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
(遼寧省葫蘆島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125000)
母豬繁殖障礙疾病的防治
鄭軍
(遼寧省葫蘆島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125000)
近年,母豬繁殖系統疾病在養豬生產中日益突出,其中母豬子宮內膜炎是廣大養豬生產者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母豬子宮內膜炎成為豬繁殖障礙疾病中的主要疾病之一,該病因極為復雜,多發于產后,部分未配種的后備母豬也可能發生。患豬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往往會轉為隱性或慢性感染,會出現泌乳量減少、無乳或乳汁質量差、不愿給仔豬哺乳,嚴重的母豬會出現發情周期紊亂、屢配不孕、產仔少、死胎等。如果發展成頑固性子宮炎后,則會增加生產母豬淘汰率,加大豬場的損失。
母豬生殖器官畸形,妨礙精子和卵子的正常運行,阻礙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常見的生殖器官畸形有卵巢系膜和輸卵管系膜囊腫、輸卵管阻塞、缺乏子宮角、子宮頸閉鎖、雙子宮體、雙子宮和雙陰道,這些都是難以治療的,只能在選育過程中進行淘汰。
飼養管理過程中,青精料比例不當,飼喂酒糟、豆渣催乳等導致營養失衡等,使母豬體質下降,能量和蛋白質供應不足,母豬瘦弱,則發情期向后推遲或不發情,卵泡停止發育,形成卵泡囊腫。
1.3.1 病原菌感染
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的病原菌很多,例如結核病、布魯菌病、化膿棒狀桿菌、沙門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假單胞菌及支原體、念球菌、放線菌和毛霉菌等。
1.3.2 病毒感染
豬瘟、細小病毒病、偽狂犬病、乙型腦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毒性腹瀉等是導致母豬繁殖障礙的傳染病。
針對先天性母豬繁殖障礙,查找父母代、祖代遺傳病史,及時選留后備母豬。
針對飼養管理因素,做到以下幾點:
2.2.1 營養
科學規范化飼養母豬,做到日糧全價的同時,根據空懷、妊娠、哺乳等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合理搭配飼料,青精料比例恰當,供給充足、潔凈飲水,可以有效地保證母豬健康,提高母豬的非特異性免疫力,這些都是疾病有效控制的基礎。妊娠母豬日糧中補充鈣、磷、B族維生素、VE等。
2.2.2 管理
妊娠期的管理對母豬繁殖障礙疾病的發生率高低影響非常大,這個階段不但要保證母豬不流產、保證胎兒正常生長發育和保持母豬良好體況都是非常重要。提供清潔的生長環境并建立有效可行的消毒制度,豬舍內保持安靜、干燥、清潔,通風良好,冬暖夏涼。規模化豬場還必須在生產中做好早期斷奶、隔離多點式生產、全進全出、環境控制以及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在母豬生產過程中執行嚴格的安全消毒操作,避免外來因素造成母豬感染發病。豬場門口設消毒池,池中消毒液要保證確實有效,并及時更換;工作人員需經洗澡并噴霧消毒后方可進入,盡可能避免外來人員進入場區,以防引入致病因子。
根據當地疫情制定免疫程序。對母豬進行相關疾病。如豬瘟、細小病菌、偽狂犬病毒、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毒、乙型腦炎病毒等疫苗的免疫注射。
本病重在預防,預防時首先從飼養管理入手,抓好營養、衛生、人員意識等方面的工作,把日常獸醫衛生工作落到實處,盡最大可能減少內源性和外源性的感染;其次應該搞好母豬繁殖障礙性疾病的免疫工作,保證母豬和公豬的生殖健康;再次就是可以通過預防性用藥保證初產母豬的順利生產、流產及產后胎衣不下的母豬迅速康復。
對于本病的治療,利用子宮沖洗、宮內投藥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全身性的感染卻需要配合注射藥物,不管是何種病因引發本病,通常都會有原發或繼發的細菌感染,因而在治療時應當對引起感染的細菌的特性有所認識,使用敏感藥物進行治療,才能保證一定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