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憲寧
(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25001)
一起疑似羊小反芻獸疫疫情引發的思考
閆憲寧
(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25001)
2015年2月,葫蘆島市連山區寺兒卜鎮動物衛生監督所接到疫情報疫。寺兒堡鎮新地號村劉某家山羊多數發病,長眼眵,流鼻涕,拉稀,死亡一只。找獸醫說是小反芻獸疫,經寺兒卜鎮動物衛生監督所現場觀察確實病情嚴重,上報連山區疫控中心。
連山區疫控中心接到疫情報告馬上派人員到現場診斷處理:該戶位于城郊,養羊37只,小羊13只。除了吃奶的普遍發病,精神萎靡,喜臥,長眼眵,流鼻涕,消瘦,脫水,拉稀。滿地都是糞尿,有的病羊臥地不起還在排黑色稀便,病羊體溫38.5℃左右。畜主主訴:所養的山羊舍飼喂養,主要喂食粉碎的玉米秸稈飼料,添加豆粕和糧庫下來的玉米下腳料。喂這批飼料有一個月了。前些天羊不愛吃,趴著,有一只母羊流產死亡,病程5d,能吃的病重一些,剛吃草羔羊臨床癥狀不明顯。找藥店獸醫打針不見好,獸醫疑似小反芻獸疫,找村防疫員趕緊報告疫情。
根據體溫降低,大群發病,能吃者病重,未見死亡(未剖檢),拉褐色稀便;查看飼糧,糧庫下來的小粒玉米有的玉米臍子(胚),有霉斑,嚴重的個別玉米粒發黑,現場檢查還存有大量的該種飼料,根據臨床癥狀診斷為霉玉米中毒。告訴畜主立即更換飼料,隔離消毒。病羊采取保肝解毒,強心補液,補充能量,防止繼發感染,口服補液鹽,糖水等措施。后期追訪痊愈,未見死亡,但懷孕母羊流產,生長緩慢。
本病與小反芻獸疫的區別:2014年小反芻獸疫連山區發生3起,都與山東引進羊有接觸,或購入或混群而發病。該戶未外引,及時防疫,病程、癥狀、體溫等均有不同。而小反芻獸疫為病毒性傳染病。發病急,傳染快,死亡率高,以發熱、腹瀉、口炎、肺炎為特征。病羊狀況極差,食欲廢絕,極度萎靡。體溫升高40~42℃,眼流分泌物,長膿性眼眵,流黏膿性卡他樣鼻液,有的堵塞而呼吸困難,呼出惡臭味氣體,口腔有糜爛,流涎,咳嗽氣喘,拉綠色黃色稀便,有的混有血液和黏膜。發病率高達100%,死亡率50~100%。幼齡發病率、死亡率更高。
霉敗飼料中毒能查到發霉飼料,有飼喂史,群體發病,體溫不高,帶有蓄積性,以腹瀉為主,病程緩,救治得當死亡率低,而且停喂后明顯好轉。
通過此次疫情報告筆者發現一些問題:區域所、基層獸醫、疫控中心等人員的診斷能力有待提高。
筆者在連山區畜牧系統工作25年,對基層隊伍的工作現狀比較了解。連山區現在的基層隊伍45歲以下者占85%以上,他們從院校畢業到工作大多數沒有經過臨床,從事區域所的畜牧統計,防疫,檢疫等工作。由于現在區域所的職能沒有診療,對診療沒有經驗,搞臨床的人越來越少。包括區疫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都是理論多,臨床少,嚴重缺乏現場高級診斷人員。
區域所人員忙于局里各個部門布置的工作,與診斷、治療工作嚴重脫節。縣區級疫控中心的主要工作是重大疫病防控、監測。省、市級組織的業務講課、學習聽完后沒有練手的機會,對其他疾病在工作中接觸不上,也存在脫節的問題。個體獸醫想在治療中得到鍛煉和提高,自己需要養家糊口,時間、能力有限,沒有時間去拜師,去交流,去學習。主管部門很少組織技能培訓、考試、進修,得不到學習提高的機會。還有的獸醫醫德有問題小病大治,以掙錢為目的,對疫情隱瞞,有的疫情不能得到及時的處理,造成養殖戶的損失加大。
縣級大型獸醫站應該公有化,主要是診斷和治療,對所轄區域各種動物疫病直接接觸,與養殖戶面對面的溝通。為科學防控提供有力依據,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對各種獸藥、疫苗、飼料等先進的科學技術提供實驗平臺,對本地區的畜牧業發展保駕護航。為基層獸醫提供培訓基地,培養高級診療人才。其次,主管部門加強對基層醫療人員的管理和培訓,定期組織學習培訓,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針,組織業務考試,不合格的取消診療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