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林 曹喜俊
(吉林省磐石市牛心鎮畜牧獸醫站132315)
提高精液袋轉罐速度的兩種方法
陳培林 曹喜俊
(吉林省磐石市牛心鎮畜牧獸醫站132315)
黃牛冷配技術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推廣,在磐石市開展至今已近40年的歷史了。推廣伊始并不受百姓的歡迎和認可,西門塔爾牛的后裔大多帶有白花,多數帶有白頭囟和白尾巴,受傳統迷信意識影響,認為那是 “孝頭” “孝尾”。為了推廣這一技術的發展,當初還對前來參與改良的農戶進行了補貼,每頭牛給幾元錢,配種費全免。由于參改后所產的犢牛長勢非常迅猛,雜交優勢尤為突出。幾年后農民的意識就被徹底改變了,至今黃牛改良技術已完全取代了傳統的本交配種方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技術也不斷地得到改進和發展;由當初的顆粒精液發展為現今的細管精液,彌補了顆粒精液容易被污染和不便標記的缺點。這表明了改良技術水平在不斷提升和發展。當然,在改良技術操作全過程中,仍有許多有待提升和改進的環節所在。比如從改良站購買精液時,精液袋必須由改良站的儲存罐中轉到各改良點的液氮罐中,在這一轉罐過程中,精液袋的轉罐速度顯得尤為重要。以往的做法是,用鐵鉤把精液袋勾到液氮罐的頸口處,用線繩栓上后再轉到另一液氮罐中。問題是在拴系精液袋的過程中用時過長,多數在十秒鐘內是完不成的,造成精液袋與空氣接觸時間過長;我們知道液氮在標準狀況下的沸點是-196℃,那么室溫與其溫差至少要有200℃以上,這樣精液袋在空氣中裸露時間過長,容易引起冷凍精液融化,勢必造成精液活力下降。為解決這一問題,本人想到了兩種提高精液袋轉罐速度的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先把線繩的一端拴系成一個套兒,套孔直徑應在2cm左右,線繩長度應略長于液氮罐的高度;當把精液袋提到液氮罐頸口時,迅速用鑷子將線繩的一端經過精液袋鎖口線的下方穿過,繞過鎖口線將線端拉出到線繩長度的一半時,同時將有扣一端和無扣一端捏住,此時即可將精液袋放回液氮罐內。在液氮罐頸口外將無扣一端穿過套扣后,不斷牽拉無扣一端直到套扣端到達精液袋鎖口線的位置為止,此時已將精液袋拴系好了。拉著線繩即可把精液袋轉到另一液氮罐中了,然后將無扣一端拴系在液氮罐提手旁,這樣即把精液袋栓好了,至此精液袋轉罐成功。
先取一段線繩,長度應長于液氮罐高度20cm左右,一端先系上掛鉤。當把精液袋提到液氮罐頸口時,把掛鉤迅速掛到精液袋鎖口線上,提起線繩即可把精液袋轉到另一液氮罐中。掛鉤要求必須是金屬掛鉤,塑料制品在低溫狀態下極易折斷。現在有一種新式的上匙非常理想,掛上之后也不會滑脫。
繩套法能使精液袋停留在液氮罐頸口處的時間,較原來栓系法縮短了很多;最多停留2~3s即可完成。而掛鉤法更為優越,僅需精液袋在液氮罐頸口處停留1s即可完成。兩種方法比較掛鉤法更為實用。
陳培林 (1966.10-),大專,獸醫師,2010年畢業于吉林農業大學,畜牧獸醫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