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立|文
衛紅星現任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江銅分部主任。在他三十多年的設計工作中,參與過30多個項目的設計工作;擔任了20多個項目的總設計師、項目經理,主持設計大型、特大型現代化礦山工程8座。他以優異的業績,2012年被評為全國有色金屬行業設計大師。
這是一個巨大的露天坑,坑里道路縱橫,耳畔馬達轟鳴。巨型電鏟正在裝載礦石,幾十輛二層樓高的礦用卡車奔波往來,這也許是在電影《變形金剛》里才能看到的場景。第一次見到這種“盛況”的人,都會感到震撼無比。這里,是江西上饒江銅集團德興銅礦露天采礦場。
江銅集團德興銅礦對于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恩菲”)而言至關重要。作為項目的設計單位,從20世紀80年代建設至今,中國恩菲和江銅集團共同努力,代代恩菲人傾注青春和智慧,使德興銅礦“中國有色金屬第一礦”之稱謂名副其實。而承擔這座特大型礦山擴建改造設計的總設計師正是本文的主人公衛紅星。
作為一個在有色金屬行業“摸爬滾打”了30多年的“老同志”,衛紅星曾經擔任了20多個項目的總設計師、項目經理,主持設計國內外大型、特大型現代化礦山工程8座。其中,國內的項目主要圍繞著江銅集團展開,主要有德興銅礦三期工程、德興銅礦擴大采選規模工程、武山銅礦深部挖潛改造工程、富家塢礦區露天開采技術改造、永平銅礦露天開采轉地下開采工程、銀山九區技術改造工程等項目,國外的主要項目有秘魯卡雷諾銅礦采選工程、中冶巴基斯坦REKODIQ銅金礦采選工程等項目。若問他這當中對他最重要的工程是什么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德興銅礦!”
談起德興銅礦擴大采選項目,衛紅星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德興銅礦是國內最大的露天銅礦,也是當年國家的重點項目。衛紅星介紹,這個項目有一大部分在原有廠房中進行改造,也就是說,在改造的同時,還要保證不影響正常生產,技術難度大,生產對接要求高。
挑戰當前,中國恩菲通過詳細策劃和充分論證,多維度優化設計方案,充分利用兩次年終停產檢修的僅11天時間,實現了新、老系統的成功對接,并在項目中應用了十多項新技術、新設備,使其工藝流程和裝備都屬國內領先。例如,經過電氣和自動化改造,項目的自動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通過充分利用低品位礦石,使項目擴產后服務年限延長了8~10年。由于設計過程中強化了“環境友好”理念,項目實現了節地、節能、環保的目標,堪稱“有色礦山的樣板工程。”“這是江銅集團和中國恩菲一起努力的成果,由于業主單位的信任和支持,才使我們的設計方案能夠得到全方位的實施。”
值得一提的還有江西銅業富家塢礦區。過去,這里由于歷史原因無序開采造成邊坡大面積滑坡、地表大面積陷落、泥石流和酸性污水污染等諸多環保問題。江銅集團獲得富家塢礦區的經營權后,交予中國恩菲進行技術改造設計,由衛紅星擔任總設計師。經過近兩年的實地勘察、現場調研、技術比選、方案論證及優化設計等一系列的工作,衛紅星帶領設計團隊根據該地區礦產特點和生產現狀提出了科學合理的技改方案,采用陡幫剝離、緩幫采礦技術,礦石經過2.1千米長、運輸能力達5.5萬噸/日(一次規劃,分期達產)的地下膠帶運輸系統將礦石送往選礦廠集中處理,粗礦堆采用大型挖孔樁處理古滑坡體,礦石運輸膠帶懸臂梁長達43米,屬目前國內最長。
最終,經過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技術改造升級,富家塢礦區從停產小礦成為一個技術方案領先、裝備水平一流、生產安全高效、環保效果好的大型現代礦山。項目的初步設計于2004年完成,于2007年建成投產并達產,目前已經達到4.5萬噸/日的生產規模。
擔任國內多個特大型有色工程項目的總設計師、設計經理,不僅需要有深厚的技術功底,還要有大局觀和技術前瞻性。衛紅星說,我們要以業主的關注為焦點,與業主充分溝通,從可行性研究開始,根據項目的條件特性、技術特性、經濟特性,做出多個方案技術經濟綜合比較,詳細向業主說明每個方案的優劣,打消業主對于未知因素的顧慮,這是項目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他說,每個項目都有自身特點,成功的項目是“經驗+技術+創新”的綜合工程,在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程規范的前提下,設計者一定要充分結合項目特點和已有工程經驗,從發展的角度選擇方案。總之,“技術在不斷進步,礦山工程應該更加注重環保理念,在此基礎上符合項目特點,投資合理節約、運行成本低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
