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嫻(江蘇省響水縣陳家港畜牧獸醫站 224600)
農村飼養生豬防疫應注意的若干問題
周福嫻(江蘇省響水縣陳家港畜牧獸醫站 224600)
農村生豬防疫工作直接影響著農村的穩定及農民增收,而且與生豬市場的供應有密切聯系,是農村持續、正常生產生豬的重要保障,對于國計民生而言也是不可忽視的。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國許多農戶仍然習慣養豬,雖然養殖方式與規模不盡相同,但是各農戶普遍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沒有認識到生豬防疫的主要性。文章分析了農村飼養生豬防疫需要注意的若干問題。
農村;飼養;生豬防疫;問題
目前,我國農村中許多農戶均通過養豬來獲取收入或者補貼家用,飼養所喂食物不同,養殖方式與規模也不相同。由于缺乏衛生防疫觀念,飼養人員和技術人員隨意流動,飼養設備不固定,豬舍開放,且散養戶日益頻繁地引進及流通生豬,導致生豬的發病率與疾病傳染率持續升高,所以有關部門及各農戶必須重視生豬防疫工作,按流程及有關要求操作,提高養殖效益。
選擇本地區兩個養殖場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從中隨機選取200頭生豬作為研究資料,其日齡分布在80~100日,且在體重、公母等方面的差異較小,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對生豬進行養殖的過程中,所選擇的墊料分別為馬尾松以及桉樹。而在添加劑方面的選擇,分別采用微生物、中草藥以及傳統添加劑進行。
當前農村飼養生豬防疫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現階段,我國的獸醫體制改革進行的并不深入,因為待遇不高,一部分村級防疫員是兼職人員,缺乏高度的責任心;一些獸醫服務中心并沒有真正發揮作用,缺乏穩定的防疫人員隊伍,大多數成員通過做游醫、開醫療門市獲取收入,許多成員并不重視防疫工作;農戶分布較為分散,但是工作人員不能集中時間,完善各方面的工作,存在漏防現象;個別村子防疫人員過少,因為保定不力或無配合保定盲目打飛針,使得疫苗注射深度不足或劑量不足,免疫應激較大,導致免疫失敗;對于一欄多豬的現象需要采用記號兼免疫措施,出現重負注射或漏注等情況;部分防疫員要求農戶自行免疫,導致結果不佳。與此同時,現階段我國的防疫人員年齡較大,不具備科學的知識結構與層次,不重視也無法適應當前生豬防疫的新規程和新技術,無法承擔繁重的工作。而年輕的畜牧獸醫則因待遇、編制、體制等因素的影響而不愿加入基層,導致防疫隊伍缺乏專業人才。
部分防疫人員并未足夠重視防疫過程,或者未選擇恰當的方式貯存、運輸及保管疫苗,導致人為防疫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攜帶疫苗時如果不將冰塊放入冷藏包中,或者未使用冷藏包,箱內溫度會因太陽照射而急劇增高,造成疫苗由于高溫而無效或時效降低,無法達到預期的防疫效果;一些鄉鎮防疫員直接在地上放置領取的疫苗,或在冰箱內放置,并不了解保存不同疫苗的溫度;防疫人員在生豬防疫期間用挎包裝疫苗,騎摩托在田間地頭穿梭,缺乏防震和冷源,生豬很可能接受了失效的疫苗;部分防疫員沒有采用無菌盒裝防疫器械,難以實現一畜一針,使防疫效果受到影響。
有關部門制訂了嚴格的生豬防疫程序,然而部分防疫員并未認真學習、深入理解防疫程序,在操作時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情緒。免疫時應采用“三針分點同步注射”的方法注射,即藍耳病、口蹄疫、豬瘟,但一些注射器缺乏明顯標識,經常被混用,為圖省事,一些防疫員可能會漏注或聯合注射,導致注射反應劇烈,使豬的正常免疫能力受到干擾,疫苗效價降低;即使稀釋液相同,不同的疫苗載體也會使免疫效果受影響,若疫苗經拆封后使用時間過久,也會降低其效價。導致生豬發生免疫麻痹;部分防疫員打飛針、用短針、拔針快,盲目追求速度,使防疫質量降低。另外,由于部分防疫員缺乏消毒意識,導致疾病混合感染,降低了群體生產性能、防疫員沒有嚴格實施自身消毒,在進入各農戶消毒時衣服、鞋上帶有病菌,容易引起某區域的生豬發病;若消毒不嚴格或未消毒,就會加大免疫反應,嚴重時會引起化膿發炎;若未消毒處理針頭,可能發生帶毒接種,傳播疫病,埋下傳播毒菌的隱患。
