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瑩
(遼寧省海城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14200)
雞氣囊炎臨癥特點及防控措施
孫瑩
(遼寧省海城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14200)
雞氣囊炎多為上段呼吸道感染后進一步蔓延至氣囊而引發的常見呼吸性疾病,是雞呼吸性疾病進一步惡化的臨界點,若控制不好病死率極高。結合雞氣囊的特殊生理結構和本病病理學特點,綜合臨床實踐經驗總結,摸索出對本病行之有效的綜合防控方法,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綜合防控效果。
雞氣囊炎;臨床癥狀;綜合防控
雞氣囊是禽類特有的呼吸系統器官組成部分,是薄薄的膜性囊,總計9個,一個頸氣囊、兩個鎖骨氣囊、兩個前胸氣囊、兩個后胸氣囊和兩個腹氣囊。氣囊是雞呼吸系統的延伸,上與肺臟、支氣管、氣管、鼻腔相通,這些氣囊下與骨骼相連,使骨骼成為含氣骨,也使得禽體內部成為半開放系統,免疫屏障作用極其脆弱。這種特殊的構造,使得雞的上呼吸道一旦發生炎性(病原)感染,病變很快就會下行至氣囊、肺、肝等部位。可以說氣囊病變就是雞病進入嚴重階段的一個臨界點,此時若無有效救治措施,即會表現出極高的病死率。
癥見病雞呈現較明顯呼吸道癥狀,如喘咳、呼嚕、張口呼吸、甩鼻、流淚、眼周見炎性分泌物、頭部(含上下肉髯)水腫等;飲食欲不良,精神萎頓,羽毛松散,雙翅下垂,機體生長發育明顯減緩或停止,逐漸消瘦、貧血等;糞便形狀、顏色異常,常見濕熱下痢、排帶血糞便或水樣腹瀉等。
剖解本病致死病例,可見口腔內倒流濃稠黏液,重癥病例腹下皮脂發黃或有炎性滲出物;胸、腹腔氣囊內充滿黃色干酪樣物質,心包積液,多數病死雞繼發心包炎、肝周炎等;脾腫大,小腸空扁、呼吸道(鼻腔、氣管、支氣管)普遍充滿黏液;肝臟一般無明顯變化或輕微腫脹,氣囊渾濁、異變,嚴重者有黃白色干酪樣物,繼發腹膜炎;肺臟、喉頭、氣管等部位不同程度出血或充血;腺胃乳頭、肌胃無明顯變化,腸道充血,腸道黏膜水腫或壞死脫落,腎水腫及間質出血??傮w而言,本病以呼吸系統病變最為顯著,相鄰器官、組織,特別是消化系統,多發生不同程度的病變。
本病預防的關鍵在于有效控制上呼吸道疾病發生率,通過肺臟、氣管、支氣管的正常過濾作用和屏障作用,阻止病原體進一步侵損氣囊,從而防止發病。
針對不同季節、不同日齡雞群采取相應的控溫、控濕、補光措施,使溫、濕度和光照度全面符合、滿足雞當前正常的生理需求值;加強雞舍內衛生綜合治理,強化消毒滅原措施,適時進行體內外寄生蟲驅除,最大化降低養殖環境中的病原體含量,減少內外源性病原感染幾率;加強雞場生物安全防范措施,抓好“入口”消毒、流動人員控制、管理人員工作服消毒、場內用具消毒、無害化處置等,嚴防各種攜原體在雞場(舍)內的流動,以降低常見病感染率。
要科學配制及投喂飼料、飲水,確保各種動物必需的蛋白、能力物質、礦微、維生素等符合當前雞群的生理需求,增強雞的體質和抗病力,以減少發病。
目前,與雞呼吸道疾病密切相關的幾種重大疫病最有效的就是采取相關疫苗接種免疫,如:禽新城疫病毒、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傳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傳染性鼻炎病毒、雞痘病毒、雞傳支、雞傳喉等,應結合當地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和本場發病史、日常疫情監測結果等,科學選擇其中幾種高發病率、高風險的病種進行疫苗接種,如此可以將發病風險、危害程度降至最小。
本病屬規模養雞常見、高發病之一,傳染性極強,一旦有少數發病,務必要及時將發病雞和病死雞及時撤離原發病舍,做好隔離治療及無害化處置,以防止疫情在本場(舍)內進一步擴散蔓延。
孫瑩(1985.10-),女,遼寧省海城市人,大學本科,助理獸醫師,動物疫病研究及防治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