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麗瑞(山西省陽泉市農業委員會 045000)
養殖場獸醫服務創新探索
石麗瑞(山西省陽泉市農業委員會 045000)
當前,獸醫工作已不在局限于為養殖業服務,而保障動物源性產品質量安全,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保護生態平衡,維持人與自然和諧等多個領域都需要獸醫提供良好的服務。
對于養殖場,獸醫服務工作貫穿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過程。一是產前,由于養殖業主獸醫知識有限,在場址的選擇、布局、設計、人員配備、疫病防控和日常管理等方面需要獸醫技術支持;二是產中,養殖場需要有專業服務組織或人員在免疫、抗體監測、疾病診療、獸藥使用、無害化處理和質量安全等方面提供服務;三是產后,需要由獸醫人員對其生產的動物或動物產品進行檢疫,檢疫合格后方可進入市場流通。另外,食用動物以外的其他動物,如寵物、比賽用動物、觀賞用動物,在保健、美容、疾病診療和公共衛生安全等方面需要獸醫服務。
在服務方面,我們注重觀念的更新和提升,以為養殖場提供最佳的技術服務和管理支持的平臺,把需求和服務相匹配。對于生豬養殖來講,2014年注定是不平靜的一年,行情不好,整個生豬市場遭遇了嚴重的虧損。但我們服務的豬場由于管理較好,經濟效益與往年相比持平,并沒有因為行情不好而影響收益。又根據我們監測豬場的豬的各種疫病預警數據顯示都比較平靜,好在虧損期間疫情還是平穩的。當前中國的養豬業到了一個新時代,也就是產業化的經營、規模化的養殖、專業化的生產、信息化的管理、社會化的運作、資本化的服務。中國的養豬產業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養豬業在不斷的升級,那么,豬場在發展變遷過程中,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明確到底需要哪些管理?因此,今年養豬業在大環境政策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的情況下,我們要求豬場改變觀念,順應潮流,適應社會的變化,格式化自己的思想,給自己洗腦,重新樹立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同時,我們服務的觀念也要更新。觀念的提升,會帶動養殖水平改善。這就給我們提出了如何深度的轉型為規模化豬場,怎樣轉型升級,如何進行技術體系的提升。針對以上問題,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出了豬場降低成本的第一要素是:要求養出健康的豬群。其實很多豬病是養出來的,養是源頭,錯誤的“養”,會導致豬生病,通過正確的養的途徑,促進動物的非特異性免疫提高,通過“養”的途徑,改善環境,促進消化系統健康而達到采食量正常,消化率高,生長迅速,成本下降等。健康的成本就是最低的成本。因為動物只有在健康的前提下,生長、繁殖等,遺傳性能才得以最大的發揮,降低成本就是“養”出健康的豬群,也就是要把養豬利潤最大化,就要讓豬健康、安全的出欄。
基于上述理念,我們在豬場實施生豬生物安全隔離區模式探索。建立生豬生物安全隔離區配套技術規范,駐場協助豬場進行實施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和完善。制定了生豬生物安全隔離區配套技術規范,包括生豬生物安全隔離區建設管理規范、養豬場生物安全管理技術規范,生豬生物安全隔離區規定疫病監測技術規范、生豬生物安全隔離區追溯技術規范、無害化處理規范。駐場協助豬場實施生物安全管理模式探索,包括生物安全管理組織體系建立,生物安全屏障完善,規定疫病監測、報告與應急處置方案措施執行,獸醫實驗室建設及養殖檔案,防疫檔案及投入品管理等記錄檔案完善,污染物、廢棄物、病死豬等無害化處理程序建立與落實,促進了豬場疫病防控方式轉變與能力提升。通過實施豬場生物安全管理模式,提升生物安全水平,以控制凈化疫病,建立維持無疫狀態。降低了豬死亡,減少了經濟損失;促進了生產性能,提高了經濟收入;發展了豬數量,增加了經濟收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兩年推廣應用9.6萬頭生豬,應用技術后,總產量:每頭豬按95kg計算,4000頭豬總產量達912萬kg。總增產:使所承包9.6萬頭的豬,減少死亡0.9618萬頭,每頭按60kg計算,總增產57.71萬kg。總增收:(1)使所承包的豬死亡率由原來的15%下降到4.99%,減少死亡0.9618萬頭,每頭按520元計算,則挽回經濟損失500.14萬元。(2)使所承包的豬9.6萬頭,每頭豬增加收入110.2元,則增加收入1057.92萬元。兩項合計總體增加經濟效益1558.06萬元。
(2)計劃安排周密得當,及時到場提供服務。根據工作量大小進行周密細致的計劃和安排,同時進行階段性的設計和分工也是充分利用時間,進行有效研究的重要條件。放棄了很多節假日,每月定期到點10次,半年深入連續工作15天,每月接受養殖戶技術咨詢、疑難解答68次。
(3)通過手機短信,創建科技服務平臺。對豬場發生的特殊情況如氣候的突然變化、飼養管理情況、引種情況、標準化養殖、高溫季節的消毒滅源、春秋兩季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主要疫病的免疫、注射疫苗的注意事項等第一時間實時短信提醒服務,告知他們在第一時間去處理等方面的信息咨詢服務,對于養殖場出現的應急情況,有能力也能在第一時間到現場積極應對。
(4)通過儀器共享平臺,為養殖場提供技術支撐服務。通過對豬場實施生物安全管理模式探索,使單位的儀器得到消化,尤其是根據豬場疾病發生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疫苗加以預防。春秋兩季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主要疫病的免疫應免率都要達到100%。隨后,我們針對實際情況采取集中監測與日常監測相結合的方法,對生豬進行不間斷免疫抗體跟蹤監測,一年總計采集監測樣品1640頭份,實驗室檢測血清樣品1200頭份,送省級檢測440頭份,通過監測,發現了免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使抗體不合格的及時得到了補免,保證了豬群抗體水平持續走高,有效避免了豬群抗體低下造成的疫情隱患。
為養殖場服務是獸醫人員的天職,防控動物疫病是大家共同的目標,我們建議:
(1)明確分工,大力開拓陽泉市獸醫服務市場;
(2)政策扶持,積極培育獸醫服務主體;
(3)優化配置,不斷提高獸醫服務水平;
(4)建章立制,逐步規范獸醫服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