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觀文 謝周勛 黃永旺 林楓 盧軍
(1,福建省尤溪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365100;2,福建省尤溪縣畜牧站 365100;3,福建省新興達飼料開發有限公司 360003)
無公害豬肉生產關鍵點與技術措施
林觀文1謝周勛2黃永旺2林楓2盧軍3
(1,福建省尤溪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365100;2,福建省尤溪縣畜牧站 365100;3,福建省新興達飼料開發有限公司 360003)
在豬肉從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的今天,必須按國際標準要求生產優質安全豬肉。這給我國養豬業帶來機遇的同時,更帶來了嚴峻的挑戰。2l世紀養豬業生產的主要目標是生產優質高效無公害的豬肉。圍繞這一目標,本文就規模化豬場的選址、建場及無公害豬肉生產的新技術展開了論述。
無公害豬肉;現代化養豬;關鍵技術
我國是豬肉消費大國,豬肉的食品安全問題和人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近十年來,由于環境污染,疫情嚴重,相關的獸藥飼料和食品標準不健全,檢測手段和設備落后,監管不嚴以及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經濟利益驅動等原因,畜產品安全已成為保證人民健康和畜牧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新鮮的豬肉產品,保障消費者的利益,發展標準化養豬無公害豬肉生產是消費市場對食品安全的需要[1]。
無公害豬肉的概念是指在養豬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中,采用無公害、無殘留、無激素的飼料、飼料添加劑,控制環境和飲水的質量標準,規范獸藥的使用品種、用量等。無公害豬肉的特點是重金屬、抗生素含量低,達到國家無公害標準,不含“瘦肉精”或其他有害激素[2]。
無公害瘦肉型優質肥育豬的品種類型選擇絕大部分地區采用杜洛克、長白、大約克瘦肉型品種生產三元雜交肉豬。由于選擇了這些優良品種,采取快生長、早出欄的飼養方式,就能生產出高蛋白、低脂肪、色鮮肉嫩、口感風味好、符合廣大消費者需求的優質豬肉[3]。
2.2.1 豬場外部環境的控制
2.2.1.1 植樹種草進行綠化
豬場周圍植樹種草進行環境綠化,對改善小氣候有重要作用。場區內的空地種上蔬菜、花草和灌木,在場區外圍種植7~8m寬的防風林。
2.2.1.2 搞好糞污處理
每頭豬的日排泄糞尿按6kg計,年產糞尿約達2.5t。推廣豬—沼—果(草、林、菜、茶等)生態型養殖模式;在農林地面積較小的地方,應大力推廣達標排放環保型養殖模式。全面執行雨污、糞尿、凈污“三分離”技術,實現糞尿干濕分離,完成豬糞等廢渣儲存設施和治污場所的配套建設改造防止污染物的滲漏、散落、溢流、雨淋、氣味等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做到達標排放。
2.2.2 豬舍內部環境的控制
豬舍內的小氣候調節應進行綜合考慮,創造一個有利于豬群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
2.2.2.1 溫度
溫度在環境諸因素中起主導作用,豬對環境溫度的高低非常敏感。豬舍內溫度的高低取決于豬舍內熱量的來源和散失的程度。在寒冷季節對哺乳仔豬和保育豬舍應添加增溫或保溫設施。在炎熱的夏季,對成年豬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2.2.2.2 濕度
濕度是指豬舍內空氣中水汽含量的多少,一般用相對濕度表示。豬的適宜濕度范圍為65~80%,生長速度快,肥育效果好。
2.2.2.3 空氣
規模化豬場的豬舍在任何季節都需要通風換氣。全封閉式豬舍全依靠排風扇換氣。
飼料的衛生質量和豬肉產品的衛生質量是密切相關,要提高豬肉產品的質量必須提高飼料的質量。在實際工作中配制安全飼料做到這幾方面的工作[4]。
(1)優質安全肉豬飼料所用原料應來源于經有關部門認定的無公害飼料生產基地。飼料色、氣、味正常,適口性好,無結塊、霉敗、變質現象。
(2)所用飼料添加劑應符合農業部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范及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劑品種名錄的有關規定。
(3)嚴禁使用農業部在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名錄和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他化合物清單中規定的違禁藥品。
(4)飼料中不得添加獸用原料藥物及藥物廢渣。必要時有的原料藥須由廠方先制成飼料藥物添加劑后再加入飼料日糧中,如桿菌肽鋅預混劑、土霉素鈣預混劑等。還應嚴格按照休藥期規定時間用藥,以減少藥物的殘留危害[5]。
(5)嚴格控制抗生素、磺胺類藥物在飼料中的添加。濫用這些藥物不僅增加飼養成本,防治效果不明顯,而且還會影響豬肉品質,危害人畜健康。
(6)嚴格控制重金屬及某些元素的使用。因為高銅、高鋅及超標的磷、砷等制劑不僅會給人畜造成殘留危害,而且也能給周圍環境帶來長期污染。
