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寒峰 俞乾挺(浙江省桐鄉市畜牧獸醫局 314500)
桐鄉市動物防疫服務站運行模式探索
邱寒峰 俞乾挺(浙江省桐鄉市畜牧獸醫局 314500)
為盡快適應日益復雜的重大動物疫情和應對不斷提高的動物防疫工作要求,并改變原村級動物防疫員年齡大、文化低,收入低下及后備力量嚴重匱乏等問題,桐鄉市大膽創新,著力探索新機制,進行了以“鎮聘干部”為工作人員的基層動物防疫服務站建設工作,目前運行通暢,基層防疫隊伍素質顯著提高,值得各地學習和借鑒。
動物防疫;服務站;模式;探索
桐鄉市從2006年3月開始實施畜牧獸醫體系改革。通過改革,建立了市、鎮、村動物防疫體系三級隊伍。原有市畜牧獸醫工作站和市動物防疫監督所合并,成立了“桐鄉市畜牧獸醫局”,現有在編人員23人,管理桐鄉市的畜牧獸醫、動物防疫監督工作;在鎮(街道)建立了畜牧獸醫專管員隊伍,現有在編人員30人,主要負責本鎮(街道)內畜牧獸醫管理工作;在村建立了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桐鄉市178個行政村共聘用了150名村級動物防疫員。這支隊伍主要承擔了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免疫檔案記錄、協助開展動物防疫巡查、疫情測報和動物產地檢疫以及飼養動態數據上報及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數據上傳等工作,是桐鄉市動物防疫工作和畜產品安全監管的主力軍。
隨著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向信息化管理邁進,動物防疫工作和畜產品安全工作的科學化、長效化管理的進一步深入,原有村級防疫隊伍在動物防疫、人員素質、臺帳記錄、防疫信息化管理、儀器設備使用、工作積極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且年齡老化(2012年統計平均年齡達到了55.43),文化水平偏低(小學及初中以下文化占93%,報酬也偏低(平均每人每年8000元),難以勝任當前動物防疫、畜牧生產管理工作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為解決以上問題,桐鄉市啟動了基層動物防疫隊伍轉型升級,通過建立鎮(街道)動物防疫服務站,主要招收畜牧獸醫及相關專業,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人員,建立后備獸醫人才庫。對招收的后備獸醫進行業務培訓和操作指導,提高其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并開展多重形式的考核,采取優勝劣汰的方式,擇優錄取,真正建立一支技術過硬、結構優化素質高能,為基層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做出更大貢獻的基層動物防疫隊伍。
2012年對桐鄉市各鎮(街道)動物防疫體系全面調研的基礎上,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統一標準、規范管理”的原則,確定了崇福、大麻兩個鎮試點設立基層動物防疫服務站。經過半年多的統籌建設,崇福、大麻兩個基層動物防疫服務站順利建成并運行。
在2012年試點建立鎮(街道)動物防疫服務站取得成功的基礎上,2013年出臺市政府辦公室文件《桐鄉市組建動物防疫服務的實施意見》(桐政辦發 〔2013〕151號),開展全面建設動物防疫服務站,到2014年完成了動物防疫服務站的建設工作,現有動物防疫服務站工作人員46名。
2014年3月份舉辦了為期16d的動物防疫服務站工作人員專業培訓班,聘請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級以上專業老師進行授課,培訓內容涵蓋動物防疫、檢疫、常見動物傳染病、養殖生產技術等方面。理論學習后,還帶領學員們參加了理論測試。學員全都通過《動物疫病防治員》、《動物檢疫檢驗員》技能鑒定,所有學員在動物防疫服務工作中,都能持證上崗。
為強化對動物防疫服務站的管理與考核,2014年出臺文件《2014年度動物防疫服務站工作指標考核辦法》(桐農〔2014〕143號),從畜牧生產管理、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畜產品安全、人員管理等四方面對各鎮(街道)動物防疫服務站進行了全方位的考核。在考核的基礎上,2014年市財政安排152.4萬元補助經費,對各鎮、街道動物防疫服務站進行補助,考核與補助進一步落實督促動物防疫服務站的工作職責,提升桐鄉市動物疫病綜合防控能力,鞏固了動物防疫服務站建設成效。
在省內首次提出以鎮聘干部為機制的動物防疫服務站建設,鎮聘干部收入水平較高(年平均工資5萬元左右),并且有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工作積極性強,能專職做動物防疫及畜產品安全工作,使原有基層動物防疫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各鎮、街道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開展多重形式的招考辦法,公開、公正、擇優錄取畜牧獸醫相關專業,年齡35周歲以下人員,建立后備獸醫人才,對招收的后備獸醫進行業務培訓和操作指導,提高其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并從原來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中篩選部分優秀人員招聘進入動物防疫服務站。
