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豐
(遼寧省撫順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113006)
近期豬病流行特點與防治
王海豐
(遼寧省撫順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113006)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生豬價格持續走低,養豬行情萎縮。一些豬場不重視豬病防治,不愿意在疫病防治方面投資,引起不少豬病發生。加上,正值春季,天氣轉暖,春季溫度一般在20℃左右,病原微生物處于活躍期,一些豬場豬病流行,給養豬業造成很大危害。為了了解近期豬病流行特點,及時、準確做好豬病防治,筆者對當地12家規模養豬場2.56萬頭生豬進行了深入調查,通過查閱疫病防治檔案,走訪豬場技術人員,基本上掌握了近期豬病流行特點,針對流行特點,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本次調查仔豬1.32萬頭,有5210頭,發病率39.46%,死亡率16.3%,幾乎所有豬場都發生仔豬腹瀉。仔豬日齡大多在3~10日齡,約占26.3%,哺乳仔豬多發,斷奶仔豬約占12.6%。仔豬腹瀉多表現為糞便稀薄,顏色黃、紅,有血絲,或者黃綠色等,食欲減退,消瘦,脫水死亡。病程一般在10d左右,有的經過治療痊愈,有的在2~7天內死亡。很多感染都是成窩發生,母豬出現腹瀉癥狀,整窩仔豬也發生。經過調查,盡管豬場進行了嚴格消毒管理,按照疫病免疫程序進行了操作,母豬管理也很嚴格,但是,仔豬發病依然有零星發生。經過病原學診斷,仔豬腹瀉病因主要有細菌性和病毒性、飼料變化,母豬泌乳性能疫病和環境應激等因素。對于仔豬腹瀉的防治,主要進行疫苗防治、抗生素治療,但是效果不佳。
豬口蹄疫、圓環病毒病、豬細小病毒病等繁殖和呼吸障礙重大疫病依然對豬場構成很大威脅。仔細查閱檔案和詢問獸醫技術員,發現母豬和保育豬比較多發病毒性疫病,如口蹄疫、藍耳病、細小病毒等,發病率約在23.5%。這些屬于免疫抑制性疫病,降低豬體的免疫抵抗力。能繁母豬集中表現在流產、難產、死胎、新生仔豬死亡和產弱仔等。
經過對1.32萬頭生豬調查,混合感染比重達到96.3%,多是細菌性和病毒性混合感染,很少有單一因素。但是,在混合感染中,病毒性微生物因素大于細菌性因素。常見了混合感染有口蹄疫、豬細小病毒、偽狂犬病、豬瘟、大腸桿菌、附紅細胞體病、副豬嗜血桿菌病和豬萎縮性鼻炎等。由于豬場缺乏必要的診斷儀器設備,很多豬場獸醫技術員都是憑經驗開展防治,很難準確找到病因,治療周期長,藥物劑量不準確,增加了豬病流行風險。
做好豬群的飼養管理,用不含抗生素的高檔微生物好飼料,徹底做到全進全出。要讓豬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生長,用高品質的微生物好飼料,保證環境的優美和充足的營養。要控制好疫病,養豬生產必須做到全進全出,做到產房、保育舍和育成舍的全進全出豬舍、產房、保育舍和育肥舍分開。
針對目前疫病的現狀,豬場應重點控制好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偽狂犬病、豬氣喘病等主要疫病,采取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據豬場本身疫病的發生和流行情況,有選擇地使用疫苗,避免大而全。同時在注射疫苗時可考慮增加免疫佐劑如黃芪多糖、左旋咪唑和豬的轉移因子等。
控制豬群的細菌性疾病,特別是控制豬群的內源性細菌繼發感染。建立合理、完善的藥物防治方案。避免盲目用藥、長期預防性用藥、濫用混用等混亂局面,杜絕飼喂含抗生素飼料,不能在飼料或飲水中直接添加獸藥原粉,多種獸藥原粉混用等,更要杜絕人藥獸用;同時不要輕易使用最新獸藥。避免和減緩藥物耐藥性的產生和無藥治病,造成豬的大量死亡。使用藥物預防疾病時,要用治療劑量,脈沖式給藥,以免產生耐藥性;在發生階段性疾病時或處于疫病的流行期或暴發時,應及時送檢,對豬病進行準確的診斷,查找到病原體,同時進行預防。
豬病是困擾養豬業的重要因素,每年都給養豬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認真分析近期豬病流行特點,把握疫病動向,及時做好疫病防治,對于養豬場戶有很好的現實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