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寧 (山東省諸城市畜牧獸醫管理局 262200)
規模化豬場健康養殖的分析
張慶寧 (山東省諸城市畜牧獸醫管理局 262200)
養豬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健康養殖理念,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健康養殖需要充分結合養豬業發展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環節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以此實現生豬食品的健康與安全。為此,加強在規模化豬場健康養殖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在進行規模化養豬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一種技術方法就是多點生產。也即是將原本一條龍模式下的工序采用三點或者是四點的方式進行生產。各個環節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且彼此之間相互獨立并不形成干預。這個過程中可以實施對仔豬的早期斷奶,不同環節當中的豬群能夠實施非常嚴格意義上的全進全出,同時需要清洗完成消毒工序。這樣就能夠極大程度上降低疫病發生。尤其在針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方面,其實際效果將更加顯著,因此,實施規模化豬場健康養殖十分必要。
產房當中的母豬以及仔豬斷奶實施的是全進全出,基于計劃配種開始,實施的是小單元飼養仔豬,單元當中實際仔豬數量不應當超過15頭,飼養實踐不應當超過7d,最后進入到統一的保育飼養環節。仔豬退下來的空舍應當進行徹底消毒。空欄在經過5d左右時間后可以進入到下一次母豬待產。
為了能夠確保養豬的過程中其健康水平,需要針對不同階段的豬群進行營養健康方面的管理。這是因為優秀的豬本身需要更高質量的飼料進行飼養。這樣豬群才能夠擁有較強的抵抗疫病的能力與適應性。并能夠提升養豬過程中產生的綜合效益。母豬生產過程主要分為空懷妊娠階段、妊娠后期以及哺乳階段,斷奶仔豬一般可以包括過渡階段、保育階段。
(1)采用隔離方式進行多點飼養。
(2)早期斷奶需要根據斷奶的實際日齡進行確定。在生產的過程中不應當允許存在超過期限的斷奶仔豬直接進入到培育區當中。
(3)結合實際情況,實施嚴格的安全對策。從而能夠到達降低疫病致病率。對圈舍應當進行消毒與清理,進行通風控制,確保環境干凈衛生。
豬群營養情況對免疫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疫病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豬實際營養需要。為此,我們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采用更加科學的方式對豬群進行疾病進行預防。進一步加強日糧營養成分,讓豬處在一種相對平穩的生理狀態當中,機體免疫系統始終處在較好的狀態當中,這樣能夠有助于提升豬群抵抗疾病的能力。在飼養的過程中使用全價日糧,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配合多種蛋白質以及氨基酸等物質,提升肉豬免疫性與肉品實際質量。
在對豬進行飼養的過程中嚴禁使用抗生素以及激素類飼料,更加不能夠對豬喂食瘦肉精等物質。針對30kg以下的豬在進行飼料的配置過程中需要充分遵循一定標準,飼養當中的銅含量不能超過250mg/kg,30~60kg的豬飼料中銅含量不能夠超過150mg/kg。除此之外,應當禁止飼料當中含有抗生素,這個過程中并不意味著完全不能夠使用抗生素,在對疫病進行預防或者是治療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依據獸醫處方在飼料當中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