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勤(寧夏西吉縣新營農牧技術服務中心 756299)
早期斷奶仔豬腹瀉病因與控制措施
王毅勤(寧夏西吉縣新營農牧技術服務中心 756299)
早期斷奶仔豬腹瀉是仍是當前養豬生產中的一大難題,亟待解決。仔豬腹瀉不僅生長受阻,飼糧利用率降低,嚴重時可發生死亡。給廣大養殖戶造成經濟損失。本文重點闡述飼糧因素對斷奶仔豬腹瀉的影響與相應預防措施。
腹瀉;病因分析;措施;斷奶仔豬
仔豬斷奶后腹瀉的病因復雜,早期很多人認為重要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臨床上絕大數獸醫人員首選抗生素治療,結果效果并不明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研究分析得出:斷奶仔豬腸道受損傷后,病原微生物容易大量增殖,從而加劇仔豬腹瀉。而病原微生物可能只是斷奶后腹瀉的繼發性病因,飼糧因素才是引起仔豬斷奶后腹瀉的重要病因。本文著重分析飼糧蛋白質、飼糧纖維、采食量對仔豬斷奶后腹瀉的影響,并闡述控制仔豬斷奶后腹瀉的飼糧措施。
大豆和豌豆中含有抗原物質,這些抗原物質被斷奶仔豬的腸道吸收,可能引起仔豬發生超敏反應。超敏反應可造成小腸絨毛萎縮、隱窩增生等腸道組織損傷。腸道組織的損傷后,使腸道內酶的數量與活性降低,腸道吸收功能降低,因而發生腹瀉。另外,腸道損傷后,病原微生物容易大量增殖,有可能發生病原性腹瀉。
早期斷奶仔豬消化道及其酶系發育不健全。飼糧抗原引起的超敏反應使小腸發生損傷后,飼糧蛋白質在小腸的消化吸收進一步降低,大量的飼糧蛋白質涌入大腸,在細菌的作用下發生腐敗,一方面對腸道產生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可使腸道吸收作用降低,從而攝取營養物質的能力降低,分泌增加,從而發生腹瀉。
飼糧中添加飼糧纖維可刺激唾液、胃液、膽汁和胰液的分泌,又可降低飼糧養分濃度和提高飽感,因而有助于維持養分攝入量與仔豬消化能力之間的良好平衡。一方面可能使仔豬斷奶后腹瀉程度降低,另一方面可減少腸道溶血性大腸桿菌的數量,增加了纖維的消化吸收,從而減少了病原性細菌的營養基質。
早期斷奶仔豬采食量低下,先是不食,過后則因饑餓而過度采食。過量采食后,消化道內細菌生長所需的養分增多,從而增加細菌性腹瀉發生的可能性。過量采食也導致攝入過多的飼糧抗原和蛋白質,從而引起較強的超敏反應和大腸蛋白質腐敗作用。導致胃內酶的活性和養分吸收率下降,仔豬因而發生腹瀉。
在斷奶前充分補飼可使仔豬對飼糧抗原獲得免疫耐受,斷奶后仔豬的超敏反應可以避免或程度減輕。如果補飼不充分,仔豬免疫系統處于待發而非耐受狀態,斷奶后再次接觸飼糧抗原時超敏反應而更加強烈。
不同飼料蛋白質的結構和消化性不同,其抗原作用也不同。應選用抗原作用低的飼料來配制早期斷奶仔豬的飼糧。奶產品是仔豬理想的蛋白質來源,但較昂貴。血漿蛋白粉也是仔豬理想的蛋白質飼料。玉米蛋白粉的抗原作用即使不高,也應考慮其氨基酸平衡性差的問題。對飼料進行加工處理可除去或減少抗原物質。提高氮的利用率和斷奶仔豬的生長速率。
降低飼糧蛋白質水平可有效地減少仔豬斷奶后腹瀉。飼糧蛋白質水平的降低,可使飼糧抗原作用降低,也可使大腸蛋白質的腐敗作用降低。
植物蛋白質飼料通常含有多種抗營養因子,熱處理可破壞某些抗營養因子,從而提高蛋白質的消化率,減少抗原作用和大腸內蛋白質的腐敗作用。
在斷奶后一段時間,對于抗原作用強和消化率差的飼糧適當限制采食量可有利于減少腹瀉。對抗原作用小和消化率高的飼糧可不必進行限制飼喂。如果仔豬早期斷奶后采食量低下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那么這不僅可控制仔豬斷奶后的生長停滯,而且可減少仔豬斷奶后腹瀉。
在飼糧中添加抗生素和益生素有利于降低病原菌的增殖。也可降低免疫系統活化度和提高免疫耐受性的物質,具有減少仔豬斷奶后腹瀉的效果。
王毅勤(1968-)男,獸醫師,長期從事動物疾病預防控制與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