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正巷前(青海省貴南縣獸醫站 813199)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與防治
旦正巷前(青海省貴南縣獸醫站 813199)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本身屬于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因為其交叉感染的現象比較嚴重,逐漸成為近幾年養豬業的心頭大患,也是我國學者重點研究和關注的方向之一。本文將以貴南縣一部分養豬專業合作社發生的15例豬發生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情況進行介紹,指出對此病的診斷方法,并提出關于防治措施。
傳染性豬胸膜肺炎;診斷;預防;治療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種危險系數很高的傳染病,它是由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的。由于該病極容易發生傳染,因此該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很高的難度[1]。該病季節性顯著,多在“五一”和“十一”左右高發。發病速度不等,主要受到飼養管理條件的限制。
在貴南縣一部分養豬專業合作社豬發病開始時期,少量豬逐漸出現體溫升高、食欲下降、咳嗽等現象[2]。經過幾個小時后,出現問題的范圍明顯擴大,大約有15頭豬受到了影響。經過調查,我們認為是由于養殖場本身衛生條件低,管理不夠科學導致該病的進一步擴散。
在對于病死豬的剖檢中,我們發現病死豬的肺呈現出紫紅色,并且存在明顯腫大以及積水現象。在肺炎區呈現紫色,具有雙側性,并且出現了纖維素性物質與胸壁和胸腔都具有粘連的現象。氣管與支氣管都出現了病變特征:粉紅色泡沫大量出現。肝臟、脾和腎臟以及淋巴結處均發生了腫大現象。胃里面的食物并未消化,且少數部分發生了嚴重的胃潰瘍現象,并且胃黏膜發生脫落的現象[3]。
取病死豬的脾、肺、淋巴結進行染色鏡檢,發現了革蘭氏陰性桿菌,血清抗體為陽性。
在37℃的無菌環境下,將病死豬的鏡檢材料接種到兔血巧克力瓊脂培養基中培養2天的時間,形成了灰白色菌落。最后取少量樣本制成10%懸濁液。
對培養好的病菌進行生化試驗,發現能分解成葡萄糖、麥芽糖和甘露醇。但是不能分解為乳糖和三梨醇。在試驗中并沒有產生硫化氫。在最后的靛基質試驗陰性[4]。
對培養皿進行一天的恒溫培養,在進行藥敏實驗的時候發現,該菌對于替米考星、慶大、紅霉素等具有敏感反應,對于青霉素、鏈霉素無敏感反應。
貴南縣一部分養豬專業合作社發生15例病豬,根據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實驗室檢測確診本次豬場發病為傳染性胸膜炎感染。
對于使用的黃茂多糖注射液采取肌肉注射的方法,用量為每千克體重0.1ml,每天需要進行2次注射。同時氟苯尼考注射液進行配合使用,用量相同,每日僅需要肌肉注射,但是需要連續使用3天以上。另外在飼料中按照1:1000的比例混入氟苯尼考-黃芪多糖粉。此外還需要混入添加了氟苯尼考-黃芪多糖粉10g的多維葡萄糖粉配成水溶液,比例為百分之五。在豬引用五天之后,發現豬的病情明顯好轉,病情很明顯已經得到了顯著控制。隨著病豬的食欲逐漸增加,豬欄里的豬逐步恢復健康,治愈率達到95%左右。
(1)對于豬場內的豬必須要提高飼養管理的力度,加大對于運輸的重視程度。此外,對感染過傳染性豬胸膜肺炎的豬必須及時進行隔離和防控。
(2)對于養豬場里所有的豬都進行豬支原體弱毒疫苗的接種。對于母豬來說,在配種前接種一次是極其關鍵的。種豬保持每年一次的頻率就可以了。仔豬在初期就及時進行早期免疫,20天后可進行二次免疫。
(3)對于豬場來講,必須搞好衛生條件,對于外來人員的進入進行嚴格把關,把消毒和防疫措施堅持進行到底。另外,要對豬欄做好通風工作,使得飼養密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避免因為豬場本身的環境因素使得傳染病的進一步惡化。
豬發生傳染性胸膜肺炎后,一定要進行及時的診斷,確診后再進行藥物治療,切莫因為誤診使得豬場造成進一步的損失。而且豬一旦感染傳染性胸膜肺炎后傳染率很高,因此我們一定要對現有的病死豬在早期就進行防治,及早診斷和治療,必須進行隔斷處理。另外,廣大養殖戶一定要做好防疫工作,對所有豬禽定期進行消毒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降低豬死亡率,提高豬場收入。
[1]劉艷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與防控 [J].中國動物保健,2011,13(4):57-58.
[2]李桂賢.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與治療[J].吉林農業(c版),2010(11):86-87.
[3]楊曉平.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與治療 [J].現代農業科技,2014(9):57-58.
[4]潘正亞,陳廣仁.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與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1(4):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