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強
進入2014年,鋼材價格下跌態勢依舊穩固。上半年,重點統計鋼企的鋼材銷售結算價格降至3212元/噸,相當于每斤1.6元,與超市白菜價格相差無幾;8月末,鋼鐵協會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已跌至90.63點,為2003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
無論從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判斷,還是就鋼鐵業供需關系進行考量,低價微利、產能過剩、需求不旺都已成為鋼鐵業必須面對的常態。但如何應對,政府和企業仍在苦覓出路。
鋼價為何低
價格怎么樣,關鍵看供需。今年前8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去年下降3.8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10.5%,電氣機械、汽車等鋼鐵下游行業同樣增速回落……宏觀經濟進入增速換檔期,對鋼鐵等原材料行業的產品需求難免下降。需求萎靡,供應仍旺。供需關系失衡的局面讓眾多鋼企吞下微利的苦楚。
企業咋自救
化解過剩產能,行業才有出路。化解過剩產能勢必意味著部分企業將被淘汰。對鋼企來說,尋機遇、謀自救才是關鍵。
調整產業和投資方向也是自救之道。3年前,江蘇沙鋼開始從單一鋼鐵生產拓展形成資源能源、延伸加工、物流貿易等多元板塊。今年上半年,沙鋼實現營業收入1398億元、利潤17.96億元,同比增長28.8%和12.6%。
加快“走出去”同樣是條出路。9月初,河北鋼鐵在南非投資建設的500萬噸鋼鐵項目正式啟動,這也是迄今我國在海外投資建設的最大規模全流程鋼鐵項目。
未來會怎樣
業內專家預計,未來5年到10年鋼鐵工業版圖將發生巨變,“各省鋼鐵工業的旗幟,有的可能倒下,有的可能病倒”。
鞍鋼集團總經理張曉剛表示,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充分發揮,在價格下滑、部分企業嚴重虧損的巨大壓力下,我國鋼鐵行業將出現新一輪兼并重組。通過重組整合,優化配置分散產能,讓落后產能退出市場,推動優勢企業做強做優,主導全行業變強。他相信,今后鋼鐵行業將迎來一個更加開放、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行業的重組整合也會更加遵循市場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