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亨明(甘肅省臨夏市畜牧獸醫局 731100)
農村畜禽防疫中出現的問題
張亨明(甘肅省臨夏市畜牧獸醫局 731100)
畜牧業迅速發展的今天,在農村疫病防治意識還跟不上形勢,導致有些動物傳染病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防疫工作是預防、控制動物疫病發生和傳播的有效手段,是保障養殖業健康發展的基礎性工作。防疫工作質量的高低,關系到人畜公共安全受到威脅與否。
大多數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底子薄、基礎差,防疫設施嚴重不足,對動物疾病診斷、化驗設備短缺,疫情監測、通報系統存在漏洞,一旦出現普遍性的重大疫情就難以應對,當筆者到達鎮獸醫站時,除了疫苗其他的器械都很少,沒有辦法進行正常的動物防疫,村級防疫員幾乎沒有器械。尚未配備自己的防護用具,如防護服等,對現場防疫工作帶來衛生安全隱患。
由于村級畜禽防疫人員待遇偏低,有些村級防疫員外出打工,有的由村干部兼職,有的長期在外經商,出現“有人領錢,無人做事”的現象,無法真正發揮村級動物防疫員應有的作用。專業院校畢業的大中專學生不愿到基層從事此項工作,防疫隊伍人員大多文化偏低。
鄉村畜牧獸醫站的人員中,經過正規培訓的不到80%,有些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學成的,他們業務進修機會少,往往靠經驗、靠實踐,技術水平偏低,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動物疫病防控要求,在招聘的村級防疫員中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不足30%,對于疫病防治知識根本不懂。
受農村傳統意識影響,農民存在養殖“跟風轉”,真正懂得科技養殖知識、防疫觀念的養殖戶很少,沒有動物疫病憂患意識,缺乏防疫意外風險補償機制,為疫情傳播帶來隱患。為了省事,有的病死畜禽采取隨意丟棄;為了回收成本,有的甚至變賣病死動物或者急宰后不經過檢疫進行出售,給人畜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與破壞,如牛羊炭疽病,近幾年在本地經常發生,宰食后常引起人的炭疽病,甚至引起人的死亡。不重視動物疫病防治,所養殖的畜禽一旦患病,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科學處置,導致損失加大。動物防疫中“強制免疫”無強制手段,難以落實。加之收費模式改變對防疫工作的影響很大,防疫有下滑趨勢。
村級動物防疫隊伍力量薄弱,不能有效開展動物防疫工作,村級防疫員如今每月的補助費50元,僅靠春、秋兩季微薄的收費貼補誤工損失,又由于村級防疫員進的是豬牛圈,社會地位不高。
村級防疫員對動物防疫法不了解,病死畜禽肉尸不能依法正確處理,農民把患病動物急宰后出售,或鄰居分食,自食動物肉不進行檢疫,傳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由于農村動物防疫工作在鄉鎮環節鏈條無力,客觀上失去執法主體;村級動物防疫隊伍力量薄弱,對依法處理病死畜禽肉尸失去有效監督,不少地方病死動物肉尸隨意丟棄。
由于村級防疫隊伍組織松散,對分散的飼養戶缺乏強制約束力,使免疫接種密度在規定的時間內達不到一定指標,從而使綜合防治效應降低,部分村組出現免疫失敗現象。
弱毒活疫苗一般均具有殘余毒力,能引起一定的免疫反應,對敏感動物和處于潛伏期的動物可能激發病情,甚至引起死亡。凡是患有慢性病、瘦弱、懷孕后期或飼養管理不良的畜禽暫時均不宜免疫注射。
如現在豬的育肥4~5個月,肉雞7周能出欄,形成了一定的防疫漏洞,同時有些疫苗的免疫有效期在4~12個月不等。
建議適當調配畜牧專業學生到畜牧業比較發達鄉鎮、村工作,進一步充實防疫力量。
建議加大對獸醫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切實提高動物防疫人員業務素質。建議動物防疫人員要利用下鄉之機對群眾進行動物防疫法和動物防疫技術培訓,聘請有經驗有專業知識的畜牧獸醫專家對防疫員進行專業知識講座,或有條件的村級防疫員進學校進課堂,系統的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動物防疫員。讓養殖畜禽的群眾成為專業防疫員,形成群防群策群治的良好局面。
建議鄉鎮防疫人員以技術入股到各養殖大戶,養殖大戶按適當比例補貼動物防疫人員用于基礎設施改善,從而提高動物疫病防治水平。
要通過因地制宜配強養殖大村的防疫員數量,配齊并定期更換防疫器具,真正發揮來自一線最直接有效的農村防疫隊伍作用。采取國家、群眾各拿一點的辦法,解決防疫經費不足與動物防疫人員報酬低的現象,從而保證農村動物防疫工作的全面實施。
按各鄉鎮養殖量的多少進行分配,以解決由于防疫造成的動物死亡補償問題。建立養殖商業保險制度,在政府的引導下,通過養殖戶與商業保險公司相互協商投保范圍與項目,繳納一定保費并入養殖成本,在疫情發生造成畜禽死亡時依據保險協議給予一定補償,從而降低養殖戶的損失。
通過鎮(街)畜牧獸醫站的檢查與指導,規范獸藥店對疫苗的進貨渠道與保管技術,增強養殖戶對國產疫苗的信心,加強對養殖戶的疫苗知識宣傳,樹立科學使用疫苗的正確觀念。
政府免費發放的疫苗無人問津,造成疫苗資源的極大浪費,讓養殖戶懂得動物防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正確的防疫方法,防疫知識,創造出積極的防疫健康理念。
(1)注意健康狀況預防接種之前,應詳細了解被注射動物的品種及健康狀態,在臨床檢查健康的情況下進行免疫。凡是患有慢性病、瘦弱、懷孕后期或飼養管理不良的畜禽暫時均不宜免疫注射。因為只有在畜禽處于健康的狀況下接種疫苗,才能產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2)做好安全試驗弱毒活疫苗一般均具有殘余毒力,能引起一定的免疫反應,對敏感動物和處于潛伏期的動物可能激發病情,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在全面開始防疫之前,應對每批疫苗做20~30頭份的安全試驗,確認安全之后方可全面開展防疫注射。
(3)注重防疫程序。執行合理的防疫程序是防疫獲得成功的基礎。由于畜禽的年齡、母源抗體、疫苗類型以及當地疫病流行情況不盡相同,因此,防疫時應根據當地畜牧獸醫部門提供的、根據當地畜禽疫病流行情況而設計制訂的防疫程序進行程序化防疫。對于個別獸藥經營單位和個體戶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而制訂的所謂防疫程序要謹慎對待,以確保畜禽能獲得堅強的免疫力,從而達到預防疫病的目的。
(4)注意使用方法。正確的使用方法是免疫獲得成功的關鍵。在使用前要詳細核對疫苗名稱與所預防的疫病是否相符,使用的器械是否經過清洗、消毒;是否嚴格按要求使用指定的稀釋液和按規定的方法進行操作;稀釋后的疫苗是否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完;接種的劑量是否準確無誤。
(5)注意疫苗的使用方法特點,疫苗有菌苗和毒苗,滅活苗和弱毒苗,他們的使用方法和產生免疫的時間不一樣,建立畜禽疫病綜合性服務體系,解決養殖后顧之憂。把那些技術精湛、責任心強、工作能力強的畜禽專職人員充實到技術服務隊伍中來,并作為技術顧問定期開展指導、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