(7)飼料在生產、加工、運儲過程中應防止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的污染。老鼠、昆蟲、寄生蟲及其產生的毒素致飼料污染后,不僅使飼料品質降低,而且危害人畜健康。同時還要防止如沙門氏桿菌、霉菌等微生物及其毒素的污染和危害。
(8)在飼料生產過程中,為了保持其原有的營養品質,提高消化吸收率,維護其安全性能,可在飼料中適當添加天然中草藥、有益微生態制劑、霉菌抑制劑、毒素吸附劑、復合酶、戊聚糖、生物肽、酸化劑、保健劑、抗氧化劑、促生長劑和免疫增強劑等無殘留、無毒副作用的添加劑,以保證豬肉產品安全。
優質肉豬飼養管理是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要采取以下主要措施,提高肉豬及產品質量[6]。
(1)堅持自繁自養,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
(2)優質安全肉豬的飼養是以圍繞無公害飼料正確使用為核心的技術,采取限量的采食方式。每天都要給豬充足的飲水,無公害飼料的保存要做到防潮、防霉、防鼠、防污染。
(3)采用階段飼喂法,掌握不同階段的飼養管理技術。根據肉豬不同生長階段,加強飼養管理,進行營養調控,提高肉豬的機體抵抗能力,防止疾病發生,減少用藥機會。
(4)飼料使用一定要做好原料檢測、脫毒、保鮮等工作,尤其是飼料添加劑、配合飼料應具有一定的新鮮度。要按照豬的生長階段,正確飼喂原料安全的綠色飼料。應用微生態制劑、低聚糖、酶制劑、酸制劑、防腐劑、中草藥等綠色添加劑。
(5)獸藥使用:必須根據生豬生理、病理狀況、環境條件、藥物特性等選擇適當的用藥途徑,才能起到應有的療效。①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需要治療時,盡量使用高效、低毒、無公害、無殘留的綠色獸藥;②要有用藥情況記錄。對免疫情況、用藥情況及飼養管理情況進行詳細登記,必須按照獸藥的使用對象、使用期限、使用劑量以及休藥期等規定嚴格使用獸藥;③要遵守藥物的休藥期規定。在肉豬出欄或屠宰前及時停藥,以避免殘留藥物影響人體健康;④切勿使用禁用藥物;⑤定期進行藥殘監測。在飼養整個過程中,要定期對水樣、飼料、糞便、血樣及有關樣品進行藥物殘留監測,及時掌握用藥情況,以便正確采取措施,控制藥物殘留[7]。
(1)保持場區環境衛生。場區應嚴格劃分衛生責任區,環境責任區要求地面平整、道路干凈,豬舍周圍整潔,廢棄物堆積在指定場所,豬舍內衛生要求地面無沉積舊糞,設備、產床、圍欄無積塵,房頂無蜘蛛網,空氣流通無過量氨。
(2)消毒措施。進入豬場大門和生產區大門口設消毒池,并設人員過往消毒通道,消毒藥物可用2%火堿溶液,消毒對象主要是車輛的輪胎和人員的鞋底。大門口處設自動噴霧消毒設備和噴霧器械,消毒對象主要是車身和車底盤。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之前,必須經過消毒間,用紫外線燈消毒5min,沐浴、更換工作衣、帽、膠鞋,噴霧消毒,腳踏消毒池進入,經批準允許參觀人員和工作人員消毒后入場,并按指定路線參觀。
(3)做好疫病凈化工作,定期開展豬瘟、偽狂犬、布病等疫病監測工作,保證豬群健康、無疫情。
(4)建立和完善豬肉安全可追溯制度,制定相關工作制度、工作日志及記錄,及時了解豬場情況,便于發現并查找問題。
(5)及時淘汰患病豬。一旦豬發病,要及早隔離治療或淘汰。治療中使用作用強、代謝快、毒副作用小、殘留最低的非人用藥品和添加劑,或以生物學制劑作為治病的藥品,控制疾病的發生、發展。
(6)疾病防治。對生豬的疫病要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使用科學的免疫程序、用藥程序、消毒程序、病豬處理程序,搞好消毒、驅蟲等工作。
無公害豬肉引導畜牧養殖業發展趨勢,不僅可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內部結構,使農村產業升級,還為改善土壤的營養提供了優質的有機肥源,供應農田果園,菜園等,為綠色農業提供保障,大力推動了畜牧產業品種改良的進展,解決了農村閑散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直接帶動了農民的發家致富,發展一村一品體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質精神;更為重要的是為周邊城市提供了安全優質新鮮健康的豬肉食品,保障了人們的身體健康,促進了人和環境的和諧發展。
[1]蔡亞周.推廣標準化養豬,促進無公害豬肉生產[J].畜牧獸醫雜志,2010(4):70-72.
[2]潘清.養殖無公害生豬的技術措施[J].中國豬業,2010(3):59-60.
[3]黃俊杰,張榜,等.無公害豬肉生產技術要點[J].中國豬業,2007(5):27-29.
[4]陳雪艷.無公害豬肉生產的技術要求 [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6(10).93-94.
[5]梁廷友.綠色無公害豬肉生產技術研究[J].畜禽業,2008(2):58-59.
[6]陳小連,賈亞紅,丁健,等.現代化養豬與無公害豬肉生產新技術[J].畜禽業,2003(1):14-15.
[7]劉兆金,胡瑗,戴琦,等.無公害豬肉生產獸藥使用狀況分析[J].獸藥與飼料添加劑,2006.11(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