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鋒
(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縣大境瑤族鄉水產畜牧獸醫站541200)
淺談牛的人工授精
張艷鋒
(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縣大境瑤族鄉水產畜牧獸醫站541200)
靈川縣的畜牧業以飼養豬為主,發展到現階段市場基本飽和。豬是耗糧型家畜,為優化畜牧業產業結構,必須大力發展節糧型草食動物養殖。現階段該縣的養牛模式仍以散養本地牛為主,其個體小、生長速度慢、屠宰率低,難以達到規模化養殖效益,因此要提高養牛經濟效益,必須廣泛開展牛的品種改良。
筆者從參加工作就致力于牛的品種改良,并參加了桂林市水產畜牧獸醫局主辦的 “第一屆牛人工授精技術提高班”。經統計,共開展人工授精配種黃牛8547頭,受胎率達68%,水牛5672頭,受胎率51%。辛勤的付出,獲得了大家一致的好評,得到上級部門的肯定,于2004年獲桂林市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畜牧局牛人工授精優秀配種員,2005、2007年桂林市水產畜牧局牛人工授精優秀配種員稱號。針對母牛受胎率低的情況,本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了一些心得體會,供同仁參考。
影響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很多:精液質量的好壞、解凍技術的高低、情期鑒定、輸精時機的把握、輸精部位深淺以及季節性的影響等。經本人觀察總結,主要因素有以下幾種。
牛冷凍精液解凍后精子的活動能力弱、精子數量少、死精和畸形精。
牛的發情周期平均為21d,發情持續時間約為40h。母牛的發情期總的可分為:發情前期、發情中期、發情末期和發情后期。母牛發情時間長,對輸精的最佳時機把握不準,或在發情前期,或在發情后期。母牛發情前期表現為:公牛跟隨母牛,時不時聞外陰部,爬跨母牛,但母牛不愿接受;放牧時食欲明顯減退,狂燥離群;外生殖器的粘膜開始出現充血并輕微腫脹,顏色淡紅。發情后期征狀不明顯,發情基本結束。
解凍方法的正確與否、解凍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精子的活力。解凍后凍精細管在體外停留時間過長、高溫環境下、日光直射及精液接觸有害藥品等因素均可使精子活力減弱。
輸精管安裝不規范,細管口剪切不平整,輸精時致精液倒流入輸精槍內,無法到達子宮體內,輸精動作粗魯,槍管達不到正確部位。
牛人工授精工作既是一項技術性的工作,同時也是一項比較辛苦、比較臟、比較累的工作。本人從入行那天起,就決心 “做一行愛一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認真研究在品種改良工作中碰到的各種難題,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在品改工作中逐漸得心應手。
定期對液氮容器內的液氮容量進行檢查,及時補充液氮。定期解凍凍精管,抽檢精子品質。精子的活力必須達到0.3級以上,即鏡檢精子的活力,成直線運動的精子要有30%以上。
實踐證明,輸精的最好時機是在發情的末期,輸精時間與排卵時間的距離越短,則受胎的幾率就越大。
2.3.1 外部表現
母牛表現安靜、食欲逐漸恢復正常,母牛陰戶腫脹漸退,有皺紋出現,粘膜潤滑,呈現暗紅色或淡紅色。
2.3.2 粘液
陰道粘膜呈暗紅色,粘液量少,顏色呈渾濁或乳白色。
2.3.3 直腸檢查卵巢上的卵泡
