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霞(山東省德州市畜牧獸醫局 253400)
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診斷與治療
李艷霞(山東省德州市畜牧獸醫局 253400)
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是雞急性接觸性傳染病,在國內各大養雞場內均有發生,并極易造成大面積的流行與傳播,其死亡率高達15~40%,給整個養雞業造成很大經濟損失。因此加強對該病的防控對提升養雞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對一起蛋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診斷與治療情況做一報告。
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診斷;治療措施;討論
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只對雞感染并對肉雞特別敏感,15~50日齡的肉雞最為敏感,在3~6周齡時是發病高峰期,整個病程可持續7~10d。該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空氣傳播,集約化養雞場是該病的重災地,一旦感染該病在1~2d內即可波及全群,給肉雞養殖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必須加以重視。
該次發病的雞場目前飼養21500只肉食雞,分兩棟雞舍飼養,2015年3月中旬,部分10日齡的雛雞出現咳嗽、呼吸啰音等呼吸癥狀,還有部分雛雞縮頸閉目蜷縮一側,一周后開始發生死亡。病發初期戶主先后使用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抗生素進行治療過,但效果不太明顯,病情已經蔓延,死雞不斷,高峰期一天曾死亡100余只。疫情出現不可控的情形,隨急求助畜牧獸醫局。
病雞精神頹廢,羽毛暗淡無光澤呈蓬亂狀,體溫升高,縮頸頭部無力下垂、蜷縮畏寒、聚堆閉眼昏睡,有的呆立一角側臥,呼吸困難,有啰音,食欲減退,飲欲旺盛,嗉囊充滿積水,失水較為嚴重,肌肉出現干燥,雞爪干癟,部分病雞有水樣稀糞排出,死亡雞軀干呈骨收縮狀。
死雞氣管內粘液性物質較正常時變多,皮膚與肌肉層結合緊密難以剝離,肌肉呈暗紅色無光澤,死亡雞普通存在嚴重脫水現象;部分死雞腺胃粘膜乳頭間、肌胃角質膜下、心冠及腹壁相關部位的脂肪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點顏色較暗;腎臟出現腫大顏色變淡,呈花斑腎;輸尿管內充盈尿酸鹽;盲腸存有牙膏狀白色軟便,在泄殖腔尾未段積有灰白色的稀便。
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的初診難度不大,一般可從發病日齡,稀便,脫水程度等臨床癥狀,剖解中的嚴重腎腫及花斑腎,即可初步診斷。但確診必須借助實驗室診斷方可。
(1)對雞舍進行徹底的大掃除,更換干凈的墊料,并對雞舍環境和飼養用具用0.1%百毒殺消毒殺菌。加強飼養管理,注意雛雞雞舍的溫度,做好保溫工作,對門窗做好保溫措施,增加取暖燈等措施提升舍內溫度。降低飼料中蛋白質含量,在飼料中添加30%的玉米,以此來減輕腎臟代謝負擔。糞便要徹底清掃,嚴格消毒后及時運出。病死雞要深埋或無害化處理。
(2)西藥方劑:清晨病毒唑兌水供雞群飲用,中午給予口服補液鹽,下午腎腫解毒靈兌水供飲,連續用藥3d。
(3)中藥方劑:以清熱解毒、滲溫補水為原則,成分有板蘭根、金銀花、黃柏、知母、豬苓、澤夕各250g(為1000只雞1日用量),全天拌料,連用3d。
通過以上治療措施,病情得到有效緩解,用藥第3天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飲水量下降至正常值,糞便逐漸成型,雞群逐漸恢復健康。
(1)雞傳染性氣管炎是養雞過程中經常暴發的疾病,近年來隨該病毒變異,其血清型呈現多樣化直接導致免疫接種失敗。針對病毒的變異,要根據當地流行情況科學地制定符合本地病毒血清類型的免疫程序,并根據免疫效果適當給予調整,條件好的地區可根據實驗室檢測結果,選擇符合當地的疫苗型號進行免疫接種。
(2)對于本病無特效藥物進行治療,加強飼養管理,注重雞舍環境衛生,做好通風換氣,嚴防與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在治療過程中如雞群沒有發生混合感染最好不用抗生素藥物,如繼發感染可考慮選用能夠減輕腎臟負擔,提高腎功能的藥物,可有效的減短病程,減少死亡,對治療起到有效的輔助療效。
(3)對于該病可根據臨床特征、流行病學調查以及病理變化做出初步診斷,在治療措施中可采用中藥抗菌、消炎、鎮咳等病癥進行有針對采取治療,可有效的減少因患該病帶來的經濟損失。
(4)該病有時會誤診,因此,當雞場發病時一定針對病情進行準確的診斷,確診之后再進行有針對性的用藥,不可亂用藥,否則極易會亂用藥物造成腎臟負擔,造成大量雞只死亡,引發更大的經濟損失。同時該病一旦發病死亡率較高,對此一定要重視該病的預防工作,認真做好該病的防疫與防范,最大限度的減少因患該病帶來的經濟損失。
(5)對于該病的預防工作在養雞的過程中必須加以重視不可忽視,在日常飼養中要做好雞舍的隔離與消毒衛生等綜合性工作,疫苗的免疫接種是預防工作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項必須認真對待。在日常飼養中要在飲水和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維生素或中草藥等藥物來進行藥物預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艷霞(1971.12-),女,山東省德州市人,專科,助理獸醫師,研究方向:動物疫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