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榮坤 范宏志 王宏青 梁雪峰
(1,吉林省東豐縣橫道河鎮畜牧獸醫站 136300;2,吉林省東豐縣畜牧示范場 136300)
抓好畜牧業發展的幾點意見
于榮坤1范宏志1王宏青2梁雪峰1
(1,吉林省東豐縣橫道河鎮畜牧獸醫站 136300;2,吉林省東豐縣畜牧示范場 136300)
隨著規模化畜牧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各級政府和業務主管部門都在積極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制定發展政策,大力推進畜牧業的標準化、高效化建設,通過各級領導和業務部門努力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果。筆者通過建設過程和實踐經驗總結分析形成抓好畜牧業發展的幾點意見,供參考。
開展牧業養殖園區(小區)建設是發展現代牧業經濟的重要載體,是帶動和推進標準化生產的有效措施。為此,我們要進一步整合各發展要素,優化發展環境,合理布局規劃,吸引社會各界人士的可利用資本集中投入到養殖園區(小區)上來,快速擴大產業園區的飼養規模和總量,提升園區的帶動功能。要重點抓好生豬、肉牛、肉蛋雞、經濟動物等產業園區建設,實行“人畜分離、退戶入區、以區建園”的生態環保健康的養殖模式,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每年要規劃建設標準化養殖小區數量,建立激勵機制,增加建設數量,使規模飼養量快速提升。
龍頭企業建設是生產宏觀調控的重點,是推進產業化經營的核心。為此我們要采取攀高接貴、靠大聯強、高端對接、高位運作原則,搞好招商引資,興建生豬、肉牛等產業龍頭企業,快速做大做強,并且要延伸產業鏈條,推進畜產品加工企業升級,生產出更多優質特色名牌產品,提高產業綜合競爭力。要實行龍頭企業與生產基地有機聯接,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實現養戶和企業雙贏。同時要抓好養殖協會、養殖專業合作組織經紀人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其行業管理、行業自律、開拓市場等積極作用,加快產業發展。
優良品種是牧業生產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提高生產效益和質量的關鍵。工作中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政府扶持、標準化管理的原則,采取“引、育、繁”相結合的方針,加大畜禽引種、繁育的管理力度,嚴格審核標準,切實保護和推進畜禽良種化建設步伐。使品種改良工作上層次、上水平,保質量、保效益。要突出主導品種改良,在肉牛改良上,要合理配置肉牛改良站點,一般一個縣市至少要達到50個以上。生豬人工授精站點達到8~10個,豬、牛三元雜交比率分別達到80%和60%以上。提高優質商品豬牛產出率,要逐年提高良種覆蓋面,通過品種實現增效。
動物防疫工作是是保護牧業健康、穩定發展的主要措施,是安全生產發展的基礎。我們要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全面落實“政府負總責、業務部門保密度”的目標管理責任制,采取強化責任、技術培訓、制度約束,嚴格管理等綜合性防控措施,進一步提高免疫密度,防止重大動物疫情發生。進一步完善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機制,開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演練,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有效的處理應急事件。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率要達到100%,其它疫病免疫率要達到95%以上。
動物生產過程中的投入品是保證動物產品消費安全的關鍵環節,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我們要全面加強飼料、獸藥、添加劑等投入品的生產、經營環節開展經常性監管,定期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嚴厲打擊養殖、生產、經營環節的各種違規行為,對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給予嚴懲。要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強化畜禽免疫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建立畜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追究制,依法監管,確保動物原性食品安全。同時,要加快縣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建設,開展檢測項目,提高檢測密度、抽檢頻率和預報能力。
養殖資金問題已成為牧業發展的制約因素,特別是在牧業園區和小區建設上表現更為突出。要通過項目帶動、互助合作、招商引資等方式,積極爭取國家資金,落實惠民政策,采取突出規模、小區優先、向園區集中的辦法,落實到位,促進發展。同時要采取多渠道的融資辦法,增加牧業資金投資量。參與組建畜牧專業擔保公司,實現擔保公司、農業保險、銀行和企業、農戶資金的良性循環,有效的支持和加快牧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