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聯兵(山西省畜牧遺傳育種中心 030027)
如何提高犢牛的存活率
任聯兵(山西省畜牧遺傳育種中心 030027)
初生至6月齡的小牛叫做犢牛,此階段的小牛由胎兒到出生、由吃母乳到采食固體飼料,這都是犢牛生長的轉折點。同時犢牛的疾病又是多種多樣,如果稍有疏忽,管理不好,就會有可能造成犢牛的死亡,給養牛生產帶來嚴重的損失。
影響犢牛存活率的主要因素有環境、接產、初乳、護理、母牛體況及公牛的選擇六大因素,因此提高犢牛存活力就得從這六方面著手。
首先犢牛舍應背風向陽,平坦干燥,冬暖夏涼。其次衛生一定要做好,尤其是產房衛生,牢記兩個詞:衛生加細心。
及時正確的接產。母牛進入產房待產后,密切注意羊水破水時間,先檢查胎位是否正常,胎位正常時應盡量讓其自行產出,不可強行拉出。如果母牛出現難產,要盡快請有經驗的接產人員進行助產。犢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里的粘液,防止粘液進入氣管。然后將犢牛的臍帶在距腹部7~10cm處剪斷,用5%碘酒浸泡消毒。犢牛身上的粘液最好讓母牛舔干凈。
新生犢牛的免疫狀態和抗病力由它們在出生后幾小時內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來確定,而后者又是從母畜初乳內獲得的。因此要使新生犢牛達到高度免疫狀態。就必須在犢牛出生后0.5~2h內給予初乳,在出生頭幾天要吃足初乳,做到定時、定量、定溫、定人。這對提高其成活率和保證其正常生長發育有著重要意義。
犢牛出生后,要加強護理。如果護理不當可引發許多疾病。尤其是產后3天每天要對犢牛進行臍帶消毒直到干為止,防止因臍帶感染引發其他疾病。同時要按照不同日齡進行分群:0~3 天、 3~15 天、 15~30 天、 30~45天,45~60天斷奶,方便不同日齡喂奶量的調整,但密度不能過大保證通風是關鍵,以防發生肺炎。在犢牛出生后第3天就可以開始訓練采食精料。根據犢牛的生長速度增加開食料,精料桶里24小時不能斷料,并每天早晨更換新料,少加勤加。精料采食量達到1.2kg就可以斷奶。
母牛因產前飼養管理失敗,缺乏運動,加上飼養環境不良,飲水受限,飼料營養不科學易造成難產或母牛產后身體孱弱,產后腹瀉,經常導致犢牛死亡。可見,母牛的營養狀況和犢牛的健康密切相關,要想犢牛健壯成長,首先要從加強母牛的飼養管理入手,特別是要加強妊娠后期及犢牛生后3個月內母牛的飼養管理。此階段除滿足母牛對粗飼料的供應外,每天應喂給配合精料2~3kg,夏秋季應多喂給一些青綠飼料,冬春季每天應喂給胡蘿卜或甜菜等2~4kg。
配種時種公牛的選擇需要高度重視,要選擇難產系數低的公牛,尤其頭胎牛更應該注意,其次,避免血緣近親出現畸形怪胎及犢牛不健康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