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向進 胡玉兵 陸東 金毅 鐘艷華(湖北襄陽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441003)
一起藥殘超標肉品零售引起的執法思考
侯向進 胡玉兵 陸東 金毅 鐘艷華(湖北襄陽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441003)
國家對違法使用瘦肉精等違禁物行為一直處于嚴打態勢,經營者也充分了解使用瘦肉精的危害,自覺守法經營,各級動物衛生監督部門在監督檢測中已很少檢測出瘦肉精等違禁物。而養殖場不按規定執行休藥期規定導致獸藥殘留超標成為畜產品安全的重大隱患。本文就涉嫌銷售含有違禁藥物和獸藥殘留超標的動物產品用于食品消費案進行探討。
獸藥殘留;食品消費;案件;探討
2015年1月21日,市民王女士來監督所咨詢,稱其購買的豬肉有異常,疑似病害肉,要求檢驗一下是否有問題。監督所檢疫人員經剖檢確定為注射后形成的化膿病灶。監督所以涉嫌銷售含有違禁藥物和獸藥殘留超標的動物產品用于食品消費案進行立案查處。經調查豬肉從A肉商(以下簡稱A)處購買,出自B生豬定點屠宰場(以下簡稱B),生豬由C動物經紀人(以下簡稱C)從D養殖場(以下簡稱D)收購。因送檢樣品獸藥殘留未超標,監督所將案件移交屠管辦對B涉嫌未執行肉品檢驗制度進行立案查處,退賠了王女士的損失,王女士十分滿意。
這一起肉品咨詢引起了筆者的思考,筆者大膽假設:在例行抽檢中查出A銷售豬肉獸藥殘留超標,經調查豬肉系B宰殺,生豬由C從D處收購。此案該怎么處理,各相關責任人應該承擔什么樣的后果很值得探討:
確定A的責任需要明確一個概念,區分兩種狀況。明確的一個概念亦即法律禁止性條款如何解讀問題。法律禁止性條款如何解讀官方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民間的解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結合本案筆者認為既然是禁止性條款,違法當事人只要存在違法事實,不管違法當事人存不存在主觀、客觀故意,都要追究違法當事人的責任。 《獸藥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 “禁止銷售含有違禁藥物或者獸藥殘留量超過標準的食用動物產品。”A銷售的豬肉獸藥殘留超標顯然違反了 《獸藥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依據第六十三條應當給予其相應的處罰。但在行政處罰時要區分兩種情況(存不存在主觀的故意),分別給予相應的處罰。就本案來說A被處罰確實冤枉。一是A不存在違法故意。二是A銷售豬肉不存在違法行為,他是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從正規的生豬定點屠宰場購進的豬肉,合法持有兩章兩證,銷售豬肉行為是合法的。三是獸藥殘留超標也不是他造成的。他遵守了國家法律,對其進行法律制裁似乎有些問題。假設其破開豬肉明知是針眼,可能獸藥殘留超標,危害他人身體健康,對其處罰毫無疑義。如果他銷售依法應當檢疫而未經檢疫的豬肉獸藥殘留超標,對其進行處罰也合情合法。可是從另一個角度,正因為其銷售豬肉直接造成他人身體健康危害,如果不進行處罰也說不過去。就本案來說豬肉質量可追溯,處罰A還是免予處罰不同的執法人員有不同的考慮吧。