進入直腸前把指甲剪平、潤滑消毒,五指并攏成錐形,手心向上緩慢伸進直腸,按子宮結構,從外往里逐個觸摸,依次是子宮頸口、子宮頸、子宮體、子宮角、輸卵管,最后到卵巢,觸摸的過程中,注意區分母牛懷孕、炎癥等情況,避免配種引起流產。觸摸卵巢上的卵泡發育情況,確定最佳輸精時機:一般情況下卵泡從卵巢上顯著向外突出,卵泡頂端很薄、很脹,波動明顯,有一觸即破的感覺。
因此在牛人工授精實際工作中,需要靠人工授精人員常年累月的積累經驗,仔細區分各種發情情況,準確觀察牛的發情時期,最終確定最佳輸精時間,提高人工授精受胎率。
(1)在室溫下,單個取用時不宜將整個精液袋提至液氮頸口上,暴露在空氣中。解凍凍精細管時,一定要做到動作穩、準、快,凍精由液氮容器轉到解凍恒溫水箱時間不得超過5S,若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攝取凍精細管工作,須將提筒浸入液氮片刻后再重新進行。
(2)解凍時間將恒溫水箱溫度調到38~40℃,快速取出凍精細管投入水箱中快速擺動10~15S,取出后用干凈細布擦去水珠,并放入手掌中快速搓動數下,使細管中的精液混勻。
解凍凍精細管應在無菌操作室進行,同時避開光線直射,防止精子接觸有害藥品,解凍后精液在體外停留時間越短、精子活力越高,牛的人工授精受胎率越高。
2.5.1 發情母牛的保定
在固定配種站進行牛人工授精時,將母牛趕進保定架,把頭繩栓在固定柱上并枷頸,把尾巴綁定,掏糞、清洗外陰消毒后再進行人工授精。保定要充分,減少操作時母牛一旦反抗對牛、人造成傷害,也可縮短人工授精操作時間,提高受胎率。
2.5.2 裝槍
目前細管輸精槍均大同小異,操作越來越簡便容易,解凍后的細管凍精用干凈衛生紙或消毒棉紗擦干。裝槍時將細管有棉塞一端朝內,放入輸精槍金屬管內,用消毒后的剪刀在距槍口10mm處剪去細管封口端,剪口要求平整,再套上相應規格的專用外套管,壓緊,防止輸精時精液倒流。
2.5.3 輸精操作
輸精部位一般在子宮體內進行,輸精時一手持槍,一手伸入直腸內,并攏五指成錐形,手心朝上伸入直腸內,翻轉向下壓迫,使母牛外陰張開,露出清潔區后,輸精槍趁機稍傾斜向上避開尿道口插入陰道,至子宮頸口時不能輕松前進。此時直腸內的手握住子宮頸,兩手配合找到子宮頸口,使輸精槍推進到子宮頸。因宮頸外口多呈 “花瓣”樣結構,且發情末期宮頸口已基本收縮閉合,多數情況下輸精槍不能一次找準中央頸口,此時可將子宮頸輕輕往里推送,同時輸精槍進行輕柔試探,找到子宮頸口順勢推入,如此依次通過宮頸的鄒褶,直到子宮體時有 “空、松”感,我們常形容為有種 “豁然開朗”的感覺,再進一點到子宮體中央即可進行輸精,壓精液時動作輕慢緩緩注入。輸完精后稍作停頓,手握宮頸、拌槍徐徐退出,并可用拇指壓住宮頸外口輕輕按摩片刻,減輕應激。
牛的人工授精操作技術性強,最關鍵一環是準確判斷牛的發情情況,選準最佳輸精時機,可通過仔細檢查母牛的陰道粘膜顏色變化、粘液濃稠度以及直腸觸摸卵巢濾泡發展等情況綜合判斷。掌握正確的輸精方法,輸精槍能夠快速準確到達輸精部位都是提高牛的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關鍵因素。
牛的人工授精操作需在無菌情況下進行,否則輸精槍帶菌進入子宮體內,極易造成感染引發子宮炎癥,不但當次配不上,還將給牛體留下隱患。因此,進行輸精操作時,輸精槍、塑料套管及薄膜手套等與牛體直接接觸的器械都要求嚴格消毒,切忌存在僥幸心理。
廣大農村養牛技術粗放,對牛的人工授精技術還不夠了解,不完全相信科學。因此需大力宣傳科學養殖技術,向廣大養牛戶講解牛的人工授精技術,廣發傳單,使農戶知道如何養好牛,學會判斷牛的發情情況,知道何時牽牛去配種最好。這樣,不僅方便了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也使畜主增加養殖效益,提高牛的受胎率,更是極大地推動牛的品種改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