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特約通訊員孫兆軍) 今年,榆林市紅棗喜獲豐收,產量達到67.5萬t,創歷史最高水平。目前,全市已經銷售紅棗13.49萬t,約占總產量的1/5。為了推動紅棗收購營銷,促進紅棗豐產富民,榆林市政府近期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幫助棗農促銷紅棗。一是鼓勵各類紅棗加工、營銷企業積極收購紅棗。凡收購數量達1 000 t以上的,榆林市給予獎勵10萬元;收購數量達2 500 t以上的,獎勵20萬元;收購數量達5萬t以上的,獎勵50萬元。二是從2015年光伏企業收取的植被恢復保證金中,給佳縣、清澗縣等紅棗主產縣預借2 000萬元周轉資金,用于紅棗收購營銷。三是鑒于該市紅棗加工企業機械化作業水平不高,加工能力低,明年將紅棗加工器械設備列入全市農機補貼范圍。紅棗加工企業新建、擴建廠房,市縣財政給予補貼。四是市縣將把紅棗基地建設、低產林改造、產品營銷獎勵、貼息貸款以及對加工企業扶持資金納入全市植綠大行動資金預算中。同時,榆林市還出臺幫扶措施,向佳縣訂購風干機項目和東方紅電子商務公司撥付扶持資金100萬元,向清澗縣撥付扶持資金150萬元,并與物流公司溝通協調,對收費價格進行調整,降低紅棗物流成本。各縣區通過發展訂單紅棗、網絡銷售等途徑積極營銷,采取鼓勵扶持加工企業、變“坐門等客”為主動出擊尋找市場、培育紅棗深加工生產線等措施促進紅棗產業增產增收。據了解,紅棗仍是榆林市沿黃地區72萬農民致富增收的主導產業,全市紅棗栽植面積11.33萬hm2。今年紅棗主產區佳縣、清澗、吳堡三縣產量分別為30萬、21萬、7.35萬t,占全市總產量的86%。從8月底開始,部分棗農、企業大戶改變傳統紅棗采收習慣,改一次采收為分批采收,對鮮食品種、兼用品種、干制品種實施三分之一青采、三分之一紅采、三分之一熟采的“三三制”采收,有效延長銷售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