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品讀】這首詩是唐朝詩人王灣所作,以準確精練的語言描寫了冬末春初時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壯麗之景,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潮平兩岸闊”表現的是春潮涌漲、江水浩渺的景象,“風正一帆懸”則勾勒出壯美的大江行船圖。全詩用筆自然,寫景鮮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歷來廣為傳誦。
漁家傲 〔宋〕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品讀】范仲淹于宋仁宗時,曾在陜西延州負責抵抗西夏,守衛西北邊防。這首詞即作于此時。作品描寫了守邊將士愛國與思鄉情感的交織,也對宋朝重內輕外、消極御侮的邊防政策進行深刻反思。
葛溪驛 〔宋〕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床。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涼。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品讀】這首詩是王安石1050年從臨川到錢塘途中,在葛溪驛停留時的作品。該詩在營造昏暗氣氛,表達病中和行人的敏感的同時,采用“慷慨”“天地”這樣的詞語,有效地補救了可能產生的悲憐和傷感,使人不覺得孱弱。作品因此顯得蒼涼大氣,帶有恢弘的力量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