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明(甘肅省清水縣白駝鎮動物疫病防控與畜牧技術中心 741400)
王恒樂 王軍 徐芳吉(甘肅省清水縣畜牧局 741400)
清水縣羊場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治
劉月明(甘肅省清水縣白駝鎮動物疫病防控與畜牧技術中心 741400)
王恒樂 王軍 徐芳吉(甘肅省清水縣畜牧局 741400)
通過羊場的發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變化等,診斷清水縣某養殖場發病的羊為羊支原體肺炎混合羊無乳霉形體感染。采用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應激,合理科學的免疫接種及用藥、增強免疫力等措施,防治效果顯著。
羊;羊支原體肺炎;羊無乳霉形體;混合感染;防治
近期,清水縣部分羊場發生傳染性強、死亡率較高的羊疫病,經縣畜牧局組織專家實地調查,縣疫控中心現場采樣進行實驗室檢測,初步得出結論,同時結合鄉鎮獸醫站參考防治方案及時進行技術指導,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
通過對清水縣一個養羊小區的6個養殖場進行系統流行病學調查,發病起初由于該小區一戶養殖戶從外購進羊只,兩天后該場羊群出現臨床癥狀,5d后其他4個羊場陸續開始發病并開始死亡,不同年齡段的羊對該病的易感性、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不同,90日齡以上的羊發病率和死亡較低,90日齡以下的羊發病率達60%,病死率達100%,該病的流行主要在冬春季節,加上近期母羊大量產羔,羊群密集增加,氣候寒冷干燥,晝夜溫差大,羊這段時間吃不上新鮮牧草,青貯飼料嚴重不足,羊群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極易導致疫病的爆發流行。
結果表明在氣溫驟降和飼養管理條件下降的情況下,就會導致羊只發病。此病多發生于冬末春初晝夜溫差大的季節,并多見于瘦弱母羊產下的羔羊,由低海拔較溫暖地帶轉入高海拔寒冷地帶飼養的羊所產羔羊發病率高。
病初體溫增高,可達41~42℃,精神極度萎頓,食欲廢絕,呼吸急促,數小時后出現肺炎癥狀,呼吸困難,咳嗽,肺部叩診呈濁音或實音,聽診肺泡呼吸音減弱、消失或呈捻發音。12~36h內,滲出液充滿病肺并進入胸腔,病羊臥地不起,四肢直伸,呼吸極度困難,每次呼吸則全身顫動;目光呆滯,呻吟哀鳴,不久窒息而亡,病程一般不超過4~5d,有的僅 12~24h。
支氣管淋巴結、縱膈淋巴結腫大,肺實質硬變,切面呈大理石樣變化,肺葉尖呈纖維素樣病變,界限明顯,膽囊腫脹,腎臟腫大,被膜下可見點狀出血。實驗室對未免疫小反芻獸疫疫苗的羊進行小反芻獸疫病毒抗體檢測,結果顯示為陰性,可基本排除感染小反芻獸疫疫病的可能,綜上所述,初步判斷為羊支原體肺炎混合羊無乳霉形體感染。
(1)做好羊群的免疫接種,提倡自繁自養,防止病羊和帶菌羊的引入或遷入,對從外地引進的羊,必須隔離一個月以上,經檢疫無病后方可混群飼養。
(2)加強飼養管理,增強羊的體質。
(3)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對羊欄舍堅持日日清掃,保持欄舍和羊只的干燥衛生,并堅持定期消毒,切斷疫病傳播途徑,殺滅或消除病原體,消滅疫病源頭。
(4)對發病羊群立即封鎖,進行逐頭檢查,對病羊、可疑病羊和假定健康羊分群隔離和治療;對被污染的羊舍、場地、飼養工具和病羊的尸體、糞便等,進行徹底消毒和無害化處理。
(5)羊發病初期使用足夠劑量的土霉素、氯霉素有效,也可使用磺胺嘧啶皮下注射,并配合中藥制劑治療。
劉月明(1968.7-),女,甘肅省清水縣人,大專,助理獸醫師,一直從事于基層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
徐芳吉,男,甘肅省清水縣人,大學本科,農學學士,高級畜牧師,主要從事飼料添加劑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