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代萬歷年間開始,蘇州地區即有一批掌握一般繪畫能力的人,專以做假畫為生,直至清代。明末清初時開封地區也有一批人,專做假的唐宋元名家書法。他們不造畫,被造假的名家包括顏真卿、柳公權、蘇軾、黃庭堅、米芾、趙孟頰等,也造岳飛、文天祥、包拯、朱熹等名臣武將的字。
從明朝以來的古書畫仿造水平來看,包括“蘇州片”、“河南造”、“后門造”、“揚州片”、“長沙貨”以及“廣東造”等等各種造假流派,水平都不是很高。它們在內容、風格上都各自有特點:蘇州片以文人氣重,青綠山水的畫居多;如果是石濤(清代)的畫,往往是揚州人仿造的多。北京的“后門造”,大都是仿臣字款的畫,比如“臣某某敬惠”這樣的落款,上面還蓋上大臣的圖章,還有某皇帝“御覽”、“鑒藏”等字樣,但造假水平也很低下。“后門造”的另外一個特點是仿朗世寧的畫比較多。因為朗世寧是清代最有名的宮廷畫家之一,但實際上假畫中出的紕漏也最多。endprint