身為多個項目的項目經理,衛紅星對每個項目的質量、進度、費控都了如指掌,這無疑需要強大的協調和組織能力。他說,對于多項目管理而言,首先,項目管理者要對每個項目分別進行整體策劃,但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第二個重點就是要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做項目,人是關鍵。帶領團隊做項目,要善于發現團隊成員的特點和專長,從而有針對性地分解任務,實現人盡其才,發揮合力,促進項目目標的實現。第三點,要運用合理的方法進行項目管理。舉例說,一個項目啟動之初,要確定設計工作流程圖和參與的設計人員,根據資源特點進行管理。然后要制定合理的項目設計進度計劃,協調好各專業之間的設計順序,確定項目重點控制和協調內容。衛紅星強調,要站在更高的層面對現在執行的多個項目進行篩選、評估、計劃、執行與控制。

衛紅星畢業后,就成為一名“恩菲人”。回顧中國恩菲的歷史,衛紅星說,“中國恩菲是有色設計領域排名第一的設計咨詢單位,有著輝煌的歷史和厚重的技術沉淀,是恩菲培養了我們這一代人。恩菲人敬業,有一種不斷創新、精益求精的精神。恩菲人工作有激情,總是愛比誰干得多,比誰技術水平高。我們覺得自己只是在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要用工作成果和專業水平贏得別人的尊敬,說大點兒,能為祖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感到心里踏實,也特別光榮。”
衛紅星說,“我當年以進入中國恩菲為傲,現在的年輕人更加聰明、理解能力強、接受能力強、有進取心,中國恩菲作為國內有色金屬的龍頭設計單位,是絕佳的學習和成長平臺,也是一個表現自我、展示自我的寬廣舞臺,年輕人一定要珍惜機遇,善用機遇。”
衛紅星尤其強調,年輕人要提升判別和鑒賞能力,這樣才能不斷成長,最終實現企業的傳承和發展。舉例來說,“判別能力之一就是找出成功的項目案例,例如露天開采,找出我們設計的、現已投產,并且業主反饋良好的項目。鑒賞能力就是要學會欣賞好的項目,分析和研究這個項目的成功之處,總結歸納出項目成功的原因、亮點和閃光點。結合自身專業多問幾個為什么,學習和工作能力就會大幅提高。”
“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著輝煌歷史的設計單位來說,傳承和發展至關重要。一方面要把以往累積的、沉淀的好的工程經驗運用到設計項目中去,借鑒成功之處,杜絕問題重現;另一方面,需要拓寬上下游產業鏈相關知識,設計項目需要有前瞻性,由于大型礦山工程服務年限較長,因此對于項目需要有個長遠的預判。”
衛紅星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一點一滴的學習積累、總結、創新,一步一個腳印,兢兢業業工作三十載,終厚積而薄發,2012年,他被評為全國有色金屬行業設計大師,榮譽所得,實至名歸。而衛紅星也和眾多樸實無華的恩菲人、有色人一樣,作為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的中流砥柱,他們用激情點燃歲月,用知識孕育理想,用經驗鑄就豐碑,用全副身心灌溉耀眼的中國有色工程之花。“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傳承和發展中國恩菲的優良傳統,做個自豪的有色人。”這,是衛紅星的心聲,也是每一個恩菲人、有色人的心聲。
【人物簡介】 衛紅星,現任中國恩菲江銅分部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全國礦產儲量評估師、高級項目經理、杰出職業經理人、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師,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師協會會員。他參與過30多個項目的設計工作;擔任了20多個項目的總設計師、項目經理,主持設計大型、特大型現代化礦山工程8座;獲得全國優秀工程設計金獎1項,省部級優秀工程咨詢設計一等獎8項,累計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項10余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