原有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由于報酬低,平時只兼職做好春防、秋防工作,對于畜禽養殖場(大戶)的監管和聯系較松散。成立服務站后,每個工作人員都專職做好動物防疫和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并且都有明確的職責和相關責任區域、責任場(戶),相互之間聯系緊密,作為政府管理也進一步順暢。
最近幾年隨著動物疫病防控形勢、動物疫病發生與流行規律的變化,對基層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些都要求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人員具有良好的工作心態和積極性。服務站人員比原來村防疫員收入高,并且有社會保障,工作積極性比原來村防疫員要高。
動物防疫服務站人員文化水平和專業素質比原村防疫員有一個質的提高,他們在完成動物防疫工作基礎上,對街道動物防疫和畜產品安全監管的信息化操作水平也明顯提高。
動物防疫服務站人員相對比較年輕(平均年齡29.87歲),畜牧獸醫相關專業的(專業畢業人員占2/3),文化水平高(大專以上為95.6%),這些人員通過專業培訓學習,是一支既能立足當前,又能兼顧長遠,老中青相結合的、結構優化素質高、能為桐鄉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做出更大貢獻的基層動物防疫員隊伍。
鄉鎮政府工作千頭萬緒,動物防疫只是其眾職責任務中的一項,根本提不上重要的議事日程,雖有考核制度,但各鎮對于人員的工作安排,難免向本鎮的中心任務傾斜,這樣就容易造成動物防疫服務站工作人員作為“鎮聘干部”,往往從事基層動物防疫相關甚至無關的工作,造成人員在崗不在位問題。
個別鎮、街道因配備人員較少,平時基層動物防疫及畜產品安全相關工作能夠勝任,但對突發疫情及畜產品安全人員儲備不足,特別到春季和秋季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免疫期間,因散養戶養殖范圍廣,且免疫時間短,任務急,造成人手不夠。
基層動物防疫工作承擔轄區內動物疫病的預防、動物疫情報告、監測抽樣、檢疫、監督和畜牧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等工作。許多工作需要加班加點才能完成,但目前作為“鎮聘干部”,其收入往往與其他條戰線上的工作人員一樣,造成工作任務與收入不公。
基層動物防疫工作,面對的千家萬戶,是畜禽養殖場,接觸的是豬、雞、鴨等畜禽,工作環境差、壓力大;而招進的工作人員,有些認為鎮聘干部是以辦公室辦公為主,下鄉扎根基層,為養殖場(戶)服務意愿不足;有個別新進人員基層工作經驗不足,工作能力及專業能力相對較差,吃苦耐勞精神不夠。
加強對動物防疫服務站的日常管理,定期對基層動物防疫員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對基層動物防疫的工作開展綜合評價,并將評價結果與報酬補貼掛鉤;可提取部分市級補助資金用于考核獎勵,按考核結果統籌分配,對考核優秀的單位給予表彰獎勵,對考核不合格的及時做出相應處理;建立可辭退機制,在隊伍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也把不合格的,不能實實在在為基層服務的人員排除出去;加強各部門協作開展對基層動物防疫服務站經費的考核監管,確保人員到位,經費??顚S?。
服務站可根據轄區養殖量,可采取“一次定崗,分步到位”的形式穩步進行,原村級動物防疫員可維持原有管理模式,并按年齡逐年退崗,新的人員逐年招聘,最終在保證做好轄區基層動物防疫及畜產品安全監管任務的基礎上,組建起一支立足本地,年輕化、專職化的動物防疫和畜產品安全監管隊伍。
各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動物防疫服務站建設的扶持工作,建立完善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經費補助制度。由市財政根據各鎮(街道)實際在崗動物防疫專職工作人員數,按照人均3萬元/年標準給予動物防疫工作專項補助,今后根據實際工作需要作相應提升,鎮、街道應相應把防疫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切實提高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經費保障水平。
落實動物防疫服務站開展日常工作所需的辦公場所,配備必要的儀器設備,切實提高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裝備水平。應當加強對服務站人員的實用型技能培訓,培訓方式可以是2d左右的短期培訓,也可以是2周左右的封閉式培訓,還可以借助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托代培實行1年左右的非脫產專業學歷培訓。通過培訓,使人員更加系統地掌握免疫技能、操作規范、常見疫病診斷、病料采集以及病畜解剖等專業技術,更好地為本地動物防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