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波
(遼寧省建平縣草原工作站122400)
肉牛肥育的幾點關鍵技術
徐海波
(遼寧省建平縣草原工作站122400)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牛肉特別是優質牛肉在人們日常消費的肉類中所占的比重也隨之增高。目前,由于各地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步增強和養殖戶成本意識的提高,肉牛養殖小區與肉牛育肥場普遍采用購進架子牛進行育肥出售。這樣,不但大大縮短了養牛周期,而且優化了農村生態環境。為進一步提高肉牛生產水平,增加農民收入,肉牛肥育應抓好下面幾點。
強度肥育主要是利用幼齡牛生長快的特點,在犢牛斷奶后直接轉入肥育階段。持續育肥采用高能、高蛋白飼養,要求 12~15月齡達到 350~450kg,日增重 0.9~1.2kg,不得低于0.7kg,否則,影響整個育肥期增重。抓住12月齡前快速增長的時期,給予豐富飼料飼養,除滿足蛋白質、能量外,還要注意礦物質尤其是鈣、磷、微量元素及維生素A、D、E的供給。日糧干物質中蛋白質含量11~17%,可消化總養分65~80%,干物質進食量占體重的2.5~3.0%;隨著牛的體重增加,干物質進食量和蛋白質比例減少,但絕對需要量增加。鈣27~49g/d,磷16~25g/d。
1.2.1 飼喂原則
在飼喂過程中要掌握先喂草料,再喂精料,最后飲水的原則,定時定量進行飼喂,一般每日喂2~3次,飲水2~3次。每次喂料后1h左右飲水,要保持飲水清潔,水溫15~25℃。更換飼料種類時應逐漸進行,需有2周的過渡期。
1.2.2 預防下痢
每天觀察牛群的食欲、反芻、糞便情況,發現異常迅速處理。育肥過程中切記牛下痢,以免影響日增重和飼料報酬。飼喂酸性大的飼料應特別注意。
1.2.3 合理分群
將體格大小、體重、采食速度、性情、性格等各方面相似者分為一群。
1.2.4 定期刷拭
牛體刷拭有助于加強血液循環,每天或3~5d刷拭一次均可。
1.2.5 適當運動
育肥早期可適當運動,有助于幼牛發育和保持旺盛的食欲;育肥后期可少運動或不運動,可采用拴系式飼養。
1.2.6 注意環境衛生
每天清除牛舍中的糞便,保持牛舍清潔干燥;勤換墊草,保持牛舍通風良好,冬暖夏涼。
是指犢牛斷奶后,在較粗放的飼養條件下飼養到2~3周歲,體重達到300kg以上時,牛已有較大的骨架,但還沒有達到上市活重,膘情較差,產肉率低,肉質差,對這類牛進行集中肥育100d左右,使它的活重達到450~500kg出欄。這種肥育方式成本低,精料用量少,經濟效益較高,應用較廣。架子牛肥育分三個階段。
為過渡期(15d)。首先讓剛進場的牛自由采食粗飼料,如秸稈、干草等,不要鍘得太短,約5cm,上槽后仍以粗料為主,這時粗料可鍘成lcm左右,每天每頭1kg精料,與粗料拌勻后飼喂,精料量逐漸增加到2kg,盡快完成過渡期;其精粗料的比例為3∶7,日糧蛋白水平12%,日增重可達到800~1000g;其二是驅蟲,用蟲克星膠囊按每頭每100kg體重口服4粒,或按每100kg體重皮下注射蟲克星注射液2ml,可驅除牛體內外絕大多數寄生蟲;其三是補硒,在肥育過程中如果肉牛出現缺硒癥狀,必須補硒。一般采用亞硒酸鈉注射液,第一次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20ml,分幾個部位注射,隔2個月再注射1次,劑量與第1次相同;其四是健胃,對購入架子牛驅蟲后,每天每頭用食鹽200g和食母生200片,分兩次口服,連用3d,可取得良好的健胃效果;其五是接種疫苗,對育肥牛入舍1周后,進行疫苗注射。
從16~60d,干物質采食量要達到8kg,日糧粗蛋白水平為11%,精粗料比為6∶4,日增重可達到1.7kg左右。精料配方:玉米面70%、豆餅20%、麩皮10%。每頭牛日喂食鹽20g、添加劑50g。
從61~100d,干物質采食量達到10kg,日糧粗蛋白水平10%,精粗料比為7∶3,日增重量1.9kg。精料配方:玉米面85%、豆餅10%、麥麩5%。每頭牛日喂食鹽30g、添加劑50g。
徐海波(1964.5-),女,大學???,主要從事草原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