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箭(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區金星動物監督所 125000)
豬牛口蹄疫的防治措施探討
何金箭(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區金星動物監督所 125000)
為了探究豬牛口蹄疫的防治措施,通過分析歷年來我國境內出現的豬牛口蹄疫資料,總結其并發特點和成功防治措施并歸納,認為防治豬牛口蹄疫應在喂養中加強管理和衛生建設,定期注射疫苗,不可浮于表面,要落實好疫苗和飼養管理的規章和要求。
豬牛口蹄疫;防治措施;分析歸納
豬牛口蹄疫是一種急性高度傳染病,主要有口蹄疫病毒引發,主要侵害偶蹄獸,臨床特征為發熱、蹄部和口腔粘膜及乳房皮膚等出現水泡和潰爛[1],屬于國際獸疫局規定的A類傳染病,主要傳播途徑為空氣傳播[2],傳染速度快,人也會感染,多為與患畜接觸較多的工作人員。本文為探究豬牛口蹄疫的防治措施,分析歷年來我國境內出現的豬牛口蹄疫資料,取得滿意結果。現詳細報告如下:
根據國內外的文獻可知,口蹄疫疫苗多是以體液免疫為主,接受疫苗1周后即可在血清中檢出抗體,在21d后可達到濃度高峰,維持時間不確定,約在4~6個月左右。是否存在細胞免疫仍存在較大爭議。
1990年后,可利用間接血凝試驗正面測定口蹄疫BEI滅火苗的抗消長情況,接種疫苗的第四天即可檢測出抗體,在28天后達到高峰[3],可維持2個月,在第3個月降低,并在第4個月消失。目前我國使用的疫苗為豬口蹄疫O型油佐劑BEI滅活疫苗,安全可靠,缺乏較強的抗病力,耐受力僅為ION20個最小發病量。在綜合防治中,接種疫苗只是其中的一項,還需要做好消毒、隔離、檢疫等工作,才可以降低口蹄疫的感染率,還需要使用復方花青素聯合維生素C在強化豬場的病毒凈化[4]。
制苗毒菌與流行地區的流行毒株是否為同一類型,若具有較大的差異將會降低滅火菌的品質,需要進行檢測。
病毒抗原含量的多少也是重要因素,抗原含量高則疫苗的功效越大。
要在4~8℃冷藏條件下進行,若溫度過高抗原會降解,降低功效。
為保證病毒的良好免疫性要接受低代的傳代細胞株。
分層破乳的疫苗不具有很好的功效,對病豬接種后,不能產生較高的抗體,無抗病能力。
在病情高發區,應在平時就加強豬口蹄疫O型滅活濃縮疫苗的接種。具體標準可參考:后備母豬配種前每頭4~5ml,產前30d每頭4~5ml;經產母豬產前30d每頭4~5ml,產前10d每頭4~5ml;公豬每3個月,每頭接種4~5ml;豬仔出生后70d每頭接種3ml,出生后100d加至每頭5ml。
可有效增強豬群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力,幫助豬口蹄疫病毒的凈化,可有效降低感染率。具體方案:1000g/1000kg食鹽+500g/1000kg復方花青素,放入飲水中,用9~10d。在飼料中拌入300g/1000kg93%維生素C+500g/1000kg復方花青素, 喂養9~10d。
(1)若本場的豬確診,則立即向當地動物防疫局匯報并對病豬采取隔離措施,劃定疫點疫區,將該豬場隔離封鎖。
(2)若疫情發展較為嚴重,緊急接種疫苗無顯著效果時,將整個豬場進行封鎖,動員所有人力物力財力,密切觀察周圍易感動物,阻斷交通,設立疫情檢查站,豬場至少應封鎖2~3個月。
(3)病豬的治療方法可參考:在飼料中拌入1000g/噸復方花青素+500g/噸維生素C,連續使用10~15d,在飲水中加入復方花青素200g/噸+1000g/噸黃芪多糖,連續使用10d。
(4)封鎖結束后,對整個豬場進行全面消毒,檢查合格后恢復正常喂養。
豬牛口蹄疫是一種急性高度傳染病,由口蹄疫病毒引發,主要侵害偶蹄獸,臨床特征為發熱、蹄部和口腔粘膜及乳房皮膚等出現水泡和潰爛。一旦發生大面積感染,將會對飼養主的經濟造成重大損失,并且會造成周邊地區動物的感染和死亡,因此要進行有效的防治[5]。本文研究可知,提高疫苗的質量、注重口蹄疫病毒的凈化清掃、及時的發現和匯報、盡早的隔離處理等對預防豬口蹄疫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可有效降低發生率,降低死亡率和損失。
[1]尚宗民.豬牛口蹄疫病的防治[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23(3):29,117.
[2]羅銀昌.豬口蹄疫的鑒別和預防及防控措施[J].今日畜牧獸醫,2013(1):26-28.
[3]陳升益,陳罕巾.淺談海南省的非免疫無口蹄疫區建設[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3(6):14.
[4]吳會杰,湯全發.口蹄疫特點及防治措施探討[J].中國畜禽種業,2012,8(1):106.
[5]陳尚貴,向留坤,李建華,等.關于偶蹄獸口蹄疫的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2011,7(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