進行生豬防疫,疫苗接種后難免會發生免疫反應,輕者停食,嚴重時可能死亡。我國為提高養殖戶進行強制動物免疫的積極性,曾提出要對依法進行免疫而導致動物死亡的農戶給予補償。雖然現階段許多省市頒布、出臺了有關的補償辦法,并且提出了補償認定及申領過程等具體方法,但是防疫員對此的認識存在一定誤區,而且養殖戶也會因補償結果不符合期望而出現抵觸情緒,所有一些防疫員索性將注射劑量或深度減少來避免發生免疫反應,但是也降低了免疫成功率。確保農村飼養生豬防疫效果的關鍵環節就是提高農戶的自我防范意識,一些地區雖然定期打防疫針,然而疫病的流行趨勢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經過調查可以發現,發生與傳播疫病的原因均與農村生豬養殖戶淡薄的防范意識有關。農村大部分生豬養殖戶缺乏較強的防范意識與自我約束力。農戶并未大規模飼養生豬,所有不能自繁自養,來自于仔豬交易市場或仔豬販子的豬源很可能帶有病菌或疾病,一些地區沒有按要求宣傳防疫補針,補欄的農戶并未及時進行包免。基層防疫人員必須正確引導農戶,使其樹立科學的免疫防疫觀念,及時報告外購的豬仔,加強隔離觀察,認真消毒,完善補免措施。進行集中防疫時,若防疫人員遇到養殖戶不在家的情況,也必須認真登記,不可漏記,及時實施補免;合理設置免疫檔案,及時補救登記不全的資料。
針對存在的問題,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改進:
目前,我國農村基層防疫隊伍逐漸暴露出知識僵化、老齡化等問題,有關部分應當盡快重視防疫工作中的若干問題,加強建設農村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完善獸醫人員的聘用機制、待遇、地位。為服務中心投入足夠的財力及人力,確保防疫人員的工資待遇與福利,建設年輕化的技術人員隊伍,積極向鄉鎮防檢部門引進專業人才,形成一支穩定性較高的防疫人員隊伍。
各地區獸醫體制改革能否成功直接受到基層獸醫人員素質的影響,加強培訓有關人員,可以使其業務能力與思想素質得到提高,使其對農村飼養生豬防疫工作的意義和必要性有充分發認識,了解到其對于我國動物產品供應行業,甚至是國計民生的影響。致力于培訓獸醫防疫人員,提高其專業技術,使其知識結構得到不斷更新,熟練掌握動物防疫的規范、基本流程,學習生豬防疫的新要求和新技術,滿足新時期生豬防疫工作的需求。
當前,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以及口蹄疫是我國對生豬強制免疫的三種病種,與此同時,免疫人員需要分析當地的疫病發生及流行情況,并以此為依據將豬偽狂犬病、豬水腫病等加入免疫病種之中。經驗證明,在重要動物疫病的預防及控制工作中,強制免疫的實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免疫過程中無可避免的免疫反應以及完成免疫接種后發生的生豬死亡現象導致一些養殖戶在免疫工作中配合度較低,甚至會懷疑免疫工作的效果。所以,免疫人員在開始集中免疫前需要采取各種手段加強免疫宣傳工作,使農戶可以了解更多的免疫接種信息,能夠對免疫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免疫反應、免疫的意義、免疫政策等有正確的理解,確保順利完成集中免疫工作。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農村飼養生豬的防疫工作現狀并不樂觀,仍然存在防疫隊伍不穩定、缺乏科學的防疫程序、未恰當使用防疫設備、未按要求免疫消毒等問題。有關部門必須認識到該工作的重要性,向農戶普及防疫的意義和作用,保障防疫的力度與密度,加強建設基層防疫隊伍,培訓防疫人員的業務水平,大力宣傳農村生豬防疫工作,增加農戶的收入,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