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繼升
(山東省臨朐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262600)
豬圓環病毒病的流行特點及防控措施
馮繼升
(山東省臨朐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262600)
豬圓環病毒病是由豬圓環病毒2型引起的豬的多種綜合癥,并且引起豬群嚴重的免疫抑制。該病能引起仔豬斷奶衰竭綜合癥、豬皮炎與腎病綜合癥和母豬的繁殖障礙等多種臨診癥狀,該病在獸醫臨床中往往容易繼發或并發其他傳染病,會給整個養豬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所以,廣大養豬戶一定全面了解其流行特點,加強該病的防控措施。
(1)環病毒屬于圓環病毒科圓環病毒屬,是目前已經發現的動物病毒中最小的一種,基因組為單股負鏈環狀DNA,無囊膜,根據抗原性和基因組不同,將圓環病毒分為兩種基因型,即 PCV-1和 PCV-2。
(2)已知PCV-1對豬的致病性較低,偶爾可引起懷孕母豬的胎兒感染,造成繁殖障礙,但在正常豬群及豬源細胞中的污染率極高。PCV-2對豬的危害大,可引起一系列相關的臨診病癥,其中包括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癥、皮炎腎病綜合癥、母豬繁殖障礙等,此外,還可能與增生性腸炎、壞死性間質性肺炎、豬呼吸道綜合癥、仔豬先天性震顫等有關。
(3)豬圓環病毒只在豬源細胞培養物中才能完全復制,但不引起明顯的病理變化。該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極強,可耐受低至pH3的酸性環境。一般消毒劑很難將其殺滅。
(1)PCV-2在豬群中存在的長期性,給本病的控制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特別是豬瘟、豬高致病性藍耳病、豬偽狂犬、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等混合感染促進了本病的發生和流行。飼養管理不善、通風不良、溫度不適、免疫接種應激、不同來源和日齡的豬混養等因素可誘發仔豬發病。本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變化很大,依豬群健康狀況、飼養管理水平、環境條件及病毒類型等而定,一般死亡率在10~20%,個別發病,死亡率可達40%。PCV-2主要侵害機體的免疫系統,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是PCV-2的靶細胞,可以造成機體的免疫抑制。本病無明顯的季節性。
(2)傳染源。PCV-2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家養的豬和野豬都是自然宿主,歐洲及我國的豬場監測發現,100%的豬場呈現血清陽性,豬群血清陽性率高達20~80%。病豬可隨糞便、鼻腔分泌物排出體外。
(3)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經胎盤感染。
(4)易感性。豬對PCV有較強的易感性,各種年齡的豬均可感染,但仔豬感染后發病嚴重。胚胎期或生后早期感染的豬,往往在斷奶后才可以發病,一般集中在5~18周齡,尤其是6~12周齡最多見。
主要侵害6~12周齡的仔豬,發病率為4~10%,病死率可達 50~100%,成年豬一般為隱性感染,但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排毒。豬群抗體陽性率高,在我國可達5~83%,并且抗體陽性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
患豬表現為肌肉衰弱無力、下痢、呼吸困難、黃疸、貧血、生長發育不良、腹股溝淋巴結腫脹明顯,發病率為5~30%,死亡率5~40%不等,康復豬成為僵豬。
主要表現為淋巴結明顯腫大,切面硬度增大,呈均勻白色;肺炎,肺臟腫脹,堅硬或似橡皮;肝萎縮;脾腫大及大面積梗死、胸腺萎縮;腎腫大,被膜下有壞死灶;結腸水腫,腸黏膜充血或淤血,胃潰瘍;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
淋巴器官的肉芽腫和不同程度的淋巴細胞缺失,淋巴結、脾、胸腺等出現以單核細胞浸潤為主要特征的炎性病理變化—淋巴濾泡萎縮;胰腺上皮萎縮,腺泡明顯變小;腸絨毛萎縮,黏膜上皮完全脫落,固有層內有大量炎性細胞浸潤;心肌表現不同程度的多灶性心肌炎,有多種炎性細胞浸潤。
該病通常發生于8~18周齡的豬。本病型除與PCV-2有關外,還與豬高致病性藍耳病、多殺性巴氏桿菌、霉菌毒素的參與有關。發病率為0.15~2%,有時候可高達7%。以會陰部和四肢皮膚出現紫紅色不規則斑塊為主要臨診特征。患豬表現皮下水腫,食欲喪失,有時體溫上升。通常在3d內死亡,有時可維持2~3周。
皮炎和腎病綜合癥的病理剖檢可見腎腫大、蒼白、有出血點或壞死點。病理組織學變化為出血性壞死性皮炎和動脈炎以及滲出性腎小球性腎炎和間質性腎炎,這種損傷是由免疫復合物在血管壁的沉積而引起,是過敏反應的結果,并因而出現胸水和心包積液。一般病豬皮膚及腎臟都會出現病理變化,但有時只引起單一的皮膚或腎臟的病變。
該病主要危害6~14周齡的豬,與PCV-2有關,尚有其他病原參與。發病率在2~30%之間,死亡率在4~10%之間。眼觀病理變化為彌漫性間質性肺炎,顏色灰紅色。組織學變化表現為增生性和壞死性肺炎。
研究表明PCV-2感染可以造成繁殖障礙,導致母豬返情增加、產木乃伊胎、流產以及死產和產弱仔等。
該病癥狀的嚴重程度差異很大,從輕微震顫到不由自主跳躍,每窩豬感染數量不等。出生后會吃乳的,一般經3周可以康復。不能吃乳的轉歸死亡。
該病僅靠臨床癥狀難以確診,主要靠實驗室診斷。實驗室診斷方法可分為抗體檢測法和抗原檢測法。檢測抗體的方法有間接免疫熒光、免疫組織化學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檢測抗原的方法主要有病毒分離鑒定、組織原位雜交和PCR方法等。
(1)目前國外已經研制出圓環病毒弱毒苗,國內已研制了圓環病毒滅活苗,免疫后的豬群死亡率降低,豬群的整齊度提高,飼料報酬明顯提高。
(2)由于本病的發生與其他疾病密切相關,因此,加強環境消毒和飼養管理,減少仔豬應激,做好偽狂犬、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細小病毒、喘氣病的免疫非常重要。
(3)定期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類藥物如支原凈、強力霉素、阿莫西林等,對預防本病或降低發病率有一定作用,這樣主要是因為抑制了豬群中的一些常見細菌性病原體,增強了豬群抵抗力。
馮繼升(1973.6-),男,獸醫師,主要從事農業綜合執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