筆者查閱了 《食品衛生法》、 《動物防疫法》、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生豬屠宰操作規程》、 《豬肉衛生標準》、《生豬屠宰產品品質檢驗標準》等國家法律、法規、標準都沒有明確規定生豬定點屠宰場必須要檢驗獸藥殘留超標。那么代宰性質的生豬定點屠宰場應該在獸藥殘留超標案件中不承擔責任。非代宰性質的生豬定點屠宰場在本案中應等同C。而農業部2002年235號公告 《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卻明確規定了動物性食品獸藥最高殘留限量,生豬定點屠宰場作為動物性食品的生產加工企業在獸藥殘留中應承擔什么責任。
確定C、D的責任,首先明確C、D是否履行了法定的責任和義務。 《獸藥管理條例》第四十條明確規定:有休藥期規定的獸藥用于食用動物時,飼養者應當向購買者或者屠宰者提供準確、真實的用藥記錄;購買者或者屠宰者應當確保動物及其產品在用藥期、休藥期內不被用于食品消費。那么C的法定的責任和義務是:生豬收購時要詢問并查看用藥記錄,確保動物及其產品在用藥期、休藥期內不被用于食品消費。D的法定的責任和義務是:如實的記錄養殖檔案,并向C提供準確、真實的用藥記錄。幾種情況下C、D責任的界定:
(1)D告知了C飼養的生豬還在休藥期內,C明知收購的生豬在用藥期、休藥期內仍然屠宰用于食品消費。則D履行了法定的責任,C違反了 《獸藥管理條例》第四十條規定,依據第六十三條規定給予處罰。
(2)D隱瞞實情告知C飼養的生豬未在休藥期內,C不知收購的生豬在用藥期、休藥期內然后屠宰用于食品消費。則D未履行法定的責任,違反了 《獸藥管理條例》第四十條規定,依據第六十三條規定給予處罰。此種情況也有兩種狀況:一是D養殖檔案記錄完整,用藥記錄顯示未在休藥期,但是實際上其出售的生豬在休藥期內(同欄生豬獸藥殘留檢測仍然超標)。其告知C出售的生豬未在休藥期,并提供了用藥記錄;C詢問了生豬飼養情況并查看了用藥記錄確定所購生豬未在用藥期、用藥期內。C履行了法定的責任和義務,不予處罰。二是D養殖檔案記錄完整,用藥記錄顯示在休藥期。其告知C出售的生豬未在休藥期,未提供了用藥記錄;C詢問了生豬飼養情況但沒有查看了用藥記錄。C雖然沒有違法的主觀故意,但其沒有完全履行了法定的責任和義務,確定所購生豬未在用藥期、用藥期內,如何處罰C值得商榷。
(3)D告知C出售的生豬未在休藥期,并提供了用藥記錄;C詢問了生豬飼養情況并查看了用藥記錄確定所購生豬未在用藥期、用藥期內,經調查獸藥殘留超標系由飼料造成的。此案是否另案處理?
這是因為目前畜產品安全監管出現新情況、新特點、新趨勢。由于國家對食品安全高度重視,各級一直嚴厲打擊使用瘦肉精等違禁物行為,各經營者也充分了解使用瘦肉精的危害,自覺守法經營。各級動物衛生監督部門在監督檢測中已未檢測出瘦肉精等違禁物。而養殖場不按規定執行休藥期規定導致獸藥殘留超標成為畜產品安全的重大隱患。監督所一直關注此類案件的查處。因為通過處罰可以震懾一方,明晰養殖場、經紀人、屠宰場等各方的責任和義務,對促進產地檢疫、屠宰檢疫、獸藥管理等各項工作,確保畜產品安全具有積極作用。
但動物耳標的管理混亂很容易造成此類案件無法進行追蹤溯源。造成動物耳標管理混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各級管理部門重視力度不夠;加之技術手段沒有跟上,給基層工作人員帶來很多不便,基層人員推進工作沒有積極性。如推廣的標識識讀儀,根本就無法識別動物耳標號碼,在動物交易市場很多動物混群的情況下,誰都不愿意下功夫一一去核對動物耳標號碼檢疫出、換證明。筆者與六個省的十幾個地市同行交流,都存在檢疫證明與動物耳標不相符合的情況,有的地方不符合率達到60%。動物耳標作為動物的 “身份證”,是畜產品安全追蹤溯源的主線,一旦管理混亂,在此基礎之上建立的畜產品安全監管(追溯)體系就有崩潰的危險。
侯向進(1972.6-),男,湖北省襄陽市人,學士,高級獸醫師,從事動物衛生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