紡織物產品在深圳發布
2014年11月17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趯嶒炚驹谏钲诎l布了其最新研究成果——香蕉精干麻與香蕉纖維/苧麻混紡織物。該產品利用廢棄的香蕉莖稈經刮麻、脫膠等工序制成,不僅綠色環保而且應用前景良好。香蕉纖維精干麻具有麻類纖維防腐抑菌、防紫外線、防靜電等特點。該產品涉及的香蕉粗纖維是利用刮麻機從香蕉莖稈中提取,脫膠工藝采用生物酶制劑處理。香蕉精干麻與苧麻進行混紡,所制成的混紡物是一種全天然的植物纖維面料,可用于家紡、裝飾、旅游紀念品制作等。(來源:科技日報)
武漢紡織大學成功研發可3D打印的光固化樹脂材料
武漢紡織大學日前成立3D打印材料研究所,計劃對已研制成功的可供3D打印的光固化樹脂、光固化蠟材料進行市場化開發,助推我國3D打印技術普及至手工制模、人像打印等商用領域。該研究所由武漢紡織大學材料學院、紡織學院和化工學院共10余位海歸教授、博士組成。此前,研究所成員包海峰教授獨創的樹脂增韌增強技術,開發出了適用于3D打印的光固化蠟和高性能光固化樹脂材料。(來源:新華網)
河北最新研究成果“釋放負離子面料”用于防霾口罩
一種新型負離子口罩剛剛投入河北各大藥房,該口罩能防霾且能釋放負離子。據研發者燕山大學的李青山教授介紹,負離子口罩是國內首創以負離子主動凈化空氣與原生態保健遠離抗擊PM2.5防護口罩,是以天然礦物納米材料為主要原料,同時添加了多種非金屬礦物質及植物材料,口罩具備永久釋放羥基負離子800個/cm3以上,對主動吸附正離子有較強作用。經美國尼爾森NELSON實驗室檢測報告顯示,抗菌防塵率高達99.9%。據悉,該技術已投入到口罩的實際生產中。(來源:長城網)
連云港高性能纖維通過國家鑒定
連云港奧神集團控股企業、江蘇奧神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和東華大學共同承擔的“干法紡聚酰亞胺纖維工程化關鍵技術及成套設備研發”項目日前通過國家級鑒定。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蔣士成等組成的專家組現場考察后認為該項目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致同意通過鑒定。這一高性能纖維新材料耐高溫、低溫,可以用于工廠煙囪除塵袋、消防服乃至登月車保護外衣,因其保暖性好也可用于高檔服裝。 (來源:新華日報)
武漢紡織大學研發出冬暖夏涼木棉牛仔褲
“湖北省牛仔服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武漢紡織大學。這是國內首個專門針對牛仔服裝的省級科研平臺,將致力于用光學等新技術研發智能牛仔服裝。該中心帶頭人易長海教授介紹,他們已經以木棉為原料做出了第一條“木棉牛仔褲”。利用木棉中空小微的特點,他們制出的牛仔褲不僅輕薄美觀,而且冬暖夏涼,還抑菌、防潮、除螨。不過,木棉成衣不能水洗,織造技術還有待改良。目前,該校正在研發防水、防油、防污的“三防”牛仔服裝,以及過敏膚質適穿的牛仔褲等。這一技術將克服傳統牛仔服裝沾染油漬不易清洗的缺陷,避免“因一滴油漬而毀了一條牛仔褲”的現象。(來源:長江日報)
重慶成功研制超細玻璃纖維
近日,重慶市科委對外宣布,目前國內最細、最高端的玻璃纖維已由我市科學家研制成功,這將從此打破美日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壟斷,為該市乃至全國的電子信息產業提供基礎原材料,并將有望使筆記本電腦制造成本直降20%左右?!艾F在我們的玻纖能做到4.1微米?!庇嘘P項目負責人說,打破了美日在5微米及以下玻纖領域的壟斷?,F在,日本、韓國等國的電子產品生產商,都已開始大批量采購“重慶造”玻纖,甚至,現在炙手可熱的“iPhone手機”和“iPad掌上電腦”等電子產品,都是“重慶造”玻纖的用戶。(來源:重慶日報)
新疆民企成功研發棉稈纖維分離技術
新疆弘瑞達纖維有限公司近日成功攻克了棉稈纖維分離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棉稈纖維分離技術是纖維行業發展的一個難題。新疆弘瑞達纖維有限公司從2008年開始研發這項技術。據了解,難題攻克基于兩大核心技術:一是棉稈皮芯分離技術,二是基于火箭技術研發的高溫高壓脫毒熟化技術。皮芯分離技術是純物理自動化生產,主要產出3種產品,即棉稈的稈纖維、棉稈的韌皮纖維、棉稈的碎屑。稈纖維是制造上等紙的原料,韌皮纖維是制造紙以及有紡織品的原料,棉稈的碎屑因為已經脫過毒,成為上好的牛羊飼料。 (來源:中國紡織報)
eBay推神奇試衣鏡:快速選衣服
據英國《每日郵報》2014年11月28日報道稱,這種由“eBay”推出的神奇的穿衣鏡能幫助顧客快速地選擇想要購買的衣服。據報道,瑞貝卡·明可弗專賣店的每一個試衣間中都配有這種新型穿衣鏡。這種新型穿衣鏡中儲存著店內所有款式服裝的詳細資料。顧客可以選擇自己想要試穿的服裝。之后,穿衣鏡上還會顯示購買者所選擇的這款服裝可供挑選的顏色和尺碼,甚至還會顯示和購買者選中的這款衣服搭配的相關配飾。據悉,這種穿衣鏡還能幫助顧客根據自己的喜好建立個人檔案,將可能購買的衣服的款式、顏色等信息儲存起來。 (來源:中國日報)
纖檢·建設
泰安所干繭、生絲公證檢驗監督抽驗取得雙百成績
近日,中國纖維檢驗局下發了2014年10月至12月桑蠶干繭和生絲公證檢驗監督抽驗的結果通報,泰安纖檢所取得了桑蠶干繭、生絲監抽相符率均為100%的優異成績。2014年11月14日至11月27日,中國纖維檢驗局組織全國的繭絲專家對2014年10月至12月的桑蠶干繭、生絲公證檢驗進行了監督抽驗,其中抽取了泰安纖檢所桑蠶干繭樣品5批、生絲樣品4批,抽驗結果全部與原檢驗結果相符。(來源:泰安纖檢所)
廣州纖檢院成功入選廣州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2014年11月28日,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通告,廣纖院成功入選第三批廣州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廣纖院自2008年成立研發中心以來,大力發展科研創新和技術研發,每年拿出3%的業務收入作為科研經費,并先后從復旦大學、東華大學、中科院等重點院校引進了6名博士。此次成功申請為廣州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是該院搭建引進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平臺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促進產學研結合,加快年輕學術帶頭人培養,推動該院技術創新,提升整體科研實力。(來源:廣州纖維產